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电集团38所)研制的3821近程空管一次雷达(以下简称3821雷达),作为国产空管Ⅳ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9月在长春龙嘉机场雷达站投入试用以来,连续运行时间已超过两年半。  相似文献   

2.
2001年,西南空管局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套空管自动化系统——“欧洲猫”2000(EURoCAT2000)空管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欧洲猫”),安装在成都双流机场。成都原来使用的是东芝(TOSHIBA)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以下简称东芝)。新旧两套设备的维护方式和手段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京、沪、穗三大管制中心采用了同一厂家的“欧洲猫”空管自动化系统设备,使设备维护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东芝系统为代表的设备维护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Alenia SIR-M单脉冲二次雷达作为较早运用单脉冲测角技术的先进雷达,已被广泛引入到中国民用航空系统,几乎各地空管分局(站)都曾经或正在使用该型雷达。江西空管分局于2000年引进此型雷达  相似文献   

4.
一、空管监视系统空管监视系统一般包括空管自动化系统以及航管一、二次雷达和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国际民航组织(ICAO)明确提出新航行系统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1995年1月,  相似文献   

5.
“保持白建站始38年的安全记录:创造东芝雷达在国内安全运行长达24年的历史记录:一年内自食其力‘钻’出90余万元的效益记录……”成就这段数字的是一个现平均年龄仅28岁、“80后”占68.8%、共16人的年轻集体——担负着2套雷达、3套自动化及相关附属设备的保障任务的大连空管站技术保障部雷达导航站雷达导航室。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空管雷达是A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空管雷达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射频大功率晶体管器件的成熟与商品化,空管雷达进入了全固态时代,国际上出现大量全固态、可无人值守的空管雷达。全固态空管雷达大量采用集成化、微电子化的设备,从而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自动化和商品化水平上有很大提高,使空管雷达发展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一年半的调研和酝酿,民航局空管局近日出台了《空管系统“三横三纵”运行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保持现有空管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运行机制的建设,整合空管系统的人员、设备和技术资源,构建符合空管实际、适应未来发展、安全高效的空管运行保障服务新模式。为此,记者对民航局空管局苏兰根局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西北空管局     
10月1日,由西北空管局负责建设的西部航路雷达管制工程民勤二次雷达、兰州空管自动化系统和欧亚直飞航路雷达管制工程木寨岭二次雷达飞行校验工作圆满完成。(马玉荣、田凯)10月4日,甘肃空管分局技保部通信室派遣维护人员完成西北空管局航路、区管VHF建设工程嘉峪关VHF系统安装调试。(王小武、文辉)10月9-10日,西北空管局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空管分局太原机场本场雷达是一/二次合装雷达,其中一次雷达是雷神公司的ASR-10SS,二次雷达是ALENIA公司的MP2。近两年,由于太原机场改扩建工程的需要,将雷达站从原址搬迁到跑道对面、机场西南角。该搬迁工程于2009年5月完成,由于新雷达站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民航华北空管局2007年6月份开始在距首都机场直线距离15km处的北京市顺义区苏庄安装了一部法国THALES公司生产的STAR2000和RSM970S一、二次合装雷达,该部雷达于2008年4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