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16日,陈水扁公布“320和平公投“的题目.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台湾人民坚持台海问题应该和平解决。如果大陆不撤除瞄准台湾的导弹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您是否赞成“政府”增加购置反导弹装备.以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此题一出.引发各界众多的批评讨论及质疑。笔者认为.与其陷入赞成或反对.或者明知答  相似文献   

2.
台湾本岛和各外岛经过台湾军方50余年的经营,己配属各式各样性能不一的指管通情监侦装备。一般人会认为台湾军方已能有效地掌握控制台海四周一定距离内的解放军或外国军队动态,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台湾军方将可以掌握先机。但事实上却不然,台海四周仍为“战争迷雾”所重重包围。  相似文献   

3.
远东部分     
中国 ※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在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会谈时表示,大陆无意对台湾动武,一向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但也不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迟浩田并表示解放军在台海沿岸部署弹道导弹是“言过其实”。对于美国的NMD迟浩田则认为将有损于全球战略平衡和国际裁军的原则;若是将台湾纳入TMD则会使两岸对立升温。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始筹划地面防空力量的建设。70年代中期,台湾从美国引进的“霍克/改型霍克”式低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共装备约100部发射架,近1000枚导弹,编成4个导弹营,属陆军建制。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当局为了适应台海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战略思想调整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空防御体系建设。2000年5月,带有严重台独倾向的陈水扁上台后,大力推行所谓“决战境外”的军事战略,台军更是加快了地空导弹系统的发展,2005年12月29日,台湾“空军防御炮兵司令部”正式成立。此举表明,台军方防空思维已经有实质性的转变,从强调“制空”到更加重视“防空”,虽然台湾已研制成功“天弓”地空导弹,但价格低廉、数量众多的“霍克/改型霍克”仍是台军防空的主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台湾“立法院”2002年通过“国防法第31条条文修正案”,要求“国防部”每年应编撰《大陆军力报告书》与《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与总预算书一同送交“立法院”,作为审委预算的参考,“国防法”的提案人“立法委员”林郁方曾是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对国际事务及军事战略学养深厚,本刊特别专访林郁方,请他谈谈提案缘起,以及对这份报告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1.“和平”号个头有多大、多重 ?   “和平”号基础构件长约 33米,直径约 4米。也就是说,它的个头比一节火车车厢稍 大一点。“和平”号在轨道上的质量在 l30吨~ 140吨之间,这个吨位可以与一般的客机相 媲美,大约相当于波音 747“体重”的一半。   2“和平”号到底有什么作用 ?   “和平”号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人类在实现永久定居太空梦想过程中 所面临的挑战。宇航员们在“和平”号上长期驻留所积累的经验,为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提供 了重要参考。   3俄罗斯为什么要坠落“和平”号 ?   因为“和平”号已…  相似文献   

7.
台湾当局检调部门近日查清“日谍案”,嫌犯苏东宏将台美卫星影像交换合作的资料,泄露给日本防卫厅高级军官。该案因此意外牵涉出台湾当局与美日之间微妙的台海上空卫星资料、间谍攻防战。美国对于台湾电展室军官因遭间谍渗透,将部分台美卫星影像交换合作资料,泄露予日本防卫厅,这一罕见间谍案相当惊讶,频频通过驻台军事机构追问台湾方面,急欲了解台湾电信发展室外泄的机密资料有哪些,打算进行损害控管,让泄密的影响减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这项声明的内容和原先《华盛顿邮报》18日的一项独家报道略有出入。该报指出,该声明将会宣布“台海安全”是双方的“共同战略目标”。虽然华邮的报道好像较正式声明略微耸动,但是“两岸问题”的确是第一次正式纳入美日两国安保谘商声明之中。这也显示,华府与东京的确非常正视中国经济与军事的崛起,并对两岸可能因片面改变台海现状而发生战争保持高度疑虑,“希望两岸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981年底宋长志转任“国防部长”,由陆军总司令郝柏村上将接任.海军提案争取经费的方便性.自然不及过去参谋本部是“自己学长”当家的时代。对于身处美国的”忠义”小组来说.台湾传来的消息.也是越来越不利。不过靠着邹坚与林蛰生的力量.计划还是得以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0.
1996年3月台海危机之后美中关系发生变化,当时,美国向台湾附近海域派遣2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随后美国和日本又为强化美日安保条约采取行动。由此,大陆开始认为,未来美国很可能军事介入台海冲突,出现大陆与美国发生武装冲突甚至重大战争的可能。因此,大陆开始认真准备与美军作战的问题。在一系列的准备行动中,大陆迅速扩建可以对美实施战略核威慑与核打击的洲际导弹力量。  相似文献   

11.
7月份,一名叙利亚宇航员将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驻留7~8天;今年6月,一名保加利亚宇航员将驻留8~10天;明年下半年,一名法国宇航员将在“和平”号空间站工作一个月,还将在舱外活动。苏联人希望在法国宇航员上天时,“和平”号空间站将另外对接一个大型实验舱。编者按:7月22日,经过18个月训练的叙利亚宇航员穆罕默德·法里斯和两名苏联宇航员乘坐“联盟 TM-3”飞船进入空间,7月24日与“和平”号对接,7月30日返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原作者为美国女宇航员香农·露西德。文章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她作为美国宇航员参加美俄航天飞机—“和平”号计划时,在俄“和平”号空间站6 个月的生活、工作与感受,介绍了长期空间飞行所遇到的心理学及生理学上的问题,并指出了人类征服宇宙空间,特别是进行长期载人航天飞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表面上来看,台湾民进党要在3月20日“总统”大选那天举办“防御性公投”是台湾自己的事,为何美国要横加干涉?美国官员批评“公投”的言论说得一次比一次重,但还是有不少认为美国政府只是虚晃一招,表面上应付北京一下,实际还是拿鞭子对台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默许台湾进行“公投”,在“公投”议题上。  相似文献   

14.
若台海发生战争,可以想见,台空军基地一定是大陆首要摧毁的目标,由于台湾西部有7全机场几乎完全暴露在大陆空中攻击的威胁下,如何维持机场及跑道正常运作,分散风险,成为空军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格林尼治时间1995年6月29日中午1时05分(北京时间晚上9时05分),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一次对接成功。这是自1975年7月美国“阿波罗”与前苏联联盟号两艘飞船在轨道上对接以来,差一个月整整20年后,两个空间大国第二次在空间握手言欢。20年前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飞船在空间对接纯粹是为了争夺空间霸权,显示空间优势的政治需要,当时被人们讥讽为“天上握手,地下踢脚”。如今,冷战冰消,两个空间大国再度空间握手,标志着美俄两国新的合作已有良好开端,是两国联手牵头建造“阿尔法”国…  相似文献   

16.
台湾向美国采购150架F-16A B Bolck-20战机后,双方依据军售合约的“和平不死岛计划”,订立包含战机生产、飞行与地勤人员训练、后勤维修系统的建立等合约。其中包含在美国进行飞行与地勤人员训练的部分,双方决定在卢克基地建立第21战斗机中队,并于1996年8月8日股役。然而近年因台湾财政不断恶化,连带影响军事预算,故“国防部”官员指示检讨全案后将为21中队画下休止符。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初,台湾“行政院”通过总额6108亿新台币的“特别军购预算”,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要求“立法院”尽快通过这笔预算。虽然对台湾安全做出一定的投资有其必要,但是,军购预算的通过如果不能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那不啻是以“台湾安全”之名绑架“国会”、绑架人民。  相似文献   

18.
欣然 《太空探索》2007,(3):50-53
1946年3月5日,应邀在美国访问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杜鲁门总统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铁幕演说”,拉开了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序幕。从此,“铁幕后面”几乎成了苏联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航天部门官员6月1日表示,由于财政危机,“和平”号空间站将在1999年8月被迫放弃,政府给予“和平”号的财政资助将终止,此后所需的财政资助至今没有下落。俄罗斯航天局称,最后一名宇航员于1999年8月回到地面之后,“和平”号空间站的轨道将被逐步降低,一直降到200千米的高度,然后进入大气层自毁,没有烧毁的部件将安全地坠入太平洋。“和平”号空间站1999年8月之后将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美国专家近日表示,这可能很危险,并在今后带来麻烦。在太空运行时间已达13年的“和平”号空间站曾经两次处于无人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困扰UFO学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果外星人访问过地球,为什么不与人类正面接触?不要说是外星人经过几十年、几万年的长途旅行,就是现在的城里人走亲访友时,都要先打个电话问一问对方是否在家。外星人发射飞船拜访地球,这些“地球的兄弟”们也应该在飞船上放点什么做个自我介绍。就是我们地球(人)为寻找“地球知音”也想到这些。除了发送电报、收集并分辨外星人发来的电报外,也派出“和平使者”飞出太阳系去茫茫宇宙中寻访,每个和平使者的飞船上都带有地球人自我介绍的名片,或是介绍人类自古至今的伟大成就的唱片。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