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美苏在不断提高现有导弹发射并抗力的同时,正竞相研制超加固发射井。那么,导弹发射井抗力与生存能力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美苏现役洲际导弹发射井的抗力、生存能力如何?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曾几何时,认为到八十年代发射井将没有生存能力的美国,为什么又如此热心地搞超加固发射井?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会于1984财政年度拨款1.05亿美元用于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加固工作。美国国会之所以同意拨款一亿多美元,是因为最近对缩比发射井模型进行的冲击波试验表明,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超加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过加固的发射井可以抗住非常高的超高压。  相似文献   

3.
1960年10月,苏联在一次导弹发射试验中,一枚满载液体推进剂的导弹在发射台上爆炸。300多人被炸死。苏联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德林也在这次事帮中丧身。1965年8月,美国小石城的一个大力神导弹发射井,以大力神Ⅱ导弹替换大力神Ⅰ导弹时,一名焊接工人的焊枪戳破了输送液体燃烧剂的软管,导致一场着火爆炸事故,造成53人死亡。1980年9月,还是在小石城的一个大力神Ⅱ导弹发射井,一名技师将一个1.35公斤重的扳手套筒从距井底21.3米的第三层工作平台上掉了下去,由井底反弹回来击中导弹第一级燃烧剂贮箱,使燃料蒸汽逸出,造成又一次大爆炸事故。弹井皆毁,直径16.8米、深47.3米的发射井成了直径75米的弹  相似文献   

4.
W型地下井发射环境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导弹地下井发射环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W型井导弹发射过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将仿真数据与理论计算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动网格技术处理流场计算区域随导弹运动的变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整个发射过程中燃气流具有反射、引射和充分发展3个阶段,造成发射环境参数有较大变化。分析了压力和温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该数值算法和仿真结果可推广应用于发射井的设计、优化及改进。  相似文献   

5.
《詹氏防御周刊》1984年4月21日报道:据报道,苏联对 SS-18洲际弹道导弹(ICBM)地下发射井采取了加固措施,从而使这种发射井可以经受住6000磅/英寸~2的超压。苏联采用同心钢圈式钢筋混凝土使发射井得到了超强加固。美国曾考虑将 MX 导弹部署在采用这种超强加固技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战略导弹的生存能力和作战使用性能,美苏两国先后采用了加固地下发射井、车载机动发射、水下远程潜艇发射等综合技术途径。由于“陆基”或“海基”战略导弹在发射中采用冷发射技术,使导弹发射阵地得到简化,导弹环境大为改善,因此导弹武器在阵地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近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战略导弹部队新闻发言人表示,俄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天防御部队联合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的移动发射装置上成功发射了一枚RS-24"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弹头准确落入指定区域,试验取得成功。这是俄罗斯首次在移动装置上发射"亚尔斯"战略导弹,此前的试射都是从发射井发射的。"亚尔斯"RS-24  相似文献   

8.
当前,美国围绕着MX导弹在战略上的必要性、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政治性辩论。辩论中涉及到MX导弹地下井的抗核爆能力、导弹的发射条件以及地下井的生存能力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现将有关技术概念及在这些问题上的争论意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1年是美国导弹工业充满重大事件的一年,其中布什总统提出的裁减核武器计划,对于美国的战略导弹有着直接的、持久的影响。根据布什的计划,美国将撤销MX的铁路布署计划,并限定只研制地下井发射型的侏儒导弹。依计划  相似文献   

10.
首批MX洲际弹道导弹已被装入民兵导弹发射井,以使其在1986年底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将首批50枚MX导弹装在沃伦基地上改建后的民兵导弹发射井中是这项计划的一个里程碑。预计到1986年12月底将有10枚MX导弹和两个MX导弹发射控制中心进入警戒状态。  相似文献   

11.
美国防部出版的《苏联军事力量》第六版中报道了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情况。温伯格对此作了简要说明,他说:“去年苏联已部署70多枚单弹头的SS-25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像SS-20一样,不要求固定的发射阵地。目前这种导弹的部署数量已达到100枚左右。预计1988年一季度可能要部署铁路机动的SS-X-24。地下井发射的携带10个分导式弹头的SS-X-24部署时间也在即。  相似文献   

12.
苏联最近成功地进行了从台风级潜艇发射 SS-N-20潜地导弹的试验,并且装备了第四代的 SS-17、SS-18、SS-19导弹,它们业已危及美国民兵导弹在地下井的生存能力。此外,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苏联已经研制成功并且正在生产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6,(9):45-46
由俄罗斯与乌克兰合资的宇宙运输国际航天公司经营的第聂伯1火箭7月26日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18颗小卫星时失败。由退役SS-18导弹改装的该火箭从一个地下导弹发射井起飞后不久便出现了故障。火箭第一级起飞后86秒过早关机,据预定关机时间还差约10秒。星箭坠毁在距发射台约150公里处,但没有人员伤亡的报道。该火箭第一级采用的是一台四室RD-264发动机。此次发射曾准备在6月份进行,但因火箭准备中发现问题而推迟,并换用了备份火箭。按计划,18颗卫星应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这些卫星是白俄罗斯的“白俄星”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6,(9):44-44
俄罗斯与乌克兰合资的宇宙运输国际航天公司7月12日使用第聂伯火箭在俄奥伦堡州的亚斯内战略导弹基地发射了美国比奇洛宇航公司的“创始探路者”(简称“创始”)1新型充气式轨道舱。由SS-18洲际导弹改装的该火箭是从发射井中升空的。这也是该火箭首次从亚斯内基地发射。比奇洛公司老板是靠在美经营廉价酒店连锁店发家的罗伯特.比奇洛。他打算投资5亿美元建设私营空间站.现已为此花费7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侏儒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公路机动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又称小型洲际弹道导弹),用于打击导弹地下井这类目标。美国研制侏儒导弹的指导思想是想通过机动性提高导弹发射前的生存能力。鉴于这种导弹造价昂贵,所以目前马了·玛丽埃塔公司正在研究一种装两个弹头的侏儒导弹,作为提高成本效益的一种方案。比如250枚侏儒导  相似文献   

16.
阳光 《中国航天》2010,(3):21-24
<正>三、欧洲欧洲阿里安5火箭2009年进行了7次发射,包括1次一箭四星、4次一箭双星和2次单星发射。7次发射创下了该火箭单日历年度发射次数纪录。2次单星发射中,一次发射的是美私营公司的"地星"1移动通信卫星,另一次发射的是法国"太阳神"2B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17.
长征四号乙/丙运载火箭多星发射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征四号乙/丙(CZ-4B/4C)运载火箭的多星发射技术。给出了整流罩Ф900mm的一箭双星、一箭三星的发射统计与串联发射构型、正在研制的更大包络的双星发射构型,以及并联发射构型。介绍了CZ-4B/4C运载火箭后续多星发射和搭载发射的构型、连接解锁装置和分离程序。  相似文献   

18.
今年,计划使用新型的大力神运载火箭来发射二颗国际通讯卫星,一颗通讯卫星已在上周发射,而另一颗计划在6月1日发射。发射在40号综合性发射基地进行,发射之后基地将关闭18—24个月。其目的是重新修建该基地以适合大力神4/希神的发射。空军将计划在今年从海角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一颗也可能是两颗大力神4s卫星。在范登堡试验性的大力神计划要发射二颗大力神4s和一颗大力神2卫星。这个大力神2卫星将成为海军白色人群的海洋监视卫星,用于监视舰-舰、舰-岸通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是自1961年以来世界航天运载业最为不景气的一年。全世界仅进行54次航天发射,其中有15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28%。2004年同时又是中国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有8次发射,成功地运载了10个有效载荷。美国进行6次商业性发射,俄罗斯5次,海上发射公司3次,阿里安航天公司1次。美国占40%的商业发射市场份额,俄罗斯占33%,海射公司占20%,阿里安航天公司占7%。我国、日本、印度和以色列在2004年都没有进行商业发射。  相似文献   

20.
长二捆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8月14日,我国长征二号E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云天,将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送入浩瀚苍穹。群山抖动,大地震颤,人们击掌相庆,泪水在欢笑中夺眶而出。这是辉煌的瞬间,是奇迹的展现,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极其特殊意义的发射。它不仅表明我国航天发射低轨道运载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更显示出我国航天工作者在挫折中奋井不息的精神。同时,这也是中国航天技术经受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是我国航天工作者在跨入国际竞争大潮中经受的一次神圣洗礼。1986年,被称作世界航天史上的黑色灾难年。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