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港》2011,(10):29
"时间,同是客观现实,也是个人演绎。"古希腊人相信,人被命运安排,能够接触被称之为"Kairos"优裕时刻的时间主观面貌。当优裕时光出现的刹那,人必需认知并把握时机,而连系客观与主观之间的时间变量往往至为关键;就像巧遇幸福,从来都只出现于那一瞬间。  相似文献   

2.
高飞 《国际航空》2010,(8):26-27
目前,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的"超级喷气"100的原型机已累计飞行710架次,飞行时间超过了1800小时,完成了全部适航认证程序的70%。该公司预计该机今年11月可取得俄罗斯适航证,并坚称将按承诺时间,即今年年底之前向亚美尼亚航空公司和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交付首批"超级喷气"100飞机。  相似文献   

3.
正托马斯·弗里德在《感谢迟到的你》一书中指出,人们必须学会快速适应及不断创新,才能在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站稳脚跟。关于如何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并且不至于让科技进步带来的突变使你头晕目眩,托马斯提供了一些思路。如果以"倍增时间"即某一项技术性能加倍所需要的时间或其成本减半所需要时间为指标,衡量技术发展速度的话,飞机从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倍增时间为30年;相比之下,电池、电动机等电  相似文献   

4.
<正>机场枢纽能力建设关系着"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的实施。国内各枢纽机场一方面应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更要抓住民航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机遇。深入分析自身地位资源优势,准确地进行功能定位,加强上中下游的航班衔接,细化"中枢"设计与服务理念,调整与变革服务重心,缩短旅客中转时间,减少联运接驳时间,努力构建高质量的航班波和一体化多式联运体系。  相似文献   

5.
金属腐蚀“3等线”和试验日历寿命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福泽 《航空学报》2016,(2):371-380
为了探讨金属日历寿命,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金属腐蚀的一种等湿等温等时线,它在腐蚀损伤与试验溶液浓度d坐标系中是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每一点的腐蚀试验湿度、温度和时间各自保持相等,简称腐蚀"3等线"。通过"3等线"与其他综合研究,推导出试验日历寿命计算公式和确定方法。同时又进行了腐蚀损伤与腐蚀时间的线性规律和腐蚀"3等线"存在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中航西飞机务移动工作方舱"上岗"近日,中航西飞的停机坪上增添了一个"大家伙"——机务移动工作方舱,长6米,宽3.5米,高近3米,放在停机坪中央,映射整个停机坪工作区域,与"户外调试"虚拟站位紧密融合,成为停机坪上的"临时大脑"。据介绍,该方舱配备了移动终端,从飞机上下来很快就能完成指令操作,做到"时清时毕",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可以在方舱内及时召开一些小型的故障会议,实时查询数模图纸,快速制订排故方案,大幅缩短排故流程和时间。  相似文献   

7.
庄敏 《国际航空》2010,(12):60-61
欧阳绍修与他的团队,不惧艰难,用短短20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架完全国产化的"空警"200预警机,填补了航空工业的多项空白!为此,他在"第六届航空航天月桂奖"评选中获得"技术先锋奖"。  相似文献   

8.
"金刚石"这个词使人想到是"昂贵",但是用金刚石磨料进行研磨加工,却相对"低廉"——更少的金刚石研磨浆被消耗,每小时更低的运行成本,产生更少的废料,更短的加工时间,更低的废品率,更少的工序步骤。  相似文献   

9.
制造哲学     
在前不久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六周年庆典系列活动"数字化制造--制造业发展的未来方向高峰论坛"上,日本MAZAK公司山崎恒彦先生做了题为"制造工厂的新经营理念和哲学"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山崎恒彦先生发现:1年有8760小时,但世界各国的年均总劳动时间只有不足2000小时,其余6000多小时被白白扔掉了.他进一步指出,现代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创造出的无人化时间,使生产时间尽可能地接近1年的8760小时,无成本地制造产品……  相似文献   

10.
多导弹协同制导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多弹协同制导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最新进展,简述了其发展历程。鉴于现有的协同制导研究成果绝大多数主要涉及时间协同问题,而且开环的时间协同制导律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综述,因此重点综述了闭环的时间协同制导律。按照协同制导架构,多弹时间协同制导可划分为双层协同制导架构和"领弹-从弹"协同制导架构;按照导弹间通信的拓扑结构还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首先综述了两种协同制导架构,即双层协同制导架构和"领弹-从弹"协同制导架构,并对这两种架构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其次分别综述了集中式和分布式多导弹协同制导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多导弹协同制导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