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航宇局的机遇号火星漫游车确定在火星表面的一块奇怪的起泡岩石实际上是一块陨石,这是在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发现的第一块陨石。这个布满凹痕的物体约有篮球大小,主要由铁和镍构成。这块陨石为火星表面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科学家们对陨石本身并不感兴趣。他们更想知道它附近的其它物体是否也是陨石以及火星上的风是如何对这个星球进行塑造的。 负责火星漫游车计划的科学家史蒂夫说:“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砂土不停地刮入并在陨石表面沉积下来,陨石将被覆盖,就很难被发现了。”但是如果表面的细粒物质被风刮走,而像陨石这样…  相似文献   

2.
组成地球的初始物质很可能是IAB铁陨石及H群球粒陨石,非均匀吸积形成地球以后,除由岩浆分异作用使幔中金属-硫化物下沉到原始地核外,在还原条件下还有部分Fe是由橄榄石中的FeO还原为Fe0而提供的并加入于地核内.对于大的陨石母体,由于内部加热或其表面受冲击加热而发生熔融和岩浆分异,导致形成某些铁陨石及无球粒陨石或7型岩石类型的球粒岩石.实验产物中的Fe-Ni-S相可作为判别宇宙球粒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程畅 《飞碟探索》2012,(11):46-46
提辛特火星陨石(Tissint,简称提辛特)击中地球大气层之后,炸裂成数百个微小的碎片(其中之一重3.4克)。冲击产生的巨大热量使其最终形成一种被称为“熔壳”的表面,还有一些小片陨石从“熔壳”中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4.
早在元、明时期,我国就有陨石伤人的记载。陨石伤人与车、船和飞机事故一样,虽是遇难者的不幸,但并不危及整个人类。而大的陨星,特别是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情况就不同了。直径30~60米的流星体撞击地球,其爆炸力相当于4万吨TNT炸药,死于冲击波的人数,在农村达7万人,在城市可达30万以上。如果直径在1千米以上,则可能造成包括  相似文献   

5.
大约1 5亿年前 ,一颗小行星撞击火星 ,一块火星陨石飞离这个火红色的行星 ,而后飞经茫茫宇宙光临地球 ,落到南极大陆的积冰上。如今科学家们在分析研究了这块火星陨石的矿物质以后认为 ,火星表层的水 ,人类不宜饮用。据美国地质化学家阿兰·特赖曼宣称 ,火星陨石块的矿物质是以同水结合的形式存在 ,因为火星上曾经有大量的水(即使今天 ,从火星表面还可以观察到河流的踪迹)。根据火星陨石块上矿物质的组成来判断 ,火星表层的水是碱性的 ,比较苦涩 ,是含铅和铬的化合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火星表层的水根本不适合生命生存 ,因为在地球上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地球气温的普遍升高是由于大气层的“温室效应”所致。这说明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的生存至为重要。没有这样的温度,整个地球就会处于永久冰冻的状况。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陨石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引起降雨,从而影响大气层,改变地球的温度。陨石主要来自位于火星...  相似文献   

7.
这次任务号为STS—99的航天飞机之行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拍得的高品质图像将被列为机密文件,供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使用 2月11日12时43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展开了耽搁已久的绘制地球表面三维空间地图的太空任务。 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共有6位宇航员,其中包括第2次上太空的日本宇航员毛利卫。此行的使命是要测绘地球表面70%以上的区域,北抵哈得逊湾,南达好望角,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形地貌都将一览无余,小至肉眼30米可视物体。据报道这次拍得的高品质图像将被列为机密文件,供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使用,只有一些分辨率较低的地图向公众公开,用于普通科研和商业。  相似文献   

8.
2002年新年伊始,自来100多个国家的不同专业的学者,就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一个低地上钻井,那里被认为是巨大陨石的撞击坑。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钻井深度达到2500米(直径35厘米),据认为已到陨石与地面“接触”的层面。在796~1000米的钻井岩中心发现石灰石和硬石膏。初步分析认为,这是陨石撞击地球使50%的动物灭绝的证据。硬石膏是硫大量集中造成的,硫与碳酸盐结合形成硫酸,硫酸雨杀  相似文献   

9.
正NASA“黎明”号探测器在谷神星表面发现了有机物存在的证据。谷神星是一颗矮行星,也是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尽管此次发现的有机物数量不多,但这些物质是构成生命的必要元素,太阳系内已被证实存在有机物质的天体名单列表再次扩展。科学家认为,谷神星与地球上获取的陨石样本,尤其是碳质球粒陨石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些有机物并非外  相似文献   

10.
曲笑 《太空探索》2003,(7):40-40
50年前月球表面的一次神秘闪光,可能是一块直径20米的陨石撞击月球表面所致。美国科学家近日宣称他们已在月球上找到了相对应的陨石坑。  相似文献   

11.
吉林陨石冲击波压缩和幔岩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冲击波试验技术研究吉林陨石在冲击压缩期间所出现的相转变。试验雨贡纽点采用最小二乘方去拟合伯奇-默纳汉或默纳汉状态方程分析。文中提出了估计吉林陨石高压态的零压参数方法;试验结果得出,在高压吉林陨石中大部分矿物形成高压相矿物聚合体。它的零压密度为4.395g/cm3,可能含有零压密度6.32g/cm3的钙钛矿结构矿物。计算得出,吉林陨石硅酸盐相零压密度是4.10g/cm3。显然,它与地球模式的下地幔矿物聚合体的零压密度(4.15g/cm3)极一致。由此得出,原始下地幔可能是普通球粒陨石;原始地核是铁陨石小行星。这样,陨石和铁镁硅酸盐中的铁化物岐变,随着地球增长源源不断的提供外核的铁来源。   相似文献   

12.
火星陨石中的发现[日]天宫清○武国芯译40亿~45亿年前火星上曾存在有微生物,这是美国宇航局和斯坦福大学最近共同研究的结论。从南极大陆的火星陨石中发现的显示火星生命体存在的物质看,地球外存在有生命体的迹象第一次被公布于世。美国宇航局长可鲁把火星上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茫茫太空之中,充满了带电粒子,它占整个宇宙物质的99.9%以上。地球也处于带电粒子的包围之中:紧紧包裹着地球的高能带电粒子组成了“辐射带”,低能带电粒子组成了“电离层”、“等离子体层”和“太阳风”。  相似文献   

14.
吉林陨石(H5)的冲击压缩线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级轻气炮动高压装置上运用电探针技术测量了具有H群球粒陨石典型代表性的吉林陨石冲击压缩线。当冲击压力>~70GPa时,吉林陨石发生相变,其高压相零压密度为4.425g/cm~3,硅酸盐部分高压相零压密度为4.068g/cm~3。吉林陨石冲击压缩性质的研究结果与地球形成的星子堆积模型(IAB铁陨石+H群球粒陨石)一致。此外,根据陨石或其类似物的冲击压缩线,用阻抗匹配原理计算了主要类型陨石中重要冲击特征形成的最小碰撞速度,揭示了陨石冲击效应形成的动力学条件与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13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从距地面约2.7万千米的高空掠过地球。据美国航空航天局估计,平均每40年就有一颗小行星在地球附近掠过。同一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上空爆炸,导致1000余人受伤。在俄罗斯历史上,遭受这种天灾还是第一次。两起事件的发生让如何保护地球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6.
张生 《飞碟探索》2012,(2):14-14
最新的研究发现古希腊人可能在公元前466年就观测到了哈雷彗星,这项研究将哈雷彗星的最早观测记录提前了200年。研究表明哈雷彗星造访地球时希腊北部正在遭受一次陨石袭击,这一发现使人们对彗星有了新的认识。此项研  相似文献   

17.
来吧,火星!     
美国一个科学家小组1998年上半年宣布,他们对来自火星的一块重19千克的陨石进行两年研究之后,发现了生命的证据。研究这块陨石的科学家们找到的证据有:一些复杂的分子、看起来像我们地球上的细菌产生的那种晶体以及像地球上化石细菌那样的细管。任何一种单独的...  相似文献   

18.
日研制超高速碰撞试验设备──试验陨石、空间垃圾给空间站碰撞带来的影响在地球的周围,存在着许多陨石和因火箭爆炸等而产生的人造垃圾(空间垃圾),它们的数量在逐渐增多,这对绕地球运行的航天飞机及卫星造成很大的威胁。在对航天飞机返回后的检查中,发现窗户上有许...  相似文献   

19.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 2000年 12月 18日宣布, 196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含有石化微生物。 马歇尔航天中心空间生物学小组的负责人理查德·胡佛教授对墨尔本《先驱太阳报》说,这种微生物是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的细菌。他说,生物有可能先是在太阳系中别的什么地方进化,然后才随着陨石来到地球上的。他说,另外一种可能是,一颗陨石在撞击地球之后把尘埃抛到了太空中,此时穿过这些尘埃的小行星或者彗星就有可能沾染上一些尘埃。 采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这块陨石的照片表明,这种“外星生命”在结构上与生活在温泉或者南…  相似文献   

20.
陨石雨陨石雨不是雨,它也与气象学无关,只是一个天文学名词。它是指大量陨石体碎块陨落在地球上某一地区的现象。其成因是由于体积较大的流星(亦即“陨星”、“陨石”)体,在陨落的过程中,因其本身结构和组成的不均匀性,在高热、摩擦的作用下,不断地分裂,最后形成许多碎块散落到地面上。不过,在习惯上,人们只是把散落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才称为“陨石雨”。例如,1976年3月8日,一块陨石闯入地球大气层,发生燃烧爆炸后降落在吉林市约5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这就是举世罕见的“吉林陨石雨”。吉林市博物馆在收集陨石标本的基础上,建成了世界上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