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航天员心血管机能状态的研究贯穿于载人航天飞行的整个发展过程,系统地研究微重力条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始于“礼炮-6”号空间站飞行,在“礼炮-7”号飞行中延续,而最丰富的信息来自于“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在“和平”号空间站15年的飞行期间,有28个乘员组的35名俄罗斯航天员,7名美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2.
联盟—27号载人飞船 飞行日期 1978年1月10~16日 航天员 得扎尼别科夫(指令长),马卡洛夫(随船工程师) 飞行任务 是一次短期的拜访性飞行。联盟—27号与礼炮—6号航天站/联盟—26号飞船三艘航天器对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香肠式”轨道复合体。两批共4名航天员在一起进行了5天的科技和医学—生物学研究。飞行结束后航天员乘联盟—26号载人飞船返地。 联盟—28号载人飞船 飞行日期 1978年3月2~10日 航天员 古巴列夫(指令长),列麦克(前捷克斯洛伐克研究人员) 飞行任务 第一次外国航天员参加前苏联载人航天。飞船与礼炮—6号航天站对接飞行。两国航天员完成了苏、捷学者设计的研究项目,包括:从混合剂中获取特种金属;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的亮度变化;人皮肤里的氧状态;失重对海藻生长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器废物收集和处理沈学夫,沈力平载人航天中,由于微重力的影响,航天员的大、小便及其它废物的收集和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尽管为此作了长期研究,总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前苏联礼炮7号空间站的航天员列别杰夫在飞行日记中写道:“在宇宙中处理自己的大小便,可...  相似文献   

4.
双语     
Salyut Space Station“礼炮”号空间站前苏联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1971年4月~1983年底,前苏联共发射了7个“礼炮”号空间站,主要任务是在航天员参与下完成天体物理学、航天医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考察地球资源,进行长期失重条件下的技术实验。其运行轨道倾角为51.6度,高度为200~400米。  相似文献   

5.
礼炮号轨道站是苏联迄今为止历时最长的一项载人航天计划。1970年,苏联在成功地解决了载人飞船的轨道对接问题之后,立即开始了礼炮号轨道站的实验研究工作。为了验证礼炮号的基本设计方案,次年4月,第一个礼炮号发射入轨,并在轨道上运行了半年左右。在整个七十年代,苏联相继发射了5个以上的礼炮号轨道站。尽管初期曾出现过一些问题和挫折,但总的来说,礼炮号在设计方案和指导思想方面贯彻了正确的原  相似文献   

6.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航天站航天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又称空间站或轨道站。在航天站运行期间,航天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站─—礼炮...  相似文献   

7.
自从1995年7月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航天站首次对接(STS-71)成功以来,美俄航天员一直在进行安全且成功的联合轨道飞行。航天飞机照例把美国航天员送上轨道,为“和平”号航天站提供后勤保障,同“和平”号一起共同进行大量的科学试验,然后把双方航天员送返地球,由俄罗斯和美国的安全管理人员及其小组单独和共同实施安全和风险管理计划,在探明并控制风险方面卓有成效。这项工作为国际航天站的发展、建设及运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第一次出舱活动是在1965年“上升-2”飞船飞行中由俄罗斯航天员列昂诺夫进行的。1969年1月俄罗斯人第二次出舱,两名乘员从“联盟-5”转移到“联盟-4”飞船中。第一次出舱活动仅持续了12min,第二次出舱活动增加到37min。稍后,在1977~1986年间,俄罗斯从“礼炮-6”和“礼炮-7”空间站的飞行中取得了大量的出舱活动经验。在实现这些长期航天飞行计划中,  相似文献   

9.
“联盟”TM-5 1988年6月7日发射,乘组包括2名苏联航天员:指令长安纳托利·索洛维约夫和飞行工程师维克托·萨维内赫:1名保加利亚弋行员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勿与同名的苏联航天员混淆)。保加利亚因此成为第一个被准予第二次参加苏联航天飞行任务的国家,这大概是因为1979年4月保加利亚的第一次飞行任务(“联盟”-33)因“联盟”飞船主发动机故障中途流产而未抵达“礼炮”6号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德国宇航公司推销俄呼啸号火箭德国宇航公司已在同俄赫鲁尼切夫公司联合推销呼啸号火箭。这种火箭是由SS-19洲际弹道导弹改装的。SS-19是由礼炮设计局设计并由赫鲁尼切夫公司生产的。呼啸号重106吨,高24.6米,发射场在普列谢茨克,低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14,(1):51-52
日航天员大西卓也入选第48/49长期考察组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网站2013年11月29日报道,日本航天员大西卓也(Takuya Onishi)入选国际空间站第48/49长期考察组,计划于2016年6月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驻站时间约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2.
王静 《中国航天》1994,(11):33-35
航天手套对手部活动性能的影响王静自前苏联上升号航天员列昂诺夫于1965年3月18日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出舱到空间自由活动以来,已有了近3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美、苏航天员都进行过多次舱外活动(EVA),在舱外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在舱外活动中,人手是多用途...  相似文献   

13.
苏联于今年4月19日成功地发射了一艘新的空间站——礼炮7号,以继续进行停顿了约一年的礼炮号载人航天活动;同时,还将在飞行期间试验空间站上经过改进的各个分系统与设备。礼炮7号入轨三周后,苏联于5月13日发射了载有两人(指挥长别列佐沃  相似文献   

14.
吴清才 《中国航天》1997,(10):28-32
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一览(1996年)第74次飞行(STS┐72)轨道器奋进号(第10次飞行)飞行时间1996年1月11~20日航天员达菲(指令长),杰特(驾驶员),焦利仲(1号飞行任务专家),斯柯特(2号飞行任务专家),小市若田(日本,3号飞行任务专家...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发展概述张万周俄罗斯星科研生产企业副总设计师阿布拉莫夫撰文系统地介绍了1996年10月以前俄罗斯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发展过程和所取得的成就,现概述如下。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打开上升2号宇宙飞船,走出舱外数米远,...  相似文献   

16.
和平号上六个月(上)70年代初,美国和前苏联空间机构开始探索在空间长期居住的可能性。1974年第三次天空实验室飞行后,美国把计划的重点放在短时间飞行的航天飞机上。而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则一直致力于延长宇航员的在轨时间,它先是发射了礼炮号空间站,后来...  相似文献   

17.
礼炮设计局的航天计划礼炮设计局成立于1951年3月。当时组建了一个飞机制造厂,专门制造重型轰炸机,产品有至今仍在使用的3M(M4)型远程轰炸机和M50型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1960年,工厂改组为宇宙火箭设计局,在60~70年代制造了质子号运载火箭(已...  相似文献   

18.
林利栓  李筱梅 《航天》2012,(8):19-19
2012年6月18日17时10分,航天员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飘入天宫一号,面对镜头向人门招手示意,随后航天员刘旺、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依次飘入天宫一号。  相似文献   

19.
庞言 《航天员》2011,(2):67-70
1971年4月19日,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苏联研制并发射上天,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可以在太空长期驻扎进行研究的探索新阶段。2011年4月19日是"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4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此刊登本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20.
张叶 《航天员》2014,(6):50-51
航天员的光阴故事 出生于日本埼玉市一个贫困家庭的若田光一,5岁时就梦想成为一名航天员。1992年4月,入选日本航天员大队时,他说,“我对航天的意识开始于‘阿波罗’11号。可惜当时美苏独霸天下,那时候想做一名航天员确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经过一年的训练后,若田取得了航天飞机任务专家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