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灭火弹灭火性能,优化灭火弹结构设计,利用Fluent对灭火弹气体发生器内流场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改变气体发生器开孔情况及发生剂参数调整弹内流场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当首孔距离等于15倍气体发生器排气孔孔径时,灭火弹壳体近壁面存在5个大小相近且数值较高的压强峰,压力分布最利于灭火弹壳体预制孔槽破裂;灭火弹内气体发生器上排气孔对称性越强,发生器内压力分布越均匀。经过试验验证,仿真所得压力-时间曲线与试验测得数据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适用于灭火弹内流场仿真。   相似文献   

2.
葛爱学  齐少军 《推进技术》2003,24(4):310-314
利用“N-S方程 粒子仿真”方法来计算含缺陷固体发动机的内流场,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模拟裂纹对发动机内流场的影响,同时指出环形裂纹内的流动对主流的影响大于纵向裂纹,环形裂纹内上游位置流动对主流的影响较下游位置的大,并可以保持到喷管喉部,翼槽附近的环形裂纹内的流动,对主流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喷管流场和羽流场的N-S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时间推进的方法,通过求解可压缩的、雷诺平均的N-S方程,并利用Baldwin-Lomax两层代数湍流模型和Prandtl混合长度模型,数值模拟了飞机和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内流和羽流,获得了喷管内流场和羽流场的参数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国外研究成果一致。网格划分采用了自适应网格技术。  相似文献   

4.
喷管流场和羽流场的N-S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时间推进的方法,通过求解可压缩的、雷诺平均的N-S方程,并利用Baldwin-Lomax两层代数滴流模型和Prandtl混合长度模型,数值模拟了飞机和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内流和羽流,获得了喷管内流场和羽流场的参数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国外研究成果一致。网格划分采和了自适应网格技术。  相似文献   

5.
串装双燃速药柱发动机的内流场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坚  张振鹏 《推进技术》2001,22(4):315-318
对一维的加质燃烧室流场、轴对称的二维喷管内流场和高燃速药柱燃烧完成后的燃烧室二维内流场以及三维药柱几何做了一体化计算。应用轴对称的N-S方程、TVD有限体积法的显式MacCormack格式,对燃烧室后段和长尾喷管跨声速流场进行求解,得到了双燃速内弹道性能和轴对称二维流场中燃气参数的分布。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为进一步的燃烧室和喷管热结构分析提供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计算动叶尾迹对静叶干扰的流场信息。利用涡量分布揭示动叶尾迹在静叶通道内的演化过程,利用压力梯度识别激波结构及波振源,运用动力学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方法对静叶通道内流场的时空结构进行模态分解。结果表明:流场中存在3处波振源,分别位于动叶尾缘、静叶前缘和静叶尾缘处;发现静叶通道内流场的频谱具有多峰值现象,模态分解的第1阶流动代表动叶尾迹在通道内随时间迁移,对应频率为动叶通过频率(blade passing frequency,BPF)是通道内旋涡非定常波动的主导频率;第2阶流动是动叶通过频率的2倍频流动,旋涡的空间尺度为1阶模态的1/2,为更小尺度的扰动。   相似文献   

7.
复杂形式球型收敛调节片喷管内流场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宋洁  王强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8):1325-1329
为了分析复杂形式球型收敛调节片喷管(SCFN)三维内流场特性, 对六角形和领结形的SCFN进行几何建模, 并利用N-S方程和S-A模型, 对两种喷管在不同落压比(NPR)下进行了内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 对两种喷管的流场特性及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舱外航天服内空间布局和通风管路设计,利用飞天舱外航天服数值模型和标准人体模型,通过流体力学仿真软件STAR-CCM+分析计算,研究了航天服通风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获取了服内流线和温度云图.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舱外航天服内流场整体流畅,上下肢通风流量比为3:2;面部通风流线平稳且分布均匀,可有效防止面窗起雾;头部至四肢...  相似文献   

9.
PIV技术在涡轮叶栅内流场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高环流系数叶片叶型和五种相对节距的涡轮叶栅进行内流场试验研究,在研究中采用粒子成像测试技术(PIV),获得叶栅内S1m流面的全流场流动信息,并采用拓扑图论原理经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获得S1m流面的速度矢量场和旋度场。对所获得的叶栅内流场分析表明,随着涡轮环流系数的增加,液体流经叶栅的能量损失增大;随着叶栅相对节距的增大,叶栅内脱流区增大、漩涡区的旋度值随之增大。该研究结果将给涡轮叶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中心分级双旋流燃烧室内冷态流场特性,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法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方法进行研究,揭示了值班级与主燃级旋流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双旋流燃烧室内流场的影响机制,获得了值班级旋流强度、主燃级旋流强度和两级旋流之间的空气比例等旋流器关键参数对燃烧室内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燃气源复杂通道三维冷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坤梅  张平 《推进技术》2002,23(3):202-206
采用两方程RNGκ-ε湍流模型,通过非结构网格上的SIMPLE算法,对某远程火箭弹控制系统燃气源复杂通道内流场进行了冷流数值模拟,获得了通道内各气流参量的三维分布,了解了燃气源内各处特别是控制气流流经的迷宫形多层导热套环结构内的气流流动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带装药裂纹发动机内流场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N-S方程基础上,考虑网格移动,建立了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的湍流控制方程组,并对带装药裂纹的固体的火箭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推进剂中裂纹深度,宽度、位置、角度等多种因素对发动机内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裂纹出口处流速高,大于主通道流速,在裂纹出口附近存在回流区;(2)当裂纹紧靠发动机前封头时,裂纹出口附近回流强度减弱,裂纹对发动机内的流动影响较小;(3)当裂纹深度与裂纹宽度比大于240时,裂纹内压强急剧升高,对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时均RNG湍流模拟和大涡模拟(LES)方法对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研究,建模过程中针对推进剂燃烧以及燃面边界采用了修正壁面通量的方法,并使用了动网格技术。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技术可以得到发动机内湍流流场中详细拟序结构,时均湍流模拟对于火箭发动机内流场时均量的模拟仍有较好的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载人航天器密封隔舱内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CMG)的散热问题,设计了射流式强迫对流散热系统,建立了隔舱内流动与传热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得到CMG转子表面气流和密封隔舱内流场分布特性,通过流动、传导和辐射耦合计算,获得了隔舱内设备温度分布,重点考察了CMG转子散热特性。仿真结果与真空热试验数据一致,验证了CMG散热设计的正确性和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为同类型密封隔舱内设备散热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宋亚飞  高峰  马岑睿  文科 《推进技术》2012,33(2):239-244
运用颗粒轨道模型对轴对称激波诱导矢量喷管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纯气相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1~30μm不同直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和内流场参数的分布特征,并对矢量喷管的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相的加入对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内流场和推力性能都带来很大影响,影响规律与颗粒直径密切相关。为两相流条件下射流矢量喷管的试验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单边膨胀喷管内流动分离非定常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聚焦纹影和动态压力测量技术,对基于特征线法设计的单边膨胀喷管(SERN)不同落压比(NPR)条件下喷管内流场结构和壁面压力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壁面压力时域和频域综合分析获得了喷管内流动分离非定常特性。结果表明:过膨胀状态下单边膨胀喷管内流场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喷管上壁面流动分离模态为受限激波分离(RSS),而下壁面流动分离模态为自由激波分离(FSS);相比于FSS模态,RSS模态下出口附近壁面压力振荡更剧烈。喷管上、下壁面压力标准差峰值均在分离点附近,且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向一侧偏斜或出现双峰现象。RSS模态下,激波运动呈明显低频特性;FSS模态下,激波非定常特性不仅受回旋区压力扰动的影响,且受分离剪切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粒子成像(PIV)的方法测量了一级涡轮盘腔内流体的速度场,介绍了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并给出了速度场的瞬时值和平均值,分析了不同冷却气体流量对速度场的影响。在冷却流量较小的情况下,腔内的速度场主要由粘性力决定,并有外流入侵现象发生;在冷却流量较大的情况下,腔内流场由冷气流动的惯性决定,由于存在涡的缘故,在某一半径处流动发生了分离。  相似文献   

18.
汤海滨  刘宇  张正科 《推进技术》2002,23(5):370-374
为详细了解电弧喷射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和相关工作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参照实验用发动机的工作参数建立了模型,数值模拟了电弧喷射发动机工作通道内流场和电磁场。利用NND格式求解耦合电磁源项N-S方程,Gauss-Seidel迭代加超松驰方法求解椭圆型电磁场方程,计算得到的发动机工作通道内流场、电磁场结构,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同一结构尺寸的发动机,随推进剂流量变化,发动机性能存在最佳值;在一定流量范围内,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加力/冲压燃烧室内流场分布特性,利用0维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TBCC)性能计算程序得到发动机主要截面参数结果.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进行了小型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在关加力模态、开加力模态、模态转换和冲压模态下加力/冲压燃烧室内部流动及燃烧模拟,分析了单环和双环火焰稳定器对加力/冲压燃烧室长度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比可知:在同等长度下含有双环火焰稳定器的燃烧室出口温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高超声速飞行器DPIV内流阻力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湛  王宏伟  张妍  张江  宫建 《推进技术》2014,35(4):455-462
为了研究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内流阻力测量技术,即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总压测量技术相结合,测量超燃发动机尾喷管流场速度矢量和皮托压力分布,间接获得内流出口处平均马赫数和内流出口处静压平均值,从而实现高超声速通气模型内流阻力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总压测量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实现了内流阻力测量;试验获得的粒子图像,能够清楚地显示喷管出口位置内外流的分界面及边界层和边界层的尾迹;粒子图像测速试验获得的速度矢量场结果准确,精度高,能够提供远远超出传统测量技术所能提供的流场信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