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换乘时间效率评价对提升机场综合交通的换乘效率有着重大意义,传统的指标优选方法应用在民航机场到港旅客换乘评价中难以真实反映指标关系并且缺乏指标筛选规则。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指标体系中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各自与指标的关联特征,抽象出指标的重要性、关联均衡性、独立性3种数据关系,并使用DS证据理论融合得到指标综合关系。基于指标综合关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定义评估精度作为筛选指标的理论支撑,并设计算法构建优选模型。使用国内37个机场的到港旅客换乘时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指标综合关系能够更精确地反映指标关系,优化了指标排序,比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最大互信息系数的指标排序更优异,能剔除更多冗余指标。评估精度将可剔除的指标直观展示出来,为筛选指标提供了切实依据,完善了指标优选模型。   相似文献   

2.
结构是航空发动机功能、性能及可靠性设计水平的综合体现,一切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强度指标或者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应建立在合理的结构布局设计上。提出了航空发动机转子结构布局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的观点,同时以典型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高压转子的结构构型为例,基于试验设计(DOE)的响应面法,应用有限元计算并通过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分别从抗变形能力、力学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转子结构效率综合进行相关优化计算,论证了合理的结构布局形式可以大幅度提升转子的力学特性。研究方法对于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初始结构布局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显著减少结构设计的迭代次数,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3.
针对民航监察员队伍能力量化评价缺乏全面性的问题,构建了一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民航监管相关研究及标准分析,提取监察员队伍能力的1级和2级指标。采用G1-CRITIC法计算监察员队伍能力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为消除单一赋权法的片面性,基于博弈论思想将主客观指标进行线性组合并确定其权重占比。引入云模型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体现民航监察员队伍的综合能力,指标权重分配较为合理。此外,预测出的监察员队伍能力缺陷和不足,能够有利于提升针对其培训的科学性并激发监察员队伍的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4.
大型客机飞行员操作程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机组对飞机的成功操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套精心编制的飞行员操作程序,不合理或不合逻辑的操作程序可能导致飞行员的违规操作,进而引发飞行事故.参考波音737NG飞行机组操作手册,分析进近和着陆阶段的任务功能流程后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采用德尔菲法对现役飞行员进行两轮咨询,建立了基于安全性的进近和着陆阶段飞行员操作程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飞行员进行咨询,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飞行员操作程序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飞行员操作程序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值.提出了一种将功能流程图法、德尔菲法、序关系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飞行员操作程序综合评价方法,并应用于波音737NG飞机进近和着陆阶段的操作程序评价.评价结果说明了该综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危害度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指标评估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危害度故障统计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各故障样本对发动机危害性的影响,将出现的故障按照对发动机安全、性能、任务及维修等指标的影响进行等级分类,从故障的失效机理出发建立相应的分布模型,采用分布计算和二次分布等算法进行整体可靠性指标评估.应用该模型对英产和国产的2种同类型航空发动机进行了故障统计分析,计算了2种发动机的可靠性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以累积工作时间和日历工作时间进行了故障的时间变化分析,提出了故障样本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小样本理论中的偏最小二乘法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费估算中的适用性,系统收集了国内10余种军用涡喷/涡扇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研制费数据,选取涡轮进口温度、军用耗油率、发动机军用推力、发动机加力推力、发动机推重比、发动机净重、总增压比、空气流量、翻修寿命、原型机数量、完成时间等技术参数,将小样本理论中的偏最小二乘法应用于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费估算模型的研究,形成了基于主要性能指标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费参数估算模型,并建立了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继承系数的概念.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国内其他已有模型的精度有所提高,达到了10%,可以应用于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费的快速估算.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的维修保障流程影响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维修保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影响度的量化问题,以维修保障业务流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建立业务流程参数与装备使用能力的关系函数,建立影响因素和影响度的分析方法,并给出影响程度、关键要素、关键影响要素以及综合影响度定义.以流程数量、效率和稳定性作为分析指标,利用MATLAB软件基于神经网络实现对关系函数的逼近求解,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确定关键流程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系统实现.以某航空装备制造企业维修保障业务流程为例给出具体应用,与专家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可获得更为客观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估中故障样本时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故障数据建立可靠性模型反映系统可靠性状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发动机可靠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航空发动机进行可靠性评估需要将早期故障样本进行时效性处理.提出衰减因子 α 用于表示故障强度的衰弱程度,对Gompertz可靠性增长模型改进得到故障的衰减函数,来描述故障强度的衰弱过程;用Bayes方法合理利用发动机全部故障样本进行数据融合,可有效解决样本的时效性问题.对在研的某涡扇发动机进行故障统计分析,研究了典型故障模式的时效性变化,结果表明:考虑样本的时效性后进行可靠性评估对发动机当前的可靠性水平能给予更加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航空发动机故障风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故障模式多样,传统故障风险预测方法难以实现的现状,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给出了航空发动机故障风险预测方法,用于评估发动机各个部件在未来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针对航空发动机故障数据的特点,以威布尔分布建立故障概率模型,利用中位秩回归参数法,估计威布尔分布参数.利用乘同余组合发生器与反变换法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满足威布尔分布的随机数.在单故障模式风险预测的基础上,给出了多种故障模式并存的航空发动机风险预测方法,并且给出了蒙特卡罗模拟步骤和算法,针对实例,对比发动机厂商提供的预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在航空发动机故障风险预测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在离散时间域下,研究了航空发动机的最优PI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通用PI控制器设计方法,基本思想是构造Lyapunov函数以保证闭环系统稳定,且性能在给定评价指标下最优,结论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描述,用现有工具箱很容易求解.随后,在通用控制器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当前国内工程应用情况,针对大推力涡扇航空发动机的模型特性和控制要求,通过构造特殊形式的PI控制器以及矩阵变量,得到其多回路解耦的PI控制器设计方法,并讨论了性能评价指标矩阵的选取对控制器设计结果的影响,给出了指标矩阵的推荐结构.最后,以某型航空发动机控制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机组工作负荷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机组工作负荷是适航审核的重要指标之一,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适航标准CFR-25.1523和中国适航标准CCAR-25.1523中都对机组工作负荷的审核提出了要求.研究了适航标准、波音737和空客320机组操作手册及其他相关文献,通过与飞行员面谈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咨询确定评价体系指标,应用序关系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系数调查,最终建立机组工作负荷综合评价体系.基于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B737和A320机组工作负荷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所建立的民机机组工作负荷评价体系合理,具有实用性.所获得的机组工作负荷评估体系及评价结果可为C919等同类机型的机组工作负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面结构的三维闭合地质区块构造算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复杂地质体几何模型的建立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介绍目前地质体几何建模方法的同时,分析了表面建模方法与实体建模方法相互之间的融合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整体建模过程,并在地质体层面三角网格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半边数据结构,给出了一种三维地质体闭合区块结构的构造算法,该算法为进一步的地质体实体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且可应用于地震正演模拟计算,射线追踪和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中基于专家主观评价来构造的两两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模糊层次分析法(IGFAHP,Improved Group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GFAHP引入了专家的权重系数和三角模糊数,将AHP扩展到群决策和模糊决策领域,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接模糊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方法,通过各指标间可能度矩阵转化为实数值求解权重来改进一致性.定义了在模糊集上的一致性函数,并与AHP分别在3~9层指标上进行了对比测试.通过飞行器总体方案风险评价的实例对IGFAHP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IGFAHP相比AHP降低了使用复杂度并提高了一 致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滚动时域的无人机空战决策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专家系统法在空战应用中存在适应性差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时域控制(RHC)的机动决策算法对空战机动决策专家系统进行改进.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在专家系统空战机动决策中的最优控制问题,完成了机动决策最优控制模型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控制约束的设计以及指标函数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根据滚动时域法原理,将整个空战过程分解为若干有限时域,并在每个时域内将空战机动决策问题视为初始条件不断更新的专家系统机动决策最优控制模型的求解,反复进行直到空战结束.仿真结果表明,在专家系统法失效的情况下,通过求解专家系统空战机动决策滚动时域最优控制模型,无人机能够快速地进行有效的机动决策.   相似文献   

15.
高新工程项目研制过程中的最优评审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工程研制过程普遍采用了并行工程的方法,虽然大幅度地缩短了工期,但是其风险较高.通过分析并行工程实施风险产生的原因,构建了并行工程实施过程的一般风险模型,指出最优决策点位于"时间-风险"关系曲线与"风险-技术成熟度"关系曲线的交汇点,给出了高新工程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风险分类.提出设置有效的评审点是降低实施并行工程总体风险的可行方法,并设计了最优评审点的确定方法,利用技术风险因子、进度风险因子和并行风险因子求出各项任务风险大小,再加和求出项目整体风险.通过实例说明了评审点的最优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整体风险.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成败型系统在研制阶段的动态增长的可靠性评估问题,依据前期可靠性增长试验中多阶段的试验信息和专家经验,提出了基于新Dirichlet先验分布的可靠性增长的Bayes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已有的不同阶段试验信息,利用离散AMSAA(Army Material System Analysis Activity)可靠性增长模型描述可靠性增长试验中不同阶段可靠性的增长趋势,并对各个阶段的可靠性进行评估;针对下一阶段建立基于新Dirichlet分布的可靠性先验分布,并根据下一阶段可靠度的估计值采用最大熵模型给出先验分布参数估计;在获得现场试验数据的条件下,给出下一阶段的可靠度后验估计,并讨论不同区间范围对后验可靠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相较于直接利用离散AMSAA模型和Beta先验分布,该方法在合适的专家经验的指导下能够给出更为准确的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空弹药保障效率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问题,在分析保障流程的计划评审技术(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网络图中各工序对任务完工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提取了工序关键度指标和重要度指标以及各方案下的按期完工概率,建立了保障人员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表示为评价函数形式.以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PERT网络仿真为核心,选择在遗传算法进化寻优框架下构建优化模型,该方法不仅得到了最优的保障人员配置方案,而且评估了需要注重的关键工序.算例实验证实了其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直升机单机森林灭火训练效能评估方法仅针对取水灭火过程,忽视了其他任务环节对训练效能的贡献,并假设指标间相互独立,因此导致评估指标体系不全面、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低。利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理论建立的事件活动流将直升机单机森林灭火训练任务分解成若干相关活动,活动映射法对各活动效能要素进行分析并转化为效能评估指标,最终构建出全面的两维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网络分析法(ANP)的使用考虑了评估指标间具有的依赖和相关关系,对指标权重进行重新合理分配,评估方法更符合问题的实际情况,评估结果更加可信。基于超级决策(SD)软件的案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效能评估方法具有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传统专家系统在知识获取和推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诊断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简化神经网络训练样本,进而优化网络的结构。采用神经网络集成技术,克服选取网络中间层节点数目及判断阈值的困难。给出了诊断推理过程和对诊断结果进行解释的方法。把此技术应用在了卫星姿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提高了诊断效率和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