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卫星导航的核心推动力、基础支撑力和融合穿透力,对于打造中国智能信息产业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目前,国内外卫星导航产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必须抓住时机,构建国家级新时空服务体系,以室内外定位导航技术的组合、整合和融合为主体,强调泛在感知、普适传输和智能服务的金三角构建理论,在开拓泛在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基础性、共享性和关键性过程中,开创智能信息产业的服务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应用及产业化,将北斗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推进。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基础产品、应用终端、运行服务等较为完整的北斗产业体系。目前,我国国内卫星导航总产值已达19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贡献率约30%;国产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等关键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掌握卫星导航芯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产业化已成为业界专家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北斗"产业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产业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当前各国政府都寄予极大希望的未来增长领域,因而制定了各种激励和扶持政策。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已经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传媒对于物联网的期望和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5.
<正>卫星产业是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发达国家卫星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创新,我国卫星产业发展创新需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同时推进。1引言卫星产业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服务和地面终端设备制造四个部分组成,有通信、导航和遥感三大应用领域。2014年,全球卫星产业总产值达2032亿美元。其中,四大部分分别占8%、3%、61%和28%。2004-2013年,全球卫星产业平均年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3月3日,浙江省政府与央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浙江省将合作开展商业遥感卫星、智慧浙江、无人机生产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共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创新、人才和产业优势,围绕浙江省与航天科技集团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寻求  相似文献   

7.
2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院是依托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联合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组建而成的。今后,该研究院将作为集团公司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门户单位和资源集聚载体,承担物联网应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任务,为集团公司实施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标准建设提供主要支撑,成为集团公司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孵化平台。  相似文献   

8.
短消息     
正2019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航天重大项目奖""航天贡献奖"出炉根据《中国航天基金会章程》《中国航天基金会奖奖励章程》,相关单位提名,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全会审议批准,决定授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和新一代大运力陆基机动固体运载火箭研制2个项目"航天重大项目奖",267人"航天贡献奖"。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传达贯彻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会议的精神,6月10~12日,化工部在著名企业家于瑞年领导的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化工厂资助下,召开了全国化工系统科普研讨会。化工部副部长成思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章道义、工交科  相似文献   

10.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中国航天科工控股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粮食局、江苏省粮食局签署《物联网技术在粮食流通行业示范应用与推广的框架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1.
<正>6月3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航天云网建设、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移动操作系统应用、物联网、车联网、电子发票等多个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推动双方产业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卫星通信产业单独建网、单独运行的“单打独斗”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融入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才有出路,才有生命力.卫星通信在物联网和云计算中可以发挥大作用,也应该发挥大作用,必定会发挥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VSAT通信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全球卫星通信发展概况 1.1 全球卫星产业正在逐渐复苏 □□卫星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高度创新性、战略性、增值性、渗透性和风险性等特征,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卫星通信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进入21世纪之后,卫星通信产业受全球经济回升乏力、电信业务滑坡、互联网泡沫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从高到低.许多商业卫星通信运营公司因市场疲软而陷入转发器过剩、闲置率过高的困境中.尽管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处境艰难,来自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卫视直播和卫星数字音频广播业务的快速发展极大刺激了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一大批跨国公司、私营企业和风险投资商竞相进入,抢占卫星通信市场.随着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好转,卫星产业出现了逐渐复苏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及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已逐渐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6年6月20日,为了推动我国商业卫星在各行业领域和大众信息消费的广泛应用,提升我国卫星应用的产能效益以及政府应用,提高政府科技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升遥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我国的体系化应用水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整合集团内部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优质资源,依托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组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数据服务中心(简称空间数据服务中心),面向政府、行业部委、大众应用、国际市场等提供数据服务及空间信息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日,一条重磅消息发布:中其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4月5日,清明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精神。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强调,坚决拥护和全力  相似文献   

16.
正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发展浪潮。卫星物联网作为卫星互联网的拓展与延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业市场的同步推进下应运而生。近年来,卫星发射成本与卫星研制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大批初创企业蓬勃发展,旨在发展低轨物联网小卫星星座,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广覆盖、低时延、大连接量的物联网服务;以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铱星公司(Iridium)、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等为代表的传统移动和固定卫星运营商也在该领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布局,以寻求新  相似文献   

17.
<正>近则两三百千米,远则几万千米,在太空中遨游的卫星看似遥远,实际上却离我们很近。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发现"卫星"的影子,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监测、抢险救灾、路径导航、广播电视等很多活动都离不开卫星技术成果的应用。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要素,卫星应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在风起云涌的卫星应用产业领域,有一支力量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我国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的"国家队",中国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沈永言 《国际太空》2011,(12):55-61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的产业融合时代。三网(电信网、广播网和计算机网)融合、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融合以及3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融合等都是典型的产业融合现象。空间信息技术和卫星应用的发展将产业融合带入天地融合的新阶段。天地融合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产业融合的重要特征、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式、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天地融合要求制度创新为保障,制度创新要求观念创新为前提。 1 产业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产业融合的实质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以大规模生产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出现了以产业交叉、产业渗透和产业重组为主要形式的全面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9.
<正>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卫星频谱和轨位资源。目前,卫星通信系统主用的Ku/Ka频段已趋于饱和,毫米波频段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而Q/V频段卫星频谱资源(37.5-52.4GHz)仍有连续大宽带可使用,Q/V频段电磁波具有空间传播方向性好、干扰少、传播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高速率、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卫星通信。因此,Q/V频段卫星通信频谱作为稀缺性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竞相争夺和开发利用的焦点,特别是Q/V频段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卫星通信系统对建设全球无缝覆盖的宽带通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尽快在国际电信联盟(ITU)获取Q/V频谱资源优先地位,尽早推动卫星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12日,日本政府空间政策委员会发布《航天产业展望2030》报告,分析了日本航天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措施建议。当前,卫星正朝着小型化、长寿命、大容量、高精度的方向发展,获取与分析卫星数据更加便捷且成本低廉。空间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同时,卫星研发及发射成本的降低,使空间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商业力量的参与。此外,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