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择 《上海航天》2009,26(2):14-14
最后一颗极轨运行环境卫星(POES)——NOAA-N Prime卫星入轨后被命名为NOAA-19卫星,现已完成了为期45d的在轨验证。这是美国电视与红外观测卫星(TIROS)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所有卫星均由洛·马公司为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并制造。校验完成后,NASA将运行控制权移交给美国家海洋大气署(NOAA)。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丰收之年、创新之年。这一年,航天发射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许多新的航天纪录,中国人迈向太空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稳。2022年的航天发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接力腾飞,太空之家建造完成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2022年是实现“三步走”战略最后一步的关键之年,全年共完成了6次重大发射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东三遥测遥控天线历经方案论证、模样、初样和正样各个阶段。在概念设计完成后,进行了初设评审(PDR);完成初样阶段的试验后,又进行一次关键设计评审(CDR);最后,完成正样试验后,进行最终设计评审(FDR),然后,总体部进行产品验收。从整个结果看,证实本天线的设计完全满足卫星总体规定的技术指标,本设计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此外要说明的是,鉴于大系统的要求变化,初样以前在卫星背地面(即-Z轴方向)安装  相似文献   

4.
洛文 《航天员》2011,(1):32-37
新年开始,新一轮的航天活动如火如荼。今年是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空间站40周年,航天飞机首飞30周年。我们期待航天飞机的落幕之旅,期待国际空间站完成最后组装,也期待"火星500"试验的完美结束。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各国的航天计划也是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邸乃庸 《航天》2010,(12):28-31
二○○九年 这一年,航天员为国际空间站组装了最后一组太阳电池阵组件,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外部试验平台和俄罗斯"探索"号实验舱的组装,并更换了一些设备。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把行业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的学习情景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通信专业的岗位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在学习完成本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程后的最后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方法,以完成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项目驱动为手段,创造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行业的工作岗位全面接轨,实现了学生的学校学习与行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转换。  相似文献   

7.
ESA已经完成了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制造的两台设备中的最后一台——近红外光谱仪(NearInfraredSpectrograph,NIRSpec),该望远镜将于2018年搭乘“阿里安”一5运载火箭,开始太空观测之旅。  相似文献   

8.
庞之浩 《航天员》2011,(3):60-63
2011年6月1日,美国“奋进”号(Endeavour)航天飞机在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安全返回地面,为绝唱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奋进”号第25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134飞行,第36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以及美国现役航天飞机倒数第二次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9.
《航天电子对抗》2007,23(3):33-33
雷锡恩公司已经成功完成海基X波段雷达的精细校准,标志着美国导弹防御局的陆基中段防御(GMD)系统开发工作一个重要步骤的完成,而GMD是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此,雷锡恩综合防御系统公司已经完成了该雷达的全部校准,包括初校、粗校和细校,接下来即可进行最后的性能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MATRIXx这一先进的建模与仿真软件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利用MATRIXx辅助完成了对尖兵楼天线伺服系统的改造设计,最后给出了俯仰角自跟踪控制方案及仿真图形。  相似文献   

11.
人工辅助心脏是除心脏移植外唯一有效的终末期心脏衰竭治疗方法,是高端医疗器械生产领域的代表。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磁液双悬浮技术的第三代人工辅助心脏系统构成并对各分系统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最后利用本文研究的人工辅助心脏系统完成了体外溶血实验以及动物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一 《航天员》2011,(3):17-18
航天飞机基本总装完成后,要从总装大楼运送到发射台做最后的发射准备。从总装大楼到航天飞机发射台总距离大约6.75千米,而总装后的航天飞机要完成这一行进过程需要花7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速度还比不过一只跑得较快的蚂蚁。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承担这一运送任务的履带式运输车。  相似文献   

13.
王航宇 《航天控制》2012,30(4):13-17
在具备多传感器条件下,借助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可以实现小型无人机的自主回收任务,如何采用少量传感器完成任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给出一种仅利用单GPS辅以高度表的组合方式来完成小型无人机的自主回收任务.文中以该传感器组合为基础,设计了回收过程中各阶段的控制器结构,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选择了控制律参数,最后利用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的系统数字仿真模型对所设计的控制器结构和控制律参数进行了仿真验 证.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完成小型无人机的自主回收任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行器在飞行完成后搜寻人员不能准确、快速地回收存储器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全球定位技术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设计的无线定位装置,完成存储器落点搜寻任务。装置通过GPS定位获取实时位置坐标,然后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实现位置坐标的转发,最后通过地面相应的接收设备完成位置信息的接收。搜寻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位置坐标,即可实现对存储器的有效定位及可靠回收。设计的无线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水平定位精度为2.5m。经过实际测试,定位装置能够可靠地完成定位信息的获取与转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力 《航天员》2011,(4):26-27
2011年5月,由16个国家历时13年参与建造的太空第一城堡一国际空间站竣工。随后,世界航天界针对国际空间站的讨论逐渐热烈了起来。一个多月后。美国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完成。航天飞机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航天界的这两件相关联的大事加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气球微重力研究是利用气球携带落弹进行模拟空间微重力的一种试验手段。 微重力落弹回收系统是为完成微重力试验后的落弹安全回收而设计生产的。文中叙述了微重力落弹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并对我国研制该项目情况作较详细的说明,对结构、伞系统,控制,程序等设计要点作了介绍,最后对四次升空试验结果作了综合说明,试验取得100%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空天瞭望     
正"新视野"踏上新征程2015年7月成功飞越冥王星的NASA"新视野"探测器同年11月4日完成了4次预定路线修正机动中的最后一次,踏上了飞往其第二个近距离飞越探测目标的旅程。前3次机动是在10月下旬进行的。"新视野"的第二个飞越探测目标是比冥王星远16亿千米、称为2014 MU69的一个柯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11,(8):15-17
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7月8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整个航天飞机编队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任务代号STS-135,预定飞行时间12天,后延长一天。它于7月10同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完成任务后,它于7月21日安全返航,为美国航天飞机编队的30年飞行生涯彻底划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9.
竺士伟 《航天》2011,(1):18-23
航天飞机将于今年完成最后的告别飞行后正式退役。回顾航天飞机的传奇历程,极具两重性是航天飞机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主要依托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技术打造的航天飞机,集运载火箭、人货两用飞船、在轨航天器和飞机等技术特点于一身,创造了军事、科学和经济的特殊价值,三十多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20.
<正>据sputniknews网站2015年9月4日报道,俄罗斯正着手策划高技术月球基地,该基地将是俄罗斯宇航员、实验室、探测器发射与着陆点,甚至是天文观测台的集成。距离人类最后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已经过去40多年,俄罗斯航天局正在打算送探测器到月球上,以评估月球基地的潜在位置。月球-25勘察探测器将于2024年在月球南极着陆。月球-25正在建造中,一旦完成,探测器将携带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