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随着航空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繁忙时段航路交叉点的容量趋于饱和,存在航路交叉点冲突等不安全事件风险,需提高航路交叉点容量预测的精准度。本文通过分析已有航路交叉点容量,提出了基于粗糙集AROD算法的航路交叉点预测模型。通过选取实际航路交叉点作为预测对象,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粗糙集AROD算法的航路交叉点容量预测模型是有效的,能够有效缓解因流量增加带来的航路拥堵情况。  相似文献   

2.
航路交叉点的承载能力是决定航路容量的关键因素,而研究交叉点的潜在冲突与航路构型是提高交叉点容量的有效方法.首先根据国内现有几大主要航路构型的运行现状,提出构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总结.然后建立基于影响航段的交叉航路冲突模型,分别讨论了航路交角、航班流率、安全间隔3方面对平均冲突数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流法和降维法两种扩容方法,通过容量模型和数值分析计算,把三维交叉航路降为二维简单交叉航路,把"米"字型航路改为"井"字型航路,验证了降维法更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井"字型航路可以增大航路网的现有容量,是提高空域利用率和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航路容量制约了民航的发展,考虑影响航路容量的基本因素,建立仿真模型确定航路容量。根据机场终端区分布、航线网络等因素,利用模糊评价排序算法确定多机场终端区的放行策略,解决基于航班时刻优化的多机场地面等待问题,有效地提高机场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空域骨干航路拥挤不堪,一些支线航路的利用率却很低,单向循环航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其进行安全评估是划设航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总结EVENT理论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单向循环航路和混合航路侧向碰撞风险进行比较分析,推算出目标安全等级下单向循环航路容量,并对单向循环航路侧向碰撞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单向循环航路侧向碰撞风险远低于混合航路侧向碰撞风险,且未来10年均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恶劣天气下,过多的地面等待往往造成终端区的拥堵和航班的过分滞留,充分利用航路容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结合地面延误程序和改航策略,建立了动态不确定性情况下航班起飞时刻和航路选择模型,基于当前的航班计划,通过迭代算法和Dijkstra算法,获得优化的起飞时刻和航路选择。仿真结果表明,结合改航策略后,可提高航路容量的利用率,航班的总体延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相似文献   

6.
基于飞行需求的航路动态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域与飞行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以及目前空域管理运行模式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飞行需求,提出了一个航路动态调整模型.模型在考虑空管的实施情况、空中交通流量情况和天气情况相关的条件下,对航路进行动态调整,动态的开放和使用临时航路,优化航路区域容量从而减轻航班延误.然后利用动态规划及整数规划方法相结合,求解模型得出航路动态调整的最优方案.最后利用典型空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大大减少航班延迟成本与航路管理成本,优化空中交通的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7.
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需求越来越大,空中高速路的规划和设计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挤问题。从空中高速路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匝口容量计算方法,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匝口排序进行仿真并计算匝口排序延误。考虑到匝口容量和排序延误在很大程度上受空中高速路航路流量的影响,研究了航路上不同流率情况下的匝口容量和排序延误。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仿真和计算不同情况下的排序延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管制员依靠自身经验,缺乏量化的模型为管制员向各航路分配交通流提供决策依据,在大流量的复杂空域易造成管制员疲劳、加剧航路网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ial算法来提升空域效率、缓解航路网拥挤。首先,考虑航路容量、管制员负荷,并通过排队论构建了航路与交叉点的阻抗函数,建立了一个以航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连通系数和容忍度的概念,改进了Dial算法的连通性问题和改航问题,并通过改进的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容忍度为0. 3~0. 5时能有效地缓解航路网络拥挤。  相似文献   

9.
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终端区容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的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空域容量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并比较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容量评估模型,模型的建立不仅考虑了管制员工作负荷的不同类别,即通信负荷、非通信负荷和思考负荷,还考虑了空域内航路结构的复杂性,即区分空域内不同航路走向上运行的航空器数量。描述了基于新建模型的容量评估方法。以哈尔滨机场终端区为背景,在雷达管制的基础上,使用新建立的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终端区容量,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航路耦合容量的协同多航路资源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勤  胡明华  张颖 《航空学报》2011,32(4):672-684
针对中国当前航路空域拥挤日益严重的问题,分3个步骤进行解决:第1步,对空域管制单元之间存在的交通流耦合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基于空域管制单元耦合因素的航路容量模型;第2步,为反映不同类型航班对计划到达时间变动范围的不同接受程度,定义了航班的延误成本函数和改航成本函数;第3步,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为充分利用可行的航路空域资源...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民航组织1998年提出极地航路 规划和实施安排后,经我国东方、南方航空公司等多家中外航空公司的试验飞行,以及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2001年2月1日,极地航路系统投入正式运行。但是,正式运行并非商业运行,距离商业运行还有很大差距。 极地航路商业化运行要求有关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应当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建立复合航路系统,即建立一组航路而非单一航路;二是允许航空器多点进出和灵活选择航路。第一个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目前完成了极地航路及其转换航路的规划,有关国家正在全力实施。因此,第二个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空域容量供给和空中交通需求失衡已成为制约民航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要有效缓解空域供需矛盾,除了争取增加可用空域资源外,关键是在体制机制约束下,通过创新规划思路,充分挖掘现有空域资源的容量潜力。而航路单向运行由于在降低安全运行风险、增加路网通行能力、改善肮路空域运行秩序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因而被认为是当前环境下解决空中交通供需失衡问题成本低、见效快的一种可能方法。空管部门选择典型航路进行了示范,并取得较好效果,也证明该思路符合我国国情,可以有条件地在其他主要航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可用空域中,通过流量管理策略与进港航班队列优化相结合可提高机场运行容量。以终端区航路航线间隔和扇区容量为约束,通过合理分配机场终端区边界的进港口流量.以总进场排队等待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了协同调配流量和机动分流两种新策略,达到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目的。以首都机场为例,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现状运行相比较采用的优化策略排队进场可使进场延误和等待时间减少,并使离场正常率提高8%左右。  相似文献   

14.
多架无人机协同航路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敌方防御区域内雷达,导弹等威胁阵地的具体分布情况,采用划分Voronoi多边形的方法制订初始航路,然后对初始航路进行了合理的离散处理,最后采用动态链类比法调整航路,航程并对航路进行光顺处理,提出了一种协调多架无人机(UAVs)于同一时间到达目标点的航路规划方法,用数字仿真技术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从建立VOR航路的准则入手,在研究VOR航路保护区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种种条件下VOR与RNP航路保护区的导航性能与包容值,从与RNP的概念与运动规范的结合中研究航路保护空域的RNP运动中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航路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无人机的航路规划要求满足威胁回避和可飞性。采用分层的思想,基于Voronoi图产生初始航路,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平滑航路点产生无人机可飞航路,同时利用飞行过程中的信息来更新航路进行重规划。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现行仿真工具在模拟管制员航路冲突调配上存在问题边界不一致、调配方案不适用等诸多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根据航路飞行冲突的影响因素对航路冲突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基于决策树建立了航路冲突调配方案。以决策树为基础,使用VB工具进行系统开发,建立快速仿真工具。模拟运行表明,仿真工具可模拟管制员提供简易可行的航路冲突调配方案,驱动仿真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计划航路时可能会用到的计算特殊航路点(诸如航路与航路或与管制区边界的交叉点)的经纬度坐标的公式,并针对各种情况做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9.
极地飞行     
极地区域是指北纬78度以北的区域, 极地航路是指穿越极地区域的飞行,即飞机沿着经线的竖直方向飞行。极地航路分为POLAR、2、3、4等4条航路,从白令海峡向北依次为 POLAR 4、3、2、1。 自中美航线开通以来,实现中国和美国中、东部城市之间的不经停直航也同时成为中国经营中美航线航空公司的梦想,由美国到中国的常规航路要通过北太平洋或俄罗斯远东地区,该航路与极地航路相比,地面距离较长,并且顶凤较大,从美国中、东部城市到北京的常规航路地面距离均在7200海里以上,这对于现有的远程飞机来说,无论是哪一种机型均已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松臣  裴成功  隋东  左凌 《航空学报》2006,27(6):1023-1027
空域容量不足是导致对空域结构进行修改的决定因素之一。修改空域结构又需要一系列技术分析和论证工作,而对修改后的空域进行安全性评估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总结Reich模型和相关文献基础上,完善了在雷达间隔条件下的碰撞风险模型,提出了有雷达管制间隔分别无非侵入区和有非侵入区条件下出现飞行冲突需要管制员干预的计算模型。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对现有京沪单航路结构增加了一条平行航路,从而构成平行区域导航航路并对其航路间隔大小进行了分析论证,评估其安全性,同时分析了管制员的干预情况,也为进一步的空域扇区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