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磨削一般是零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磨削过程较为复杂,磨削力的大小不仅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而且还影响零件的精度。在磨削机理研究及生产实际中常常需对磨削力进行测试,通过调整磨削用量,修整砂轮,实现在允许的磨削力范围内进行加工。提出了在磨床上安装测力系统,并采用单片机对磨削力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建立磨削力的经验公式,同时显示并打印结果。  相似文献   

2.
GH33A高温合金的磨削温度与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H33A为例,分析了磨削时传入工件表层热量的百分比;计算了不同深度处的磨削温度,并试验验证了磨削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在考虑磨削温度对材料性能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计算了磨削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3.
砂带磨削300M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止磨削烧伤并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对300M超高强度钢进行了砂轮磨削和砂带磨间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砂带磨削效果优于砂轮磨削,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砂带磨削与砂轮磨削有着不同的加工机理。  相似文献   

4.
就CBN砂轮表面状态,磨削参数及磨削液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善CBN砂轮磨削表面粗糙度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强冷风磨削技术日本明治大学横川和彦教授开发出向磨削点供给强冷风的磨削技术。通常,磨削加工时是向磨削点供给磨削液,由于砂轮的高速旋转和工件的旋转,造成在磨削区弥漫着磨削液中散发出的油、氯和硫等雾气,形成公害,污染环境。横川教授开发的强冷风磨削技术是用液...  相似文献   

6.
就CBN砂轮表面状态、磨削多数及磨削液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善CBN砂轮磨削表面粗糙度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难加工材料磨削烧伤的机理;在分析现有换热方法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高压定向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方法和装置,对生产实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①磨削去除单位体积材料所消耗的能量 比其他常规加工方法要大得多,而这些能量在磨削弧区几乎都转化为热,从而导致弧区温度升高,尤其是难加工材料比普通磨削产生更多的热量,极易发生工件磨削烧伤。针对磨削弧区近似封闭的情况,人们曾构想了包括常规供液、高压喷注顺流供液有气流挡板辅助的供液以及利用砂轮气孔的内、外渗透供液等各种磨削液引入弧区的方法。弧区引入磨削液是否能确…  相似文献   

8.
断续 CBN 砂轮缓进给磨削 K417 航空叶片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西鹏  黄辉  徐鸿钧 《航空学报》1997,18(3):316-323
 全面比较了用Al2O3和CBN磨削K417铸造高温合金时的磨削效果,指出:Al2O3不适于高效磨削K417之类的航空难加工材料,而CBN是实现该材料高效深切磨削的有效工具。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断续CBN砂轮缓进给磨削K417时的技术优势,解决了树脂结合剂应用于断续磨削时所遇到的新问题。分析显示出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肖贵坚  贺毅  黄云  李伟  李泉 《航空学报》2020,41(7):623288-623288
基于鲨鱼皮衍生出来的微观仿生表面被广泛应用于机翼等航空零部件的设计中,对于提高航空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气流动力性等服役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砂带磨削能实现零部件表面的高完整性要求的加工,故常用于叶片、整体叶盘等复杂曲面的精密磨削,且能实现微观表面形状,但目前缺乏砂带磨削微观表面的系统研究从而难以实现其精确控制。首先,分析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的典型结构特征,基于单颗粒砂带磨削模型,研究了单颗粒砂带磨削去除机理;然后,建立了砂带磨削多颗粒参数化数学模型,提出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方法;最后,以钛合金叶片型面为对象,搭建以钛合金为典型材料的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基础实验平台,进行仿生表面的实验验证。通过对磨削后叶片的表面微观形状参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砂带磨削方法实现的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以锯齿形沟槽为主,其中沟槽的宽度在2.5~8 μm之间、平均值为4.91 μm,沟槽的高度在3.5~9 μm之间、平均值为5.91 μm,沟槽的夹角在28°~68°之间、平均值为42.3°,验证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确鉴别300M超高强度铜的磨削烧伤是磨削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根据300M钢磨削烧伤表面的相变特点,把磨削烧伤分为几种典型形式,并示出磨削烧伤表面的酸洗图片。研究表明,用酸洗法检查300M钢的磨削烧伤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上研究了300M超高强度铜磨削烧伤特征及烧伤的几种类型,分析了磨削表面烧伤与表面微观形态、表面变质层的关系,提出了避免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普通车床上实现300M超高强度钢起落架深孔内键槽的磨削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磨削动力头的特殊结构设计和双键槽的磨削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Ti┐6Al┐4V铸件精磨研究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吴崇周钛属难加工材料,比重小,强度硬度高,因此每次的加工量都很小。钛的导热系数低,而磨擦系数却很高,在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磨削热不能迅速传出磨削区,必将引起磨削区温度过高,使工件表面产生磨削烧...  相似文献   

14.
针对M50高温轴承钢的精密成形磨削加工,分析了工件材料的可磨削性,在直线电机驱动弹性刀架的微位移进给装置上,采用陶瓷结合剂CBN砂轮进行磨削加工试验研究,得到了较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雁  孙爱国  赵波  朱训生 《航空学报》2007,28(4):1009-1013
 基于Al2O3/ZrO2(n)微纳米复合陶瓷的“晶内型”微观结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重点分析了微 纳米复合陶瓷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结合磨削表面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研究了“晶内型”微纳米复合陶瓷材料超精密振动磨削表面变质层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二维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表面均以α-Al2O3和四方相ZrO2为主,存在少量单斜相ZrO2,磨削表面无非晶相产生;磨削表层和基体之间的过渡层的X射线衍射峰具有半峰宽化现象。AFM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度金刚石砂轮普通磨削和振动磨削表面均无微裂纹和断裂破碎,磨削表面粗糙度是由不同幅值的多种波形叠加的结果;AFM轮廓特征分析表明: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峰谷较均匀,磨削表面均匀一致性优于普通磨削表面;材料晶化过程中产生的固有缺陷是限制硬脆材料近纳米表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硬脆材料延性域磨削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硬脆材料的压痕实验为基础,通过法向力作用的金刚石压头模拟磨粒磨削硬脆材料表面,研究了硬脆材料的脆性──延性转变的临界载荷值.并依据不同硬脆材料磨削表面的特征和断面形貌、磨削加工规律以及脆延转变的临界载荷,得出了硬脆材科超薄磨削过程中脆性──延性转变的临界切削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取消外圆修磨的外圆无心磨削工艺对轴承套圈外圈的影响规律,本文以6202深沟球轴承套圈外圈为研究对象,通过外圆无心磨削试验,分析了取消外圆修磨后新无心外圆磨削工艺对套圈圆度、直径的影响,并利用谐波控制原理分析磨削加工中谐波对轴承套圈外圈圆度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新工艺可以满足6062轴承套圈的尺寸精度要求,外圆无心磨削时采用加工余量先大后小的方法,有助于改善轴承套圈的外圆圆度,缩短工艺流程,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无心磨削可以降低轴承套圈表面低次谐波的幅值,外圆超精加工可以有效降低套圈表面高次谐波,从而达到控制圆度的目的。取消外圆修磨的新磨削工艺不但能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提升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应力磨削表面对于保证飞机关键零件的使用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研究了300M超高强度钢的磨削残余应力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低应力磨削300M钢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19.
梁键 《红旗技术》2001,(4):21-26
介绍了高精度中凸齿轮的设计机理,小基圆中凸齿轮的磨削加工工艺及在S10磨齿轮上磨削小基圆中凸齿轮的机床调整方法、控制磨削烧伤方法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加工复杂型面工件的磨削质量,提出了灵活磨削点和灵活磨削空间的概念,并且对其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影响灵活磨削空间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确定灵活磨削空间的方法。基于粒子群法,提出了一种通过优化磨削机器人的结构尺寸以及机器人相对于磨削轮的位置关系以获得足够灵活磨削空间的策略。最后,以磨削航空发动机叶片为例,利用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对一台专用的PPPRRR型磨削机器人的结构尺寸以及此机器人相对于磨削轮的位置关系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如果叶片被置于此灵活磨削空间内,那么仅需使用一套夹具和一台磨削机即可实现复杂型面的磨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