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界弹性支撑板固有振动分析的一种解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板的挠曲面微分方程与振型函数方程在数学上具有相同的形式,在力学上又具有相同的意义。这种可比拟性使得利用贝蒂功互等定理对板的固有振动进行研究成为可能。该文给出了求解矩形板的通用基本解,并对对边简支矩形板分别具有均匀的一般弹性边界支撑和弹性嵌固支撑时的固有振动进行了讨论,得到了解析形式的频率方程。  相似文献   

2.
陈中石  孙伟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6):1176-1185
在引入黏弹性材料复模量模型和考虑圆柱壳弹性边界的基础上,研发了有限元程序来解决考虑频率依赖性的复合圆柱壳振动频率与阻尼的非线性计算问题。创建了一种4节点24自由度复合壳单元来模拟局部贴敷黏弹性阻尼层圆柱壳的力学行为,推导了单元的刚度及质量矩阵。提出由6个弹簧组组成的周向变刚度弹性约束模型来模拟圆柱壳底部的弹性边界条件。确定了复合圆柱壳的动力学有限元方程,并描述了用特征向量增值法求解其振动频率与阻尼的迭代计算过程。对贴敷ZN-1自由阻尼层圆柱壳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值误差最大为369%,另外黏弹性材料的频率依赖性对复合结构固有频率影响小于001%,而对模态损耗因子影响最大为10947%。  相似文献   

3.
旋转薄壳自由振动的精确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117-121,215
提出一种计算具有齐次边界条件的旋转薄壳的特征值和特征函数的精确解法。这一方法仍需借用数值法求解8阶行列式所对应的频率方程。其精确意义是与用数值法求解梁的超越频率方程而获得梁振动频率精确解意义等同的。用此方法,本文给出了两端简支(ss)、一端固定一端自由(cf)以及一端固定一端简支(cs)柱壳的自振频率随柱壳长细比的变化,并与解析解(ss)、试验值(cs)及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滕晓艳  丰国宝  江旭东  赵贺桃 《航空学报》2019,40(4):222616-222616
针对自由阻尼梁的高频振动问题,基于波动理论提出了大阻尼复合结构的能量流解析模型。利用等效复刚度方法确定了完全自由阻尼梁结构的等效弯曲刚度和损耗因子,基于能量流分析方法构建了结构的能量密度控制方程,求解了结构的高频能量流响应。分析了弯曲波在阻尼结构耦合处的能量传递特性,构建了局部自由阻尼梁的高频能量流解析模型,预测了大阻尼耦合结构的高频振动特性。数值结果表明,提出的能量流解析解与经典的时空平均波动解一致逼近,因而能够精确地预测自由阻尼梁等大阻尼复合结构的高频能量流响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柔性轴系振动中线性与非线性的耦合作用,定义了非线性尺度因子ε,构建了轴系振动耦合作用模型.该模型拓展了经典线性模型的研究思路,重点探讨轴系的非线性响应.应用多尺度法推导了转子非线性振动的通频解析解的Fourier级数形式,同时给出了非线性固有频率和基频近似频响方程(FRE).通过实验验证了同尺度条件下(ε=1),通频解析解及基频近似频响方程的非线性特性,以及解析耦合振动模型与通频解析解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对损伤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是进行无损检测的重要基础,而对于旋转梁结构的裂纹损伤动力特性研究,却鲜有文献涉及。以变截面旋转裂纹梁为研究对象,对其横向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求解变截面旋转裂纹梁横向振动特性的新方法。首先利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效应,建立含裂纹梁局部柔度模型,然后采用Frobenius方法求解振动方程,得到方程的级数解析解,并研究裂纹位置和深度对振动频率的影响,分析不同损伤程度、不同转速工况下梁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转速和损伤程度的变化并非独立影响梁的固有频率,两者间具有耦合作用机理,对于变截面梁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7.
飞机整体油箱的液固耦合振动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志祥  杨觉敏 《航空学报》1990,11(11):589-594
 本文对拟弹性法进行了扩充,使其能解三维复杂结构的液固耦合振动问题,并对飞机整体油箱进行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扩展了的拟弹性法,能用于复杂结构的液固耦合振动计算。由于离散化技术的误差,计算中出现了虚假频率,本文提出了区分虚假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层合圆板三维非线性问题的解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层合圆板三维非线性问题的解析方法。分析了中等大挠度的几何非线性问题,采用摄动方法和变分原理来满足三维弹性理论基本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得到了受横向载荷作用的正交各向异性单层固支圆板和层合固支圆板的高精确度三维非线性解析解,并图示出了板中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该解析方法对于求解层合板的三维非线性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转子受到的线性和非线性作用机理,引入线性尺度因子、非线性尺度因子和耦合强度比作为特征参量,分别构建了阻尼力和刚度力的一般表达式,进而推导出转子轴系一般形式的线性与非线性耦合的振动模型.基于仅考虑质量不平衡激励的单圆盘转子轴系,应用多尺度法求解出该方程的稳态解及瞬态解.通过对解析解的分析,揭示了线性与非线性耦合作用及响应的振动机理.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瞬态时间尺度因子对响应的影响,瞬态时间尺度因子越大,瞬态解衰减越快,越接近于稳态解.对稳态解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幅频特性进行分析,可发现1倍频出现了非线性特征,3倍频存在双峰特征,进一步阐述了非线性尺度因子对转子轴系耦合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参数化建模、求解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叶盘结构盘片耦合振动频率转向特性、由结构参数随机失谐引起的振动局部化特性对结构设计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对盘片耦合振动频率转向特性的研究发现,随着轮盘扇区间耦合刚度或叶片刚度的变化,频率转向间隙曲线的改变具有碗状形式;对振动局部化特性的研究表明,以轮盘扇区间耦合刚度和结构参数失谐强度为自变量的失谐响应放大因子曲面呈类马鞍形;响应放大阈值现象存在与否,与轮盘扇区间耦合刚度的大小直接相关.若选择位于鞍部的轮盘扇区间耦合刚度-失谐强度组合参数设计,失谐响应放大因子最多能够被减小37.5%.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空结构低频振动控制难的问题,提出将负电容与电感电路结合设计具有优异低频振动特性的力电耦合超材料板结构。该超材料板包含作为基底的普通板结构、周期分布在板表面的压电单元及与压电单元相连的包含电感和负电容的分流电路。首先通过有效介质理论,得到了超材料板等效抗弯刚度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负电容对等效抗弯刚度的影响阐明了负电容拓宽禁带的机制。进一步推导了禁带范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负电容对禁带范围和位置的影响规律,理论结果表明负电容与电感并联可以将禁带宽度拓宽至原来的20倍以上。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引入负电容后力电耦合超材料板能够在目标低频范围实现很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软件STAR-CCM+和Abaqus对气动载荷作用下U型橡胶结构涡致振动现象进行流固耦合协同仿真分析,并设计风洞试验对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验证.流体场采用三维非定常粘性不可压缩k-ω湍流模型,固体场采用动隐式线弹性模型,研究了不同空气流速对U型橡胶结构变形及振动的影响规律,分析了U型橡胶结构振动频率与旋涡脱离频率的相互...  相似文献   

13.
徐野  熊鹰  黄政 《推进技术》2020,41(4):942-950
为研究船舶桨轴舵及船体艉部耦合振动噪声特性,将CFD整体计算得到的非定常力作为激励源,以分布载荷的形式加载于有限元模型上,并结合模态叠加法和声学边界元法建立了桨轴舵及船体艉部耦合振动噪声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发现频率较低时耦合系统振动响应受工况影响比频率较高时更加明显;振动响应最大幅值所在频率受结构特性和激励源的共同影响;在桨-轴系统中,桨叶的振动传递损失最大。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桨叶振动计算结果,发现桨-轴系统模型的计算值与桨-轴-船系统模型更为接近且不复杂,比单桨模型更为实用。通过分析振动噪声计算结果,发现振动响应频谱和声场分布均可反映结构的固有特性;船体振动贡献的总声压在耦合系统中占90%以上,而桨叶振动仅为1%左右,在预报螺旋桨引起的振动噪声时,需要将船体振动噪声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4.
不同几何调节位置上的单边膨胀喷管流固耦合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瑞  徐惊雷  赵强  洪亮 《推进技术》2013,34(3):300-306
为了获得高超声速飞行器非设计点上较好的性能,包括单边膨胀喷管(SERN)在内的几何可调方案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针对单边膨胀喷管开展了流固耦合的研究,重点分析流固耦合中的动态载荷问题,不考虑结构传热及重力的影响,对不同几何调节位置上的SERN开展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上,SERN唇口板均出现了超声速颤振.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结论如下:(1)唇口板振动特点主要由材料属性和结构决定;(2)唇口板在不同调节位置上,振动频率大致均为结构的一阶振动频率,喷管升力的振荡范围较喷管推力的振荡范围大;(3)随着唇口板角度的增加,唇口板振幅增大.  相似文献   

15.
跨声速扩压器弹性壁板流固耦合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程  张广辉  刘占生 《推进技术》2015,36(6):912-919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扩压段局部结构弹性较大时,壁板振动与跨声速非定常流动相互耦合,影响进气道整体性能。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扩压器内跨声速流动与局部弹性壁板的耦合作用,分析了结构阻尼对扩压器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弹性壁板阻尼可以削弱和抑制正激波自激振荡引起的扩压器壁板流固耦合振动。无阻尼弹性壁板中点无量纲振动幅值为0.37。给定刚度等效阻尼系数1×10-5时振幅下降至0.22;增加阻尼系数至4×10-5时,扩压器壁板流固耦合振动消失,进入静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冲压发动机板壳结构可靠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推重比,板壳结构在冲压发动机结构设计中被广泛采用。但板壳结构易出现振动引起的疲劳失效以及屈曲变形等失效模式,影响了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和使用。针对冲压发动机的发展需求,综述了国内外对板壳结构振动问题、声疲劳分析方法以及热屈曲问题的研究工作,指出应当从理论、试验和数值仿真角度,系统、全面地研究高温环境下板壳结构可靠性的...  相似文献   

17.
以发动机第四级等厚辐板整体叶盘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探讨辐板厚度变化对整体叶盘结构强度、振动及由反向温度场引起的轮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辐板厚度,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整体叶盘结构的振动特性、强度应力水平及轮盘稳定性。随着辐板厚度的增加,盘片耦合振动频率呈增加趋势,但叶片振动频率几乎不变,盘体静强度呈抛物线趋势,盘体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随机噪声载荷作用下薄壳结构的随机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薄壁壳结构在随机噪声激励下的随机振动响应特征,本文设计了一套针对薄壁壳在内部随机噪声作用下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的实验方案,同时对噪声载荷和薄壳振动加速度响应进行测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了解噪声载荷在频率域上的分布特征和薄壁壳在内部随机噪声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特征,获得在噪声激励的频率范围内能激起薄壳该频率范围内所有模态共振等结论,为薄壳结构在内部噪声作用下随机振动响应的计算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超椭圆板与穿孔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控制其固有振动频率可有效避免共振。本文基于二维抽样优化算法(2DSO)优化了复合材料超椭圆板和穿孔矩形板的铺层序,以使其振动基频最大。2DSO由抽样优化和分层优化算法(LOA)组成,充分利用了层合板层压参数降维技术、弯曲刚度敏度及其线性叠加特性。在抽样优化阶段,先基于动态距离约束获得一个抽样优化解,然后基于该解通过LOA进行了铺层序优化直至获得最终优化铺层序。之后采用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的里兹法求解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振动基频,并利用2DSO优化了不同边界条件和长宽比的复合材料超椭圆板和穿孔板铺层序,优化结果表明二维抽样优化算法高效、稳定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高钱  李琳  吴亚光  范雨 《推进技术》2022,43(7):336-347
叶盘结构趋于轻薄,盘片耦合振动不能忽略。本文旨在揭示缘板阻尼器对叶盘不同节径模态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缘板转动的叶盘-缘板阻尼器集中参数模型,采用结合解析雅可比矩阵的多阶谐波平衡法求解稳态响应,利用非线性周期减缩技术,在不损失精度的情况下使计算效率提高至少3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叶片主导的一阶弯曲模态,缘板阻尼器总体上对节径数越高的模态阻尼效果越好,但在盘片耦合区阻尼效果显著下降,约为25%至50%;此外,忽略缘板的转动效应可能导致对阻尼器减振效果高估约70%至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