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6061Al合金和SiCW/6061Al复合材料在170℃、190℃和220℃三种温度下的时效析出行为,分析了峰时效温度对6061Al合金和SiCW/6061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061Al合金弹性模量不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略有下降;SiCW/6061Al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则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略有下降,SiCW/6061Al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峰时效温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李义春  安希 《航空学报》1994,15(5):632-635
 通过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微蠕变性能的测试及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微蠕变变形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微蠕变变形行为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可动位错的耗尽阶段;第二阶段位错全面开动、增殖是引起材料微蠕变的主要原因。材料内的增强体颗粒、析出相可有效的提高材料的微蠕变抗力。  相似文献   

3.
晶须和短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SiCw/6061,Al2O3/6061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特点及由车削试验得出的不同刀具的材料,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切削路程lm及复合材料中纤维(晶须)含有率Vf,不同的制取方法对刀具磨损VB,切削力F及表面粗糙度RZ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SiC颗粒影响SiCp/Cu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SiC颗粒含量、粒度及纯度对SiCp/Cu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影响材料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率的主要因素为SiC颗粒含量。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率降低;SiC颗粒越小,热膨胀系数越低,而导热率越好;适当增加杂质含量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导热率。  相似文献   

5.
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在固态下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其金属基体的塑性变形来实现的;当金属基体塑性变形时,增强颗粒通过转动在金属基体粒子边界上顺着变形方向形成定向排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3-DC/SiC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在航空发动机燃气环境中的实验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的氧化失重与材料内部的大量孔隙以及涂层和基体中的微裂纹有关,其中基体内部的孔隙起着主要作用。在燃气中氧化后,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降低幅度比在干燥空气中的小,这是由于燃气中的氧分压较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SiCp/2024,SiCw/2024复合材料进行车削试验,分析了刀具材料,SiC晶须或颗粒含量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出K10类硬质合金刀具可用于此类材料的粗,半精加工,而精密加工必须采用PDC刀具的结论。另外不还分析了SiC晶须和颗粒的破坏形态并给出其破坏模型。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C/C)抗氧化涂层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提高SiC涂层系统抗氧化能力的根本途径在于选择合适的玻璃密封剂来覆盖和封闭剂SiC上的微裂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能够在C/C上得到均匀的铱涂覆盖层,且在高温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此外发现,铱和C/C复合材料间不发生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航空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C/C)抗氧化涂层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指出提高SiC涂层系统抗氧化能力的根本途径在于选择合适的玻璃密封剂来覆盖和封闭SiC上的微裂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能够在C/C上得到均匀的铱涂覆层,且在高温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此外发现,铱和C/C复合材料间不发生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SiCp/Al、SiCw/2024复合材料的外圆切削加工试验得出,K类硬合金刀具优于P类,PDC刀具优于其他各种刀具材料;并证明复合材料颗粒含量越高,粒度越粗,刀速越高,等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挤压铸造SiCw/L3复合材料的热挤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挤压铸造SiCw/L3复合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热挤压行为。通过图像分析和性能测试对SiCw/L3复合材料热挤压棒中晶须关态和挤压棒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定。  相似文献   

12.
非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时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B15合金和(B4Cp+SiCw)/MB15复合材料在170℃的时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DSC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时效相的析出过程比基体合金提前,且析出量增加,而析出相的溶解过程推迟。TEM观察发现,复合材料中析出物仍为Laves MgZn2'相,且在SiCw/Mg与B4Cp/Mg两种界面上和界面反应物MgB2上优先析出。维氏硬度测试表明,复合材料有明显的时效加速,达到峰时效只需6h,而基体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下的动态拉伸手段,原位观察SiCp/LD10复合材料在动态受载条件下复合材料内部裂纹形成、扩展直至断裂的全过程,结果发现裂纹主要在SiC和基体截面、断裂颗粒和内部原始缺陷处形核,整个裂纹的生长过程 裂纹前端应力集中区内多个微裂纹形核、长大,相互连结,然后汇集到和主应力垂直方向上,形成宏观裂纹。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变质和细化元素对搅拌法制备的SiCp/ZL101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分析表明,变质和细化元素的这种作用和它们在ZL101基体合金中的作用类似,变质处理使片状或条状共晶Si变成纤维状,细化处理可获得更细的晶粒组织。  相似文献   

15.
SiCp/LD10复合材料原位拉伸断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镜下的动态拉伸手段,原位观察SiCp/LD10复合材料在动态受载条件下复合材料内部裂纹形成、扩展直至断裂的全过程,结果发现裂纹主要在SiC和基体截面、断裂颗粒和内部原始缺陷处形核,整个裂纹的生长过程是在主裂纹前端应力集中区内多个微裂纹形核、长大,相互连结,然后汇集到和主应力垂直方向上,形成宏观裂纹。  相似文献   

16.
苏波  潘进 《宇航材料工艺》1994,24(3):28-30,58
本文研究了一种制备三维C/SiC/Al混杂基体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这种复合材料是在三维编织和四向机织的碳纤维预成件中采用有机聚合和物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制备三维C/SiC多孔基体复合材料,然后采用挤压铸造法与铝合金复合得到。对三维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并观察了最终得到三维C/SiC/Al金属-陶瓷混杂基体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混杂基体在纤维编织体中分布较均匀,说明这种  相似文献   

17.
SiC涂层/B4C改性炭基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Si和SiO为硅化蒸气源,用CVR和CVI工艺对两种基体材料(纯石墨和B4C粒子改性石墨)进行了高温硅化处理,得到了四种复合材料:SiC涂层/石墨(SC/G),梯度SiC涂层/石墨(GSC/G),SiC涂层/B4C改性石墨(SC/BG)和梯度SiC涂层/B4C改性石墨(GSC/BG)。考察了四种复合材料在1200℃的恒温氧化行为。同时也考察了梯度SiC涂层/B4C改性石墨在1300℃及经历了10  相似文献   

18.
高体积分数颗粒预制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体积分数颗粒预制件制备工艺及其对复合材料复合质量的影响。用超声分散工艺获得了不同粒径颗粒分布均匀的预制件。用单一粒径多种粒径制成的预制件的最大体积分数分别为53%和66%。采用改进的压力浸渗工艺制备了宏观、微观质量较好的SiCp/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SiC晶须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切削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iCw/2024铝复合材料的车削试验,得出了不同刀具材料,不同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并指出用PDC切削力最小。  相似文献   

20.
轧制与增强体对铝基复合材料超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轧制与陶瓷增强体对SiCw/LY12和SiCp/LY12超塑性的影响,分析了超塑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SiCw/LY12经623K热轧后,展现出好的高应变速率的超塑性,其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 是适当的微量液相调节的细小晶粒的晶界滑动,但经进一步的冷轧后,超塑性明显下降;SiCp/LY12在仅经623K热轧后,不出现超塑性;但经过一步的冷轧后,展现出常规应变速率的超塑性,超塑性变形的机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