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理Bézier曲线的权因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大为  缑秦东 《航空学报》1993,14(11):666-669
给出了有理Bézier曲线形状作定量修改时的权因子的计算公式,并且证明了权因子选取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T样条曲面Bézier提取中的参数域T网格的Bézier分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队列的参数域T网格的Bézier分片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延伸T型参数点对参数域网格进行切分,之后通过计算每个参数点所耦合的T样条混合函数非零区域对参数域网格进一步切分。上述切分过程只需借助一个队列数组即可实现。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应用目前先进的Bézier曲线曲面造型方法,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叶片造型方法,用以满足在超声和跨声状况下对叶型进行灵活控制的需要.本文以某型轴流压气机级为例,进行了转、静叶造型和相应的计算分析,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Bzier教授在《数值控制》一书中,对Bzier曲线曲面作了优美而详尽的说明。Bzier基函数的表达式表于本文(2)和(3)。 Bzier曲线有着很多重要的和有趣的几何性质。这些性质是Bzier基函数性质的直接推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关于导出这些基函数的文献。 本文证明了从Bzier曲线的三条简单的、合理的几何要求出发,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完全确定并导出这些基函数。  相似文献   

5.
姜寿山 《航空学报》1990,11(4):208-212
 <正> 三角B-B曲面具有许多类似于四边B(?)zier曲面的性质,如果将二者结合使用,则可以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最近,刘鼎元教授给出了四边B(?)zier曲面片G1拼接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给出了G接的两个充分条件:简单连接条件和升阶连接条件。本文将升阶连接条件用于四边B(?)zier曲面和三角B-B曲面的G1拼接。结合使用简单连接条件,解决了在一般G1连续的四边B(?)zier曲面中嵌入G1连续的三角B-B曲面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CIDER软件开发中提出的分段(片)三次有理Bèzier曲线(曲面)算法。该算法将逼近和插值融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段(片)之间的曲率连续、嵌入解析曲线段(曲面片)、曲线(曲面)的二阶连续拼接和曲线(曲面)局部修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n次Bzier曲线作为设计曲线,给出了一种构造可展曲面的方法,允许Bzier控制顶点有较多的定位自由,有益于自由型可展曲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超声速短化喷管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Bézier曲线构造轴向马赫数分布,采用特征线方法计算喷管壁面型线,结合跨声速理论,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短化喷管设计方法。对设计制成的喷管进行流场校测,并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喷管内部膨胀均匀,出口流场品质很好,可用于超声速风洞以及其它对流场品质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9.
三次B样条曲线的圆率光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三次B样条曲线光顺处理的方法。通过对控制顶点的定量修正,改变了不光顺处的控制顶点处的圆率,得到了光顺的三次B样条曲线。  相似文献   

10.
对于引起三次参数曲线与三次B样条参数曲线产生拐点、二重点及尖点的条件曾作过探讨,并获得一些有用的结论。 在曲线设计方面,参数曲线的应用已较普及,其中四阶(即为三次曲线——译者注)的情况尤为重要。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曲线的形态不能轻易地描绘出来。 本文中我们考虑平面情况,首先,研究三次参数曲线在全部定义域(-∞≤t≤+∞)中的某些性质,然后利用这些性质研究三次参数曲线与三次B样条参数曲线在(t_2≤t≤t_3)  相似文献   

11.
设Ω是自反的实Banach空间X中的有界开凸集,Y为一实赋范线性空间。证明了一个无穷维情形下的Rolle定理:如果算子A∶Ω→Y在Ω上强连续,在Ω内Frèchet可微,并且存在Y上的非0连续线性泛函f,使得f(Ax)=0对一切x∈Ω成立,则至少存在一点∈Ω,使对一切u∈X,都成立f(A′(x)u)=0。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双锥轴对称超音速进气道在来流M_∞=1.97、0°攻角下,几何喉道、中心锥体表面上静压脉动时间历程随流量系数的变化特征。在稳定的超临界和亚临界下,静压时间历程平稳;喘振时,静压脉动值很高,其ΔPr.m.s约为稳定的超临界下的几倍,压力脉动的主特征频率为43.75Hz。 本文的重点是研究轴对称超音速进气道在较大攻角下的喘振特征及其控制效果。进气道喘振时,中心锥背风侧的头波首先产生大振幅的激烈振荡,其压力脉动的主特征频率为18.75Hz,静压脉动的ΔPr.m.s约为迎风侧的二倍;而迎风侧的头波仅作较小振幅的振荡,静压脉动的主特征频率为20Hz,同背风侧的很接近。文中对比了喘振和由于吸除附面层消喘后的头波特征、中心锥体背风侧和迎风侧各自的静压脉动时间历程、静压脉动主特征频率的变化。指出消喘后的背风侧锥面静压ΔPr.m.s仅为喘振时的1/3;迎风侧的静压ΔPr.m.s仅为喘振时的1/2;文中最后对轴对称进气道在较大攻角下的喘振特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何中伟 《航空学报》1982,3(2):100-104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可供测量薄附面层的微型传动器和附面层探针。传动器系以国产微型步进电机28 BF 001为主体设计的。它把电机转轴的角位移变为直线位移,其最小线位移速度每个脉冲为0.00625 mm;工作行程为5.0mm;具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其外径为28 mm,高度为50mm。结构简单。文中还介绍了二种薄附面层探针。 经在超音速气流中应用结果表明,传动器工作可靠,探针无抖动现象,能较准确地测出附面层速度分布。 在我国目前超音速风洞尺寸的实际条件下,设计一种用于测量薄附面层的微型传动器和附面层探针,很有实际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微型传动器和探针。  相似文献   

14.
三元整体叶轮的几何造型与数控加工刀具路径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对叶轮中性面上盖盘和轴盘的两组数据点进行插值,得到盖盘曲线和轴盘曲线,进而得到直纹面形式的叶轮中性面;按照叶片的厚度做盖盘曲线和轴盘曲线的变距偏置曲线,得到叶片曲面的直纹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元叶轮加工的刀具路径规划方法,给出了确定球头刀刀心位置和计算残留误差的两种迭代算法,最后给出了加工实例。  相似文献   

15.
连淇祥 《航空学报》1984,5(4):384-392
 本文综述了氢泡法观测的起动期圆盘尾流区的流动现象。圆盘垂直于来流,流动从静止状态开始以等加速度作加速运动,在起动过程中圆盘后形成一个对称的涡环,涡环逐渐扩大并往下游移动,通过观测得到了涡环的尺寸与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及它与尾流中倒流参数的关系。在起动后期涡环脱落并破裂,破裂前尾流中倒流流速达最大值,约为自由流流速的1.3倍,破裂时尾流可能出现大幅度摆动。  相似文献   

16.
李彬  张磊  杨自春  孙文彩 《推进技术》2020,41(11):2530-2537
针对汽轮机叶片智能优化设计中的叶片参数化建模与型线重构问题,首先基于三次Bezier曲线推导了叶片型线的坐标方程,根据叶片基本几何参数实现了汽轮机叶片型线的参数化表达。在构建的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叶型坐标点数据,采用人群搜索算法(SOA)重构实际汽轮机叶片型线,并通过叶型重构算例对SOA和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ezier曲线构建的参数化型线光滑性好质量高,所提方法可以任意修改叶型几何参数并再生模型,实用性较强且效率较高。基于SOA优化算法的叶片型线重构方法可以准确重构Dykas汽轮机叶片型线,且SOA重构叶型的方法收敛速度快、收敛结果更稳定,为汽轮机叶片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新近发展起来的计算几何中的几种典型方法(包括Bézier曲面、B样条曲面和Bézier-B样条混合曲面等),同航空发动机叶片空间造型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计算机辅助叶片外形设计的新方法。扭曲叶片由三二次混合曲面片拼接而成,型面有完整的数学模型。因此有利于叶片三元流场性能和有限元强度计算分析以及与数控加工相结合。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活、计算量小,对大弯度叶片设计亦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8.
权因子、参数变换与有理二次Bezier曲线参数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法中 《航空学报》1994,15(9):1151-1154
正则参数变换不改变参数曲线的形状,但改变了从曲线定义域内的点到曲线上点的映射关系,因而改变了曲线参数化。在形状不变因子不变情况下,如果改变有理二次Bezier曲线的权因子,称之为权因子变换,能得到与正则参数变换同样的效果。同时,给出了在有理二次Bezier曲线上点与权因子间的关系,并导出了与权因子变换对参数化有同样影响的参数变换公式。  相似文献   

19.
天线-罩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芬  万伟 《航空学报》1987,8(1):67-76
本文利用平面波谱概念,经恰当地选取离散抽样点,通过数值算法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罩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除常规的视轴误差分析之外,着重计算了交叉耦合场和由罩壁反射引起的天线远场方向图中的闪烁瓣,并讨论了这些影响随天线扫描角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