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对某机的主起落架接头、作动筒接头、主起落架外筒、前起落架外筒、旋转盘、固定盘等关键锻件的工艺分析,阐述了2618A、2214、7075铝合金锻件的等温锻造工艺。  相似文献   

2.
30CrMnSiA钢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常用于制造飞机的承力构件,如起落架外筒、轮轴、作动筒和螺栓、连杆、发动机架等重要零件。这些零件要求用具有机械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制造,一般选用调质钢。在长期工作状态下,许多零件会发生磨损现象,严重地影响航  相似文献   

3.
根据前起下位锁作动筒的工况对其进行了受力分析,确定前起下位锁作动筒主要承力件最严酷受力环境;采用有限元针对下位锁作动筒的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依据计算结果对下位锁作动筒进行了结构优化,总结了起落架系统结构设计和优化流程.本文探索了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分析与优化技术,为起落架系统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飞机多个起落架支柱外筒的内壁在定检分解检查中发现腐蚀的问题,结合故障件的理化分析结果,并通过环境模拟试验,确定了故障原因,提出了支柱外筒腐蚀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飞机上薄壁圆筒形零件很多,如机翼防冰前缘件、起落架外筒、各种作动筒内外筒、各种精密防尘罩、贮压器外筒等。一类是采用鈑金弯曲、拉形、焊接而成,一类是由机械加工制成。其特点是:壁薄、精度高、有配合要求。这些薄壁圆筒形零件往往由于热处理、机加切削热以及工艺安排不合理等不良因素以致产生椭圆和轴向变形。这种变形的量一般不太大(0.05~0.2毫米),但又不符合技术要求(一般要求0.02毫米),以往采用搪磨和三点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起落架轮轴表面喷涂碳化钨涂层后可提高轮轴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是受超声速火焰喷涂工艺方法的限制,喷涂碳化钨的轮轴必须通过磨削工艺保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然而轮轴的弱加工刚性和涂层的高耐磨性导致磨削过程中易产生让刀、颤刀等现象,造成零件磨削质量不合格。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四种精磨工艺参数对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然后研究装夹工具和磨削策略对于零件圆柱度的影响;最后加工并收集15 件轮轴的各段外圆尺寸并计算其过程能力指数。结果表明:选择高砂轮线速度、小切深以及适中的砂轮轴向进给速度与工件线速度可以获得粗糙度为0.4 μm 的零件表面,增加装夹工具的夹持长度和刚性并采用“粗磨—精磨—光磨”策略可保证零件外圆的圆柱度不大于0.01 mm。轮轴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不小于1.33,验证了整个磨削工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吴成芸 《成飞科技》2006,(3):15-18,28
通过对超高强度钢表面微观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结合我公司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外筒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巴克豪森方法的实际检测应用,对超高强度结构钢零件表面完整性的检测作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起落架载荷传递以及评估几何非线性和静不定对起落架载荷传递的影响,同时探索起落架结构有限元梁模型的建模方法,应用HyperMesh和Ansys联合仿真的方法搭建某型具有局部静不定特征的前起落架、主起落架有限元梁模型;使用此模型进行三种载荷工况的静力学计算,获得考虑静不定和几何非线性的起落架接头和截面载荷,以及在单位载荷作用下起落架的航向、侧向和扭转刚度,并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和传统方法获得的接头载荷有差异,部分差异超过了±10%,最大差异达到30%;计算前起落架外筒横梁、斜梁截面内力的传统方法及其简化具有合理性,对起落架支柱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主起落架固定螺栓是机翼上部框架与支柱外筒的主要连接件,据外场统计,从飞机使用至今该螺栓共断裂228件,断裂部位绝大多数在M33×1.5一端,螺纹根部至3扣之间。螺栓断裂时有的经过2 150个起落,而有的仅有几个起落。此问题的发生直接影响到飞机的飞行安全。本文应用应力腐蚀开裂和腐蚀疲劳的理论,计算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钣金零件拉深成形中,如何减少模具套数?现简单介绍多年来我们摸索采用的几种有效措施。一、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如图1所示的盒形件(材料LY12M—δ1.5),一件为:A=50毫米,B=34毫米,h=39毫米,R=r=5毫米;另一件为:A=78毫米,B=75毫米,h=41.5毫米,R=r=5毫米。按常规计算均需两次成形。在试制时我们均设计两套拉深模,用机油加滑石粉作为润滑剂,结果圆角处变薄量超差;后  相似文献   

11.
支柱柔性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通过缓冲支柱柔性对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为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建模方法和柔性起落架防卡滞设计提供技术指导。伴随着超高强度钢的逐步应用,刚度问题成为起落架设计中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传统的缓冲支柱刚性假设可能并不适用于一些新类型起落架的分析。本文结合某无人机飞行试验中出现的主起落架缓冲器卡滞问题,首次建立了考虑支柱柔性影响的起落架缓冲器摩擦力模型,计算了最严重工况下的摩擦力值,并与缓冲支柱刚性假设计算得到的摩擦力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考虑支柱柔性和理想平面滑动轴承约束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为原来的6倍,缓冲器发生卡滞。分析了平面滑动轴承的实际约束情况,提出了轴承支承变形协调系数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与摩擦力和卡滞的关系,进而研究了支柱外筒和活塞杆刚度对于缓冲器摩擦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变形协调系数不小于0.53时,缓冲器发生卡滞;适当改变活塞杆和外筒的刚度使其相匹配可以降低缓冲器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12.
一七一厂仪表产品的外壳(10号钢、厚度分别为1毫米、1.3毫米,共十几种规格),长期以来常因表面划伤、R处变薄超差、内底边缘倒锥、筒体椭圆等问题引起卡圈松动、壳盖不协调等质量问题。自从采用硬质合金阴模变薄拉深钢制外壳后,解决了上述质量问题。显著提高了外壳质量,也大大延长了模具寿命。技术经济效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彭志军  李彬  崔阳 《航空学报》2012,33(10):1931-1937
推导了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回中凸轮最小压力角和最大压力角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其同类型飞机前起落架凸轮压力角的比较,指出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凸轮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上、下凸轮接触面比较光滑,其摩擦系数比较小,此时实际压力角大于最小压力角,凸轮可以顺利回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凸轮发生了磨损,表面粗糙度升高,上、下凸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所需最小压力角相应增大;当凸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回中所需的最小压力角将大于实际压力角,导致凸轮不能回中。但是,当凸轮的压力角增大,摩擦力也相应的增大,对上、下凸轮的磨损也增大,导致摩擦系数增大;当转弯作动筒驱动力不足以克服上、下凸轮之间的摩擦力和下部构件的重力而使凸轮转动时,前起落架操纵转弯将会变得困难。在不改变某型飞机前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了凸轮的设计压力角,解决了前起落架凸轮不能回中的问题,并且前起落架可以顺利操纵转弯。  相似文献   

14.
我厂在生产中遇到一种材料为LY12-CZ的铝合金薄壁筒零件(以下简称薄筒)。孔径210毫米、壁厚5毫米、长785毫米、孔径公差0.073毫米,内表面光洁度▽7。它的刚性很差,如用手在径向加一个外力,在百分表上就可以看到有一个明显的变形,薄筒结构见图1。为了解决薄筒加工中的变形问题,我们进行了工艺分析。首先,材料本身已经淬火(自然时效),粗车后不许可用人工时效来消除切  相似文献   

15.
A320系列飞机主起落架外筒是形状不规则零部件,材料为超高强度钢,为难切削加工材料,一些孔径或者孔径的端面出现腐蚀后,需要镗削去除以满足CMM规定的修理要求。为解决此类难加工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通用性强的T型非标BT-50铣刀,操作简单,成本效益高,大大提高了起落架维修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厂生产的如图1所示的垫圈,材料是普通的10号钢,料厚为0.5毫米。未改设计前模具结构如图2,冲裁间隙均为0.02毫米,一九八一年七月按上述结构制造了三套模具。一共仅只冲压了一万三千多件,都由于凸凹模破裂而报废。模具寿命为什么这样低,经分析认为:单从凸凹模的壁厚差与零件厚度之  相似文献   

17.
涡桨发动机第一、二级工作环是典型的薄壁环形阵,直径大,刚性极弱,技术要求高,加工困难(图1)。多年来,该零件在内径锥面φA 上车内螺纹(螺距1.0毫米,深0.7毫米,螺纹角45°,刀尖 R0.15毫米),并在内螺纹面上滚花(槽宽0.13毫米,深0.1毫米,间距1.0毫米)。这是为使石墨封严涂层结合牢固。但这样加工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民用飞机主承力结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适航验证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金属结构增材制造技术适航验证研究。通过增材制造技术适用适航条款分析,给出了民用飞机金属结构增材制造技术适航验证思路,包括材料规范的建立、增材制造工艺的认证、材料强度性能的确定、结构特殊系数的选取和结构性能的验证,对每项验证方法给出了具体实施途径。以某型号前起落架支柱外筒增材制造A-100超高强度钢为例,给出了大型整体金属结构增材制造技术适航验证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优化驱动的起落架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明  刘文斌  李闯  聂宏 《航空学报》2015,36(3):857-864
起落架结构是飞机上最复杂最重要的结构之一,传统的设计方法依靠人工经验反复迭代,没有充分利用结构优化技术,具有设计周期长且不能最大限度得到最优设计的缺点。根据结构优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优化驱动的起落架结构设计方法,实现了优化驱动的设计方法在起落架领域的完整工程应用。结构优化技术作为整个设计流程的驱动者,在其中发挥贯穿全程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需求,先后运用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技术。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外筒的设计为例可以发现,相比传统设计方法,新方法在相同的设计约束条件下,能更快得到设计方案,结构质量减少了24.1%,实现了起落架结构的快速设计和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我厂某产品压紧垫圈:系用65Mn弹簧钢带制造。垫圈厚1毫米,外径φ114毫米,内径φ110毫米,三个凸起的圆弧R50毫米高度3±0.2毫米(见图1)。垫圈经过冲切成形,热处理淬火、回火(硬度要求HRC51~55),最后电镀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