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火箭弹射座椅中央拉环是乘员启动应急离机程序的操纵手柄,同时还承载着对乘员手腕的防护功能。中央拉环的外形影响了抓握的姿势,而不同的抓握姿势,也直接决定了人体手臂的气流吹袭载荷。文中先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弹射座椅中央拉环的外形和使用特点,通过对乘员不同姿势握持中央拉环的耐受力实测,提出了一种有利于乘员做出对抗动作的抓握姿势和外形,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为后续弹射座椅的中央拉环改进设计和乘员上肢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救生伞是弹射座椅的重要配套设备。在飞机失事时,救生伞是在弹射座椅弹射以后拯救飞行员的必备工具。救生伞装在弹射座椅上,在应急弹射和人椅分离以后,飞行员乘张满的救生伞安全下降到地面。  相似文献   

3.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弹射座椅以后,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弹射救生装备得到飞跃的发展,至60年代前期,国外敞开式弹射座椅已实现了零高度,零速度弹射,最大速度到1112公里/小时。然而,弹射救生成功率并不十分满意,尤其是低空和不利姿态的救生能力,因此提高低空、不利姿态救生成功率格外引人注目。除进一步改善各关键部件外,主要考虑设计与发展精确的程序控制机构,最大限度地控制合适的救生伞开伞时机,在不同高度、不同速度状况下,以最短的时间打开救生伞。  相似文献   

4.
乘员救生推进系统是弹射座椅的关键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弹射座椅的升级模式。例如,第一代弹道式弹射座椅以弹道式弹射筒为主要特征;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以助推火箭为主要特征。目前世界各国军用飞机普遍采用的第三代弹射座椅的推力系统有三种型式:一种是弹射筒和火箭包(椅盆下面)的组合动力;一种是弹射筒和椅背火箭的组合动力;第三种是火箭弹射器,它把弹射筒和助推火箭组合成一个整体,如ACES弹射座椅。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美国海军陆战中心印第安分部(IHD/NSWC)负责美国三军乘员救生推进系统和推进作动装置的试验和验收。该分部装备有基斯特勒(Kistler)推力测量试验台、奥蒙德(Ormond)多分量推力试验台、高速电子记忆成像系统等先进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5.
平飞安全救生包线 弹射速度范围:0~1100千米/小时;弹射高度范围:0~飞机升限。 低空复杂姿态下的安全救生性能 基本满足美军标MIL—S—18471F中规定的22种状态最低安全高度要求。低空复杂姿态下从飞行员启动弹射手柄到救生伞张满的时间不大于3秒。 着陆速度 救生伞在标准情况下(人/伞系统质量100千克,大气压力101325帕),着陆速度不大于6米/秒。  相似文献   

6.
飞行员在高速弹射离机时,头盔吹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高性能飞机飞行员头部防护研究项目(AAHP)的一部分,美国海军航空发展中心(NADC)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飞行员离开座舱时遇到的强大气动力是高速弹射过程中造成头盔吹掉  相似文献   

7.
过载与弹射速度关系研究及神经网络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东  林贵平  郁嘉 《航空学报》2010,31(10):1907-1913
 弹射速度是弹射座椅双态程序控制的主要输入参数之一,其和弹射高度一同决定了救生伞的开伞时间。试验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弹射速度的测量会出现较大误差从而严重影响弹射救生系统的救生性能。提出一种根据弹射座椅出舱瞬间人椅系统体轴 x 方向过载( nx )值判断弹射速度的方法。建立了人椅系统出舱阶段的数学模型,在MSC.EASY5基础平台上开发了模块化的仿真模型,并基于批处理原理进行了求解器设计。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平飞状态不同弹射高度及弹射离机质量下体轴 x 方向过载值与弹射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即BP神经网络实现了输入向量(弹射高度及体轴 x 方向过载)到输出值(弹射速度)之间的连续非线性映射。分析了不利姿态参数对关系曲线的影响,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其影响。用本文方法判断得到的弹射速度与地面弹射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误差满足工程要求,可以作为弹射速度测量的一种余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牵引救生装置最佳性能,根据牵引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针对牵引救生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仿真计算的手段来确定弹射筒和牵引火箭的动力配置以及前后舱乘员程序离机的时间间隔,结果表明该牵引救生装置的设计方案为:弹射筒出口速度13m/s,火箭牵引动力5000N,工作时间0.7S,前后舱飞行员同时弹射。牵引救生装置性能仿真研究为救生装置的总体设计提供初步性能依据和最终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应急救生时成功地廓清弹射通道非常重要。它是导致成功弹射和回收乘员的第一步。现有三种方法廓清弹射通道,即弹盖、破盖和穿盖。其中以对穿盖过程了解得最少。而穿盖却在提高救生性能和降低飞机复杂性方面最起作用。很多装备有弹射座椅的美国海军的飞机,不是以穿盖弹射作为基本救生模式,就是作为以弹盖或破盖为救生基本模式的备份装备。穿盖方式的研制通常是采用“试行错误”试验的结果,进行这种试验须试验不同的椅装穿盖器和不同的椅—盖行程,直到得到可接受的结果为止。显然这样的试验既费钱又费时。穿盖问题之所以复杂是由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诸如穿盖器的材料、形状、安装位置;舱盖几何形状、材料、厚度;舱盖温度以及座椅速度都必须考虑。现行海军救生系统试验计划(海军航空兵通用弹射座椅NACES的换代)非常重视开发能较好地预测优化弹射座椅穿盖能力的方法,通过努力,确定了预测不同弹射座椅成功穿盖能力的试验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轰炸机多乘员救生技术,重点介绍了B-1A轰炸机乘员逃生舱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设计初期阶段和设计阶段所做的一些更改,介绍了B-1B多乘员弹射的指令顺序、座舱乘员布置、座椅调节方法等,对比分析了两种救生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指出了多乘员弹射救生仍需研究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弹射座椅已广泛用于高性能军用飞机,保持座椅及其乘员在弹射离机后、主伞张满前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展开稳定伞达到稳定作用,主伞须在座椅速度减到相当低的速度时才张开。而在稳定伞脱离和主伞张开之间有段时间,在此期间座椅也常常出现翻滚现象,并导致主伞开伞时呈不利姿态。 美国一设计师设计出一种新型飞机弹射座椅稳定和延时降落伞系统(见附图)旨在减短稳定伞脱离和主伞伞绳拉直及主伞张开之间的不稳定时间,保证主伞在5秒钟内张开。此外,该系统还保证延时打开主伞,直到空速和高度降低到适合主伞张开的范围。系统工作程序为:牵引式火箭射出后通过绳索牵引固定在座椅背后的  相似文献   

12.
当降落伞牵引小质量负荷(应急数据记录系统)从大型民用飞机机身下方弹射离机时,不同于弹体等刚性物体,柔性伞衣充气过程中剐蹭机身等安全隐患更大.为了研究弹射降落伞离机充气过程气动特性和运动轨迹,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Lagrange?Euler,?ALE)方法,对不同来流速度和角度条件下的降落伞开伞过...  相似文献   

13.
飞机问世后,人们对滑翔机和滑翔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并未中止不前。滑翔机已正式作为一种重于空气的。固定翼无动力的航空器继续得到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滑翔机的性能和人们的滑翔(翱翔)术也相应地获得改进和提高。早期的滑翔机须藉外力(橡筋弹射,地面机械设备牵引或飞机牵引)升空,滑翔时只能  相似文献   

14.
舰载机弹射起飞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由舰面滑跑和离舰上升两个阶段组成,各阶段舰载机的受力与约束不同。根据两阶段舰载机的气动特性和运动特性,建立了一种通用的舰载机纵向动力学模型确定其离舰速度、离舰迎角和预置舵偏角,从而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完成弹射起飞上升阶段的自动控制飞行。以某型机为例,建立了全量非线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离舰上升阶段的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来,大多数飞行员救生系统是根据1971年的美军标MIL-S-9479B研制的,称之为第三代弹射座椅。乘员救生技术(CREST)发展计划集中于研究2000年以后的飞机(诸如多功能战斗机)救生系统的要求,即第四代弹射座椅的要求。而CREST的MARS计划则是研究这个任务的范围和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对下一代弹射座椅的操作环境和所要求的性能提出看法,即根据将来飞机的需要进行分析,以确定是肯定还是修改第四代弹射座椅的要求。为了与将来的DoD飞机(2000年以后的飞机)预期的性能相比较,在研究中要收集第三代弹射座椅系统的性能资料和改进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上弹射救生复杂环境,本文分析了装备自动化的重要性,并从救生包自动开启、跳伞供氧装备自动脱离、救生伞自动脱离、漂浮装备自动充气、求救信息自动发出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装备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K-36ДМ-Ⅱ弹射座椅是K-36ДМ的改型,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了座椅固紧系统、导流板装置和稳定系统。 座椅固定系统 该系统将乘员紧固在座椅上,弹射时强制固定,拉紧乘员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并限制手臂被吹开。 导流板装置 在飞行速度超过800~900公里/小时下弹射,导流装置的气流辅助防护系统工作以保证乘员头部、胸部免受速压作用。 稳定系统 该系统可保持座椅从座舱内弹出后的稳定性。座椅离开座舱后,座椅背上的两根套管连杆中的两个稳定伞张开,以保证座椅稳定。这样,在直到5000~6000米的飞行高  相似文献   

18.
以常规临近空间滑翔飞行器为背景,完成了一种新的临近空间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概念设计.首先简要介绍了飞行器的布局形式和操纵舵面配置方式,初步确定了飞行器的基本总体参数;再利用气动力快速计算方法完成了飞行器气动力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纵向和横侧向稳定性与操纵特性;最后,完成了飞行器3 000 km常规射程的滑翔弹道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临近空间高升阻比滑翔飞行器满足热流、动压等多种约束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美空军和海军于1992年联合制定了第四代弹射救生系统技术的验证计划,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可用于扩大救生包线(主要是低空不利姿态和高速状态)的先进技术。该计划验证的主要技术有:可控推进系统,它是控制弹射轨迹的关键技术,以便在低空不利姿态下能够回避地形,特别是在高速弹射时,此项技术还可保持人椅系统的稳定性;高速气流防护装置,可以减少高气动压力对乘员的影响。该计划为期5年。第一阶段将确定第四代弹射救生系统的要求,进行初步设计,主要验证可控推进系统的推进部分能否正常工  相似文献   

20.
军用运输机空中应急离机试飞验证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庆元 《飞行试验》2004,20(1):25-29
从技术上探讨了军用运输机空中应急离机试飞验证方面的有关问题。首先简要叙述了当前运输类飞机乘员逃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某型机应急离机系统试飞验证的必要性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并简要介绍了俄罗斯飞行试验研究院有关民机试飞应急离机安全要求。最后着重对某型机应急离机系统试飞验证的方法、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