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LY8螺栓头部开裂分析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工程师徐世清1概况在某型机座舱盖装配时,发现部分Q/3Al-321.A-6×36半埋头包皮螺栓头部有裂纹,复查库存不同质量批次的待装螺栓,头部开裂率为10%~35%。由于有的开裂螺栓已装机使用,为了确保飞机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30CrMnSiA 高强钢镀锌螺栓,经不同温度短时间的拉伸试验,获得了螺栓在不同温度下的断口形貌。从螺栓的断口和金相组织的变化,观察了锌在不同温度下对30CrMnSiA 钢螺栓产生断裂的影响,找出了螺栓锌脆的温度下限。经过试验分析得出,螺栓的锌脆温度下限在300—250℃之间;螺栓在高于250—300℃工作时,有可能由于锌脆而产生早期损坏。  相似文献   

3.
C/C复合材料螺栓紧固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C/C螺栓紧固特性,采用紧固力矩试验方法开展了不同结构C/C螺栓紧固特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垫片材料、单螺母和双螺母、涂胶和不涂胶等组合情况下C/C螺栓K值的变化趋势,并研究了C/C螺栓的极限抗扭能力。结果表明:碳基螺栓的扭矩系数值K与金属螺栓差异很大,不同材料结构也有差异,涂胶对增加夹紧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4.
机匣螺栓连接分区域薄层单元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匣连接的螺栓预紧力大小对其动力学特性影响较大。为更准确反映其接触刚度随预紧力的变化情况,采用分区域薄层单元方法代替螺栓连接部分,并基于螺栓连接超模型刚度理论、赫兹接触理论以及M-B分形模型,推导出不同螺栓预紧力下分区域薄层单元的弹性模量,模拟机匣连接部分的轴向接触刚度,给出螺栓连接机匣简化建模方法。并以1个螺栓连接试验机匣为例,对比在不同螺栓预紧力下机匣仿真频率与模态试验频率,最大误差仅为2.83%。结果表明:分区域薄层单元建模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不同预紧力下的螺栓连接机匣进行简化建模。  相似文献   

5.
带预紧力螺栓连接的机匣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很好的模拟螺栓连接对发动机机匣刚性的影响,利用ANSYS非线性接触算法对螺栓连接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轴向力模拟了螺栓的预紧力,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螺栓预紧力的计算,得到了机匣弯曲刚度与螺栓预紧力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螺栓连接对发动机机匣刚性的影响,为复杂结构中的螺栓连接简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薛栋  李书 《飞机工程》2007,(4):43-45,74
采用有限元技术.应用ANSYS10.0建立计算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并进行求解,得到螺栓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该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螺栓与玻璃、弧框与螺栓,弧框与玻璃的接触以及螺栓预紧,真实地模拟了该问题.从而为优化螺栓间距和尺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基于扭矩法的航空发动机螺栓拧紧过程中紧固力分散程度大的问题,探索出更便捷、更高效的螺栓紧固力加载工艺优化方法,在扭矩法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GUI的螺栓拧紧加载数字化工艺技术。搭建螺栓虚拟加载平台,并以扭矩转角法加载为例,在不同润滑形式下开展了虚拟加载效果评估,两种修正策略下紧固力均有不同的改进效果,为探索螺栓连接紧固力加载工艺优化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网架资料和对国内网架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装饰网架的产生,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研制了适用六角锥体网架的“鼓形螺栓球”、“多面体螺栓球”和“鼓形半螺栓球”,“多面体半螺栓球”等种类球体节点。弥补了我国装饰网架螺栓球节点型号和品种选用上的不足,在网架螺栓球节点和杆件组合选用,构件着色等方面有所创新,经实际应用试验分析为该类型球体节点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存方法难以精确测量高强度航空螺栓轴向应力,提出一种使用超声信号能量衰减的螺栓轴向应力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受载多晶体金属散射衰减理论,推导了瑞利散射范围内考虑内应力的体心立方晶系材料超声波衰减系数。然后,针对高频超声相干性差以及信号中存在柱面导波等问题,采用信号多次回波频谱能量衰减表征航空螺栓轴向应力并推导了相关理论模型,提出了考虑螺栓夹紧长度的能量衰减法标定公式。最后,搭建了螺栓轴向应力超声测量平台,对比了能量衰减法和声时差法的测量结果,证明了能量衰减法更适合于航空螺栓等高强度螺栓的轴向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10.
就某型涡喷发动机一起花键螺栓凸块压伤故障,介绍了花键螺栓装配原理并对装配过程进行分析,梳理了花键螺栓装配到位的检查方法和时机,找到了花键螺栓凸块压伤的原因,并制定了改进措施,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LY_(12)CZ铝合金铆接件微动损伤的微观特征以及各种搭接表面处理方法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搭接表面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铆接件的疲劳寿命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胶铆结构的采用是防止铆接件产生微动损伤的有效措施。当轴向交变应力σ_(max)=125MPa以下时,胶铆试件的疲劳寿命比干涉铆接的疲劳寿命提高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3D针刺C/SiC复合材料螺栓的低成本制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杰  李海滨  刘小瀛 《航空学报》2013,34(7):1724-1730
以三维针刺碳毡作为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制备了密度约为1.50~1.60 g/cm3的半成品C/SiC复合材料板材,然后采用专用磨具在半成品复合材料板上按照指定的取样方式切割出螺杆与头部毛坯,并分别对螺杆和头部攻丝,将两者装配在一起形成半成品螺栓,对半成品螺栓CVI致密化并在其表面制备SiC抗氧化涂层,制备出低成本的3D针刺C/SiC复合材料螺栓.提出了C/SiC复合材料螺栓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夹具,对所制备螺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SiC复合材料螺栓的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螺栓具有较好的抗拉和抗剪能力,室温下螺栓的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分别为151.7 MPa和85.6 MPa.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材料层板多钉机械连接强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适于设计计算使用的复合材料层板多钉机械连接强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复合材料板多钉机械连接强度分析问题化为求解各向异性体弹性理论中的复势函数边值问题,以Faber级数和最小二乘边界配置技术为工具导出了孔边应力的级数解表达式。选用的孔边特征曲线上的点应力失效判据避开了孔边接触、材料非线性、大位移、刚度减缩等复杂且难以验证的强度模拟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还详细探讨了铺层比例、排距等设计参数对钉载分配、挤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对接螺栓发生断裂与滑丝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对接螺栓疲劳性能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谭志勇  张中原  郑日恒  占续军  徐聪 《航空学报》2020,41(8):224062-224062
由于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在高温环境下采用高温合金机械连接件的复合材料组合构件发生预紧力降低。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部件的连接难点、保证热结构的高温可靠性,对复合材料部件与高温合金螺栓的连接进行了研究。对一种采用分体式热适配螺栓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推导,采用典型单元进行的数值模型仿真表明了结果趋势的一致性良好。采用C/SiC局部端框的典型试验表明,这种新的连接设计在不改变以往常规连接强度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将820℃条件下的高温剩余预紧力由大约14%有效提升至80%。  相似文献   

16.
尹峰 《航空学报》2002,23(4):346-348
 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飞机结构中常用的 3 0 Cr Mn Si A螺栓的应力强度因子 K进行了研究。根据已有的螺纹紧固件的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成果,利用类比的方法,在充分考虑螺纹要素的前提下,推导出了螺栓根部的应力强度因子 K表达式,并通过实验探讨了螺纹要素对构件断裂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还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分析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7.
Hybrid joints have better tensile properties than pure bonded and bolted bolts, and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field. Tensile tests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Hybrid Bonded/Bolted(HBB) joints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laminate and titanium alloy plate under different bolt numb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ar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CDM) theory, which is derived from 3D Hashin failure criteria, and a Cohesive Z...  相似文献   

18.
文摘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C/C复合材料螺栓的拉伸破坏形式。结果表明,螺栓头的结构决定了其破坏模式。对于受拉而导致的螺栓头剪切破坏,不是由单方向的层间剪切和面内剪切决定,而是两个方向剪切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细化螺栓头结构设计能最大程度发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极限。  相似文献   

19.
杨櫂 《洪都科技》2001,(4):19-24
介绍了高强度、超高强度合金钢螺栓分别采用不同的螺纹加工工艺时,进行偏斜拉伸对比试验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分析了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对其缺口敏感性无明显影响的因素,进一步论证了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工艺的可行性;并对采用热处理后滚压螺纹工艺的这两种钢螺栓进行了缺口敏感性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高压电子显微镜对LC4-CS合金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同位组织观察,证明该合金的晶间析出和基体沉淀可以同时固定在时效沉淀序列的不同阶段,使晶间呈过时效状态,而基体组织处于峰值时效状态。通过本文提出的热冲击再时效工艺方法可以获得以上组织状态,从而达到高强度铝合金主要性能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