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自救运动,康有为"孔教会"与梁漱溟"新孔学"是其杰出代表。康有为、梁漱溟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和价值观念,对传统儒学的近现代重建提出独到的见解。仔细省察康有为、梁漱溟对儒学传统的反思,对于我们探寻儒学的未来前景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型剧烈地改变着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孕育了无数中国人的辉煌成功和失败后的百折不挠。文化就是人们“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梁漱溟先生这个宽泛而简短的定义指明了文化的本质。宝贡敏教授恰恰就从中图文化这个大背景出发,剖析了在中国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发生巨大变革时期里的成功与失败的分野。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主要是由理论主张、实践主体、实践路径三个方面组成,他的"文化霸权"理论不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大的启示。主要启示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重视知识分子在树立文化自信中的榜样作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历经数千年的沿革,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包含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建筑的"中国味"就表现在其文化气质上.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近作《文城》是一部关乎"寻找与救赎"、关乎"苦难和温情"、关乎"生命之轻与存在之重"的寓言诗。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一群在蛮荒年代里找寻"文城"的圣徒,并以此来凸显和颂扬乱世之中以情义和侠道为内核的民族文化精魂以及糅合了儒释道精神与民间侠文化的生命价值观。此外,《文城》还描写了小美这一女性形象的人生悲剧,以悲剧的形式引领人们对罪与罚、善与恶和女性生存困境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文城》的面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然而小说本身所存在的艺术缺陷限制了作品的审美空间,因此,余华要想抵达他理想中的"文城",也要如同他笔下的林祥福一样,经历一场荆棘丛生的找寻之旅。  相似文献   

6.
堪称北宋作家之冠的苏轼,以其二千七百余首诗,近三百首词和卷帙浩繁的散文,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他一生的政治活动、行勾方式,对我们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的形成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论者往往以一个“杂”字将其盖棺定论。对“杂”字的解释,有的贬斥过多,有欠公允;有的则含糊不清,褒贬不明。笔者认为,对苏轼这样的封建政治家、古代正直的知识分子、著名文学家给以公允评价,对弘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大有裨益。本文对苏轼的人品及文品提出了若干尽管不成熟但却明确的见解,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抗日战争实际上应追溯到1931年“9·18”事变,其问共经历14年。这场战争是中华全民族、各党派团结一致进行的民族生死存亡之战。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枪响,使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民族危难之陈,摒弃前嫌,共同抗战,揭开了全民族惨烈激昂的全面抗战序幕。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社会历史规律和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有学者错误地将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为某种"宿命论"和"目的论",从而进一步质疑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为资本主义之恶作辩护"的"道德困境"。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所言说的社会历史规律的过程内涵,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价值旨趣,是剖析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之评价向度的关键,也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之现实意义的重点。只有破除历史唯物主义"宿命论"与"目的论"的双重误读,才能对"马克思主义存在道德困境"的质疑展开针对性的反驳,而这一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之正确性和崇高性的一次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道德"一词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便作为规范社会秩序与人自身行为的重要规则,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世界文化的交融导致价值观的冲突、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道德标准本身也存在冲突,使人们主观认知模糊。加上当前道德教育倾向于经验和感性认识,缺乏理性反思,以及高校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过分关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困境"顺其自然产生。要突破其道德困境,亟需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形成合力:国家要加快文化整合视域下的道德制度建设,建立具有共识的规范性社会秩序;社会要倡导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健全规范网络拟态环境;学校要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大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培育,建立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道德实践的个体要重建德性伦理,自觉提升德性人格。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发生着相应的变革。政治文化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现代化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每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达国家政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通过探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在中国政治文化研究中的应用,把本国的政治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参照系,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的思想同中国的民本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同时又是对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的一种超越,我们将主要探讨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内涵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扬弃和超越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史学家包括科学史学家大多同意,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者。然而如何对待中国和西方两种科学形态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学界长期鲜有评论者。这首先需要考察中国和西方有没有科学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受容,有没有文化交流的阻滞和隔膜。它们是怎样在科学“走向一体”中发生作用的,或者说,按照李约瑟的观点,它们是怎样表现中国人对于世界科学的那种巨大贡献的。我们将整理李约瑟的这些研究。要指出的是,在李约瑟的这些研究中,拒斥“欧洲中心论”是他着意要申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今存一千四百余首。仅漂泊西南十一年间所创作的诗篇即占其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西南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所表现出的深邃思想内涵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老而弥坚、不断追求的"诗圣"形象。在杜甫研究的领域内,本文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西南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人生追求的影响,推动其后期乡国君民诗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银冈书院是清代辽宁地区重要的教育与学术文化机构,它由清初流人郝浴建立,由清初到近代,经历了200余年的发展,成为清代辽宁地区最负盛名的传统书院。银冈书院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主张关注社会发展,讲求经世致用,为地方培育了大量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了辽宁地区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汉礼貌准则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方语用学和社会学对礼貌的诠释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貌的内涵,同时比较了英汉礼貌准则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围绕英汉文化中冲突较大的4种礼貌用语(敬谦辞、称呼语、委婉语、称赞语),结合汉译英翻译实例,探讨了汉英礼貌用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多.其中“秦门三状元”的说法更是广为流传。如宋人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陈鹄的《耆老续闻》、渚人顾炎武的《日知录》及今人梁羽生的《笔花六记》等书均载秦桧、秦熺 (桧之子)、秦埙(桧之孙)皆为状元.其实这一说法有违史实。事实是秦桧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秦熺、秦埙均为一甲进士及第.  相似文献   

17.
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建立量化的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综合评估系统并对关键性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的新设想,为民航维修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也为航空安全管理系统(SMS)的实施垫定了基础。从安全状况、质量状况、维修能力和维修经济性四个方面,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反映民航维修总体状况的安全质量指数(SQI);同时利用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评估和预测分析的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及时发现不良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18.
运用纵向比较分析与横向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社会保障覆盖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经济效率三个方面对河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河南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的社保支出水平仍然较低,覆盖水平也很有限。努力构建适合河南省情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河南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企业员工模糊考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期以来企业员工综合考评方法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太强,科学性不足的问题,文章将模糊数学的思想引入到企业员工的综合考评中,对评价组成因素区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型。同时对模糊数学通常在评价结果处理方法上的作法也作了较大改进,使考评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