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式定位、通信综合系统是空间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该系统发展很快,有些系统已投入运行,更多的系统处于方案设想和技术验证阶段。本文从服务对象(海、陆、空移动体)、通信媒介(静止轨道和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功能(通信、定位/导航、监视)以及业务性质(军用和民用)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已出现的各种卫星式定位、通信综合系统,突出了该系统的近期发展和未来的趋向。同时还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内的研究课题及我国发展该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航正在计划实施航空卫星移动业务通信。AMSS系统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段,地面地球站和机载地球站。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居其两架波音747型飞机上装有AES。不久将有更多飞国际航线的飞机安装AES。  相似文献   

3.
临近空间飞行器轨迹分析与组网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超  仇启明  彭文攀 《航空学报》2016,37(Z1):134-138
近年来,临近空间组网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临近空间飞行器运行轨迹复杂和高动态的特性为实现可靠通信增加了难度,必须使用合适的移动模型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完整的运行轨迹,利用QualNet平台建立了飞行中各个阶段的模型,并基于无线自组网按需平面距离向量(AODV)路由协议进行了性能仿真,仿真结果为今后设计空天地-体化飞行器测控通信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昕 《江苏航空》2010,(1):41-42
<正>飞机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简称为ACARS(Aircraft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是一个可寻址的空/地数字式数据通信网络,通过机上第三部甚高频通信系统(VHF)实现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交换,使飞机作为移动终端与航空公司基地相连接,从而加强航空公司对飞机的监控能力和指挥能力,在维护、运行和商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现在大多数民航客机所必须安装并保证其工作正常的电子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月面环境下无GPS定位的多机器人之间组网通信与全局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定位的多机器人精准通信方法。首先利用自定位和相对定位结合、近定位和远定位结合的方案,实现月面多机器人的精准定位,然后采用基于MODBUS的网络通信方法进行信息互通,将接收的信息数据进行自动缓存和融合,最后进行通讯信息分析和定位融合处理。此外,将提出的通信组网框架在STM32平台上进行开发和测试,在400 m实验测试中通信正常,定位精度达到米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航应优先发展ADS-B应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监视能力、加强航空企业对飞行运行的监视、改善航空器协同避撞性能,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业加快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新一代ADS-B航行监视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此,“十一五”期间——自动相关监视(ADS)技术,是基于卫星定位和地/空数据链通信的航空器运行监视技术。最初,ADS技术是为越洋飞行的航空器在无法进行雷达监视的情况下,希望利用卫星实施监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ADS概念下衍生的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无雷达地区的远程航空器运行监视,而且与传…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装配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掌握现场的各类信息,导致生产计划与实际的装配进程脱节、效率降低、质量下降。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飞机移动总装生产线管理技术,即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移动装配生产线现场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整理,并结合节拍设计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执行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飞机装配过程监测及控制、生产过程追踪、质量控制、物流配送及装配资源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物联网作为一种泛在的、智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飞机移动装配线中,可以为飞机移动装配线提供一种可靠的、高效率的先进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陆地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结合是移动卫星通信发展的基础移动卫星通信技术是常规卫星通信的延伸,是移动通信与卫星相结合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是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系统一般由通信卫星、关口地球站、控制中心以及移动终端组成。它兼有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优点,即既具有卫星通信的宽覆盖面又有移动通信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测量船是海上活动观测站,船上配有精密跟踪测量雷达和光学经纬仪等测控设备。要精确观测空间飞行器的运动轨迹或弹道,就必须精确测定船体的位置、速度、姿态和航向。我国早期测量船上的导航系统使用局限性很大,而且相当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海上作业的精度要求,急需更新。 目前,美国GPS已全面投入运行,利用该系统测定测量船的位置和姿态,不仅精度高,实时性强,而且操作简便,设各成本低。借助差分导航、组合导航等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定位测姿精度。不久的将来,俄罗斯的Glonass也将投入运行,且工作性能与GPS基本一样,可作为GPS的补充导航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相对导航定位技术在空中加油任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针对传统差分定位模式受限于基准站位置固定、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无固定基准站差分定位方案,实现了短基线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该方案首先基于实时伪距单点定位求得移动站近似坐标,结合载波信息进行站间差分,求得单差模糊度浮点解及更高精度的移动站坐标。之后,再利用双差观测方程,并采用扩展Kalman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EKF)算法获得移动站精确坐标和双差模糊度浮点解。最后,采用LAMBDA算法进行模糊度快速固定,获得最终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无固定基准站差分定位方案使得基线长度均方差小于5cm,达到了较高的动态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低轨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地球转移轨道(GTO)碎片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为200km,远地点高度达36000km的大偏心率(e=0.73)椭圆轨道,其轨道寿命主要由第三体(日、月)引力摄动所决定,而且还与其轨道的初始状态有密切关系。本文将根据地球卫星轨道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力学机制,并给出相应的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鸟鲁木齐机场新近安装的芬兰MIDAS IV自动观测系统的串行通信端口,从概念、应用、编程三方面入手,给予具体论述。尤其是对串行通信端口的应用开发实例——“MIDAS IV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数据终端”的具体实现,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对全面掌握串行通信端口的使用必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固定单站无源定位算法中,基于角度(Direct of Arrival)、角度变化率(Direct of Arrival Rate-of-Change)、多普勒频率(Doppler Frequency)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Doppler Frequency Rate-of-Change)4个观测信息实现定位(即DDFRC定位)算法仅通过单次观测即可实现对目标辐射源的定位。文中通过转移观测的卡尔曼滤波对定位结果进行平滑,较原有算法拥有更好的跟踪效果。同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距离信息引入算法的仿真分析之中,详细讨论了各个观测量误差在不同距离时对算法定位性能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结合定位误差的定量分析对算法性能做出评价。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定位算法对不同距离下各参数的精度要求,从而为在实际系统中使用该定位算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天测控站管理域内测控、通信、气象、勤务等专业设备需要垂直管理,但节点分散、设备运行状况无法实时获取的现状,设计开发了测站运管系统。该系统涵盖测站管理域内测控设备协议转换、气象设备运行管理、勤务设备运行管理、测控信息检查与测试、综合信息管理以及综合态势展示等功能,实现了各专业设备运行状态采集、信息传输、专业管理、数据处理、信息展现及故障报警的层次化管理模型,建立了标准化的测站管理体系,规范了测站跟踪流程,实现了从准备开始、设备标校、捕获跟踪到数据质量分析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了测站管理域的管理质量和自动化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甚高频数据链处理系统(VHF DLP)采用甚高频频率,使机载计算机与地面计算机之间进行大量数据高速地、无误地相互交换以提供空中交通管理(ATC),自动相关监视(ADS),气象信息,发动机监控,航班运行控制,空地通信,飞行计划和旅客全球电话通信等服务。其优点是空地信息交换更快、更可靠并减轻了机组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下运载体的长时间高精度导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中滤波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声学多普勒测速仪(DVL)/超短基线(USBL)水下组合导航方法,建立了杆臂在线估计的SINS/DVL速度观测模型和SINS/USBL相对量测信息观测模型,并利用参考信息判定结果实时更新量测方程及维数,既能保证精度,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运算量。理论仿真和湖面试验表明,本算法能够实现长时间高精度的水下导航定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资讯     
《航空港》2013,(4):95
<正>全球首款GPS卫星定位太阳电能腕表SEIKO(精工)日前在上海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GPS卫星定位太阳电能腕表一一SEIKO ASTRON。该品牌代言人国际巨星王力宏亲临现场助阵,以动人琴声和巨星风度诠释了这款"随时随地从容掌控时间,与世界精准同步"的腕表。显示了独立腕表制造集团的科技实力。无论在地球哪个角落,只要在天空下,即使在移动中,也能同时接受4颗以上GPS卫星信号,并自动辨识将地理位置信息对应至全球39个时区、获取当地精准时间和日期信息。  相似文献   

18.
测量船是海上活动观测站,船上配有精密跟踪测量雷达和光学经纬仪等测控设备,要精确观测空间飞行器的运动轨迹或弹道,就必须精确测定船体的位置,速度,姿态和航向,我国早期测量船上的导航系统使用避限性很大,而且相当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海上作业的精度要求,急需更新。目前,我国GPS已全面投入运行,利用该系统测定测量船的位置和姿态,不仅精度高,实时性强,而且操作简便,设备成本低,借助差分导航,组合导航等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定位测姿精度,不久的将来,俄罗斯的Glonass也将投入运行,且工作性能与GPS基本一样,可作GPS的补充导航能力。  相似文献   

19.
《航空港》2013,(5):57
<正>全新SEIKO ASTRON系列在外观设计上亦突显了一贯的简约美学概念。表盘设计优雅易读,却包含着丰富的时间资讯。SEIKO(精工)日前推出全球首款GPS卫星定位太阳电能腕表——SEIKO ASTRON。该表无论在地球哪个角落,只要在天空下,即使在移动中,也能同时接受4颗以上GPS卫星信号,并自动辨识将地理位置信息对应至全球39个时区、获取当地精准时间和日期信息。  相似文献   

20.
Nascom地面通信系统的研制始于1958年的先驱计划。低速率系统(速率低于9.6kbps)的开发遵循现有标准。但高速系统没有可比较的标准,因此使用专用协议和定制硬件开发。 自地面保障系统建成后,技术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高速通信标准,而且现有工作站的性能超出了地面系统研制中使用的主机性能。 Nascom正处于改进其保障系统以及提供更多服务的过程中。信息交换系统(MSS),通信地址处理器(CAP)以及多路复用/分路器(MDM)自动控制系统(MACS)是几例使用X—windows,Motifus及简易网络管理协议(SNMP)等标准开发出的Nascom系统。而且,地球观测系统(EOS)通信(ECOM)计划把标准作为整个网络的组成部分来强调。向标准发展在改进操作质量的同时缩减了研制、维护和互操作费用。 已经制定了将Nascom网络和系统综合到公共网络管理结构中的设施和资源管理器(FARM)计划。结构中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和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将带来成本不断下降,操作效率不断提高。第一步总是得出Nascom总的需求,并确定全部现有管理系统共有的功能。确定这些公共功能可在管理结构中实现过程的再利用并促进整个Nascom网络更多地采用自动化。 MSS、CAP、MACS和Ecom计划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表明了商业成品(COTS)和标准的潜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