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位加下身负压时的心血管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采用了立位加下身负压方法(负-立方法)模拟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受到的重力刺激,检查了20名健康受试者在单纯立位和负-立时的心血管反应。按照受试者在负-立时的心率、外周阻力和耐受时间,将受试者分为四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其耐力和潜力是血管型>混合型>心脏型>欠调型。结果表明负-立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心血管功能检查方法,可应用于航天员心血管功能选拔。 相似文献
2.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奉命出征太空。由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肩负着征服太空的神圣使命,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最终,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担负起这次里程碑式的太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
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过去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能够独立完成航天员的训练。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中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3.
4.
神舟十号飞船安全地着陆后,大家都盼望航天员早点出舱,一睹太空勇士的风采。但是,直到着陆后85分钟,才看到状态良好的聂海胜、王亚平、张晓光依次出舱。航天员出舱时间为什么这样漫长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出舱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吧。在此期间,地面工作人员要完成航天员的出舱三步曲,具体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计划在2015年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准备,印度航天员训练中心将在2012年建成。中心建设工作将耗资100亿卢比,占地超过40.5公顷,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印度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合建,地点在航空医学研究所所在的班加罗尔郊外,训练设施包括离心机和飞船模拟器等。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初夏.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在中国科技馆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得以一睹她那迷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8.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7个国家的57名女航天员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其中有6名女航天员执行过5次太空任务,还有多名女航天员同时参加过任务。她们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同时创造了载人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9.
10.
佘明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7,17(4):15-18
应用航天器相对运动动力学Clohessy-Wiltshire方程,求出方程的分析解,研究航天员出舱后的运动轨迹。其结论可推广到对接航天器分离后的运动轨迹、卫星和运载分离后相对运动轨迹、航天器上抛射物体的相对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2.
人类第一个飞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曾不无骄傲地说过:“月球上并没有奇迹,倒是我们这些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的奇迹:”现在飞向太空早已不再足梦,人们也不再会怀疑,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多国家(包括中国)的优秀儿妇女将在太空中大显身手,月球上一定会出现人类为探测宇宙而建立的基地,火星上也也留下人类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完成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任务,必须建设可以验证航天员出舱活动适应性的地面试验设备。文章描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地面试验设备的系统构成、性能指标以及实现方法,给出了航天员出舱活动试验过程的实际过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地面试验设备可以满足航天员出舱活动试验任务的要求,拓宽了空间环境地面试验的领域范围,提升了空间环境地面模拟的能力,并为后续有人参与的空间环境地面试验提供了能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全部选自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他们都具有近千小时的飞行时间,高超的飞行技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高速喷气式战斗机速度快,操作复杂,对人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要求高;战斗机的超音速飞行、高空飞行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阿波罗登月是一场骗局的说法甚嚣尘上,美国航宇局却始终置之不理,既不出面澄清,也不予以反驳,似乎在用这种姿态告诉人们这样一句潜台词: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对阿波罗登月计划缺乏基本了解。关于阿波罗登月计划,人们普遍知道的是美国为此投入了250亿美元,先后有两万家公司、120所大学、400多万人参与工作。可是这么大的投资和这么多的人员都用来干什么 相似文献
18.
19.
20.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结构已经完全适应了地球环境的特点。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引力,航天员的生理必然会受到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在神舟—5飞船成功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后,毋庸质疑,中国人造访太空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时间也会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