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美国“亚特兰蒂斯”号STS-122飞行任务中,欧洲航天局航天员汉斯·施勒格尔因健康问题无法执行出舱活动,改由NASA航天员来执行,且出舱活动日期也被迫向后推迟一天。本文简述了该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对出舱活动航天员的健康情况和医保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双子星”飞船。出舱活动航天服:196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花费21万美元研制“双子星”航天服。双予星G4C型为出舱活动航天服,由美国航天员穿着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这种型号服装的特点是手套有一定改进,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有所提高。另外该型航天服还能与“双子星”航天员机动装置匹配。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EVA)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步骤。利用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可以完成观测地面目标、在轨维修和组装大型空间设施等任务。但另一方面,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又是极其昂贵和带有极大风险性的空间作业任务。美国航宇局的资料表明,空间出舱活动1小时,在地面至  相似文献   

4.
从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首次出舱以来,航天员出舱活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这40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65至1980年为第一阶段,即试验阶段;1981至2010年为第二阶段,即成熟阶段;2010年以后出舱活动将继续发展和提高,并进入出舱活动发展的第三阶段,即提高阶段。文章对出舱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概述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第一次出舱活动是在1965年“上升-2”飞船飞行中由俄罗斯航天员列昂诺夫进行的。1969年1月俄罗斯人第二次出舱,两名乘员从“联盟-5”转移到“联盟-4”飞船中。第一次出舱活动仅持续了12min,第二次出舱活动增加到37min。稍后,在1977~1986年间,俄罗斯从“礼炮-6”和“礼炮-7”空间站的飞行中取得了大量的出舱活动经验。在实现这些长期航天飞行计划中,  相似文献   

6.
从1965年至1988年,前苏联共进行了25次出舱活动,22名航天员进行了49人次出舱活动,累积出舱时间为164h。前苏联专家在这期间获得了出舱活动医学保障的丰富经验。根据这些经验,我们得出了有关出舱活动医学保障的一些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7.
吴国兴 《航天》2009,(1):32-35
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 40航天员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有何特殊之处?分为几种类型? 航天员出舱主要是为了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检查和安装,因此他们像地球上的检修和安装工人一样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由于出舱活动用的工具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使用,因此这种工具与地面上使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浩淼的太空装点着无数人的梦,当航天员在太空遨游或漫步时,我们不禁去想象生活在太空是怎样一番情景,又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国际空间站第33期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萨尼塔威廉姆斯(suniWilliams)值守国际空间站期间,与我们分享了一次“受挫”的太空出舱活动全过程。尽管数天后她和同事再次进行出舱活动时顺利完成了未完的任务,但那次出舱活动的失败以及为再次出舱的准备过程都更直观、更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航天员生活在太空中别样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9.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吴清才出舱活动(EVA)是指航天员脱离母航天器(飞船或空间站)的保护环境,依靠自身的生命保障系统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维修舱外设备、在舱外安装或回收有效载荷、组装空间站、到星球表面行走等活动。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是支...  相似文献   

10.
俄美舱外航天服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航天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穿着的出舱活动航天服,与美国航天员在航天飞机上穿着的出舱活动航天服尽管在外观上很相似,但性能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两国的航天服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一、航天服工作压力不同美国航天服的工作压力为29.647干帕,俄罗斯航天服的工作压力为  相似文献   

11.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上升2号飞船的首次出舱活动,并在太空停留了12分钟。同年6月,美国航天员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飞船舱外停留了22分钟。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不但证明了舱外航天服的保护下,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同时也说明了可以在载人航天器舱外完成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复、空间站的在轨组装与维修。因而,到2003年4月为止,世界各国共实现了257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12.
沈宁 《航天员》2012,(6):66-66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通过出舱活动,航天员可以进行航天器的在轨维修和故障排除、有效载荷的布放、回收和在轨维修以及大型航天器(如空间站)的在轨安装构建等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在空间失重环境下进行。失重状态下人的运动和作业方式与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下完全不同。为了完成这些出舱活动任务,航天员必须熟练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和作业的规律和技巧,需要通过地面上模拟的失重环境对航天员进行大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7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今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穿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按照飞行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7,(4):80-84
出舱活动任务面临载人航天器同时与多名出舱航天员之间的数据交互需求,若采用传统的恒定发射功率无线通信模式,可能由于多名航天员舱外活动位置不同导致通信不均衡及互相干扰问题。为保证所有出舱航天员的通信链路稳定,提出一种功率自动控制方法,利用位于载人航天器内部的出舱通信处理器实时接收所有出舱航天员的返向信号,并分别对信干比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按照外环和内环两种方式进行航天员返向信号的功率控制,最终使出舱通信处理器接收到的所有航天员的返向信号信干比接近,保证与出舱航天员之间的正常通信。通过搭建试验平台对功率自动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出舱通信处理器收到的所有返向信号的信干比接近,能解决远近效应问题,提升多人出舱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器出舱活动期间氧气分压控制是保证航天员安全和完成出舱任务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出舱过程中引起氧气分压变化的因素分析,进行了出舱活动低压情况下的氧气分压安全限的试验验证研究,建立了出舱活动氧气分压变化趋势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出舱活动阶段舱压和氧气分压的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征服太空的旅程中,航天员走出密闭的座舱,到太空中和到其它星球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航天活动之一。在载人航天的不同时期,出舱活动的目的也不同。在载人航天初期,出舱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能否在宇宙真空中生存和工作,了解需要提供哪些装备和条件才能保证出舱活动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进行了一项航天员试验项目,目的是在航天员进入特定飞行训练之前提高他们的舱外活动技能水平。概念很简单:基础技能如果得到改进,就可以分配给进行出舱活动(EVA)的航天员更加复杂的工作——这些航天员以前只有增加特定飞行训练要求才能进行EVA。在航天员试验项目一开始,EVA任务训练就包括航天员候选人(ASCAN)训练和特定飞行训练。EVAASCAN任务训练包括有限的课堂和工作手册指导,这是由4项中性浮力实验室(NBL)训练科目组成的,航天员候选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年需要接受这些训练科目。  相似文献   

18.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所必须个体防护系统,具有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功能。在空间特殊的环境中,如高真空、极端温度交变环境、微流星和空间碎片、各种辐射等,舱外航天服外层材料必须有特殊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引言 NASA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EMU)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在出舱活动期间为航天员提供环境保护、机动性、生命保障和通信。EMU为一个综合体,由舱外航天服组件(SSA)和生命保障系统(LSS)共同组成。它所提供的消耗品最多可满足7h出舱活动的要求。SSA是EMU中的加压服。LLS主要由背包系统组成,它包括基本生命保障系统(PLSS)和一个备用氧气包(SOP)。  相似文献   

20.
吴轩  吴斌 《航天员》2014,(6):66-69
太空并非“仙境”,而是险境。高真空、强辐射,巨大的温差,以及空间碎片威胁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航天员想要出舱作业,可谓困难重重,危险万分。但舱外航天服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作业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它构成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生命方舟”,可以说是穿在航天员身上的最小的“载人航天器”。不过,在出舱前,要穿戴好这个“航天器”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