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冻融和化学侵蚀试验,研究了NW-056A机场道面除冰液对道面水混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以及在道面除冰液环境下两种新型混凝土保护剂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①混凝土在道面除冰液中冻融后表面无明显剥落现象,相对动弹模损失率比在水中小很多,道面除冰液延缓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②混凝土在道面除冰液常温浸泡下表面无剥蚀现象,但强度比在水中降低很多,因此存在化学腐蚀.且主要表现为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缓慢损伤;(④两种新型混凝土保护剂均对预防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以及除冰液环境下的腐蚀破坏起到一定作用,涂刷混凝土保护剂是提高混凝土道面耐久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明确振动破坏机理和分析模型是进行振动寿命分析预计和建立验证性振动试验方法的理论基础,着重开展结构振动破坏机理和分析模型的研究,在将振动破坏划分为振动疲劳、一次通过和峰值破坏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它们的分析模型,特别是论述了瑞利分布基础上一次通过和峰值破坏模型可以统一为一种,并得出另一种瞬时值比例破坏模型也与峰值破坏模型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编织角、不同体积含量的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纵向(编织方向)拉伸实验和横向拉伸的对比实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拉伸力学性能。实验后对拉伸试件的断口进行了照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编织角仍是影响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且复合工艺的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此外,发现三维五向碳/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与纵向拉伸具有完全不同的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编织接头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用于航空结构的三维整体编织复合材料单耳承力接头在静载条件下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单耳接头试样采用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成,重点研究了由3种编织工艺(三维四向、三维五向和三维六向)、2种连接孔加工方式(机械钻孔和编织孔)、2种几何外形所组成的10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耳承力接头的破坏机理与破坏载荷。对其在航空结构中的可应用性做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法国比阿里(Biarrith,译音)机场,原来只能起降小型飞机。由于交通量的增加需新建航站楼和补强旧停机坪,以便大型飞机使用。原停机坪为刚性道面,西南克拉斯(Cotas)协会推荐采用斯达比克稳定砾石(grave Stabicol)加固新技术,该协会推荐的道面结构为:-26厘米厚Stabicol稳定砾石基层;-6厘米厚高效沥青混凝土;-4厘米厚抗煤油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该技术投资少,不破坏原道面,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速变形的黄铜进行细观分析,探讨了动载下黄铜的变形和破坏机理;进一步阐述载下材料变形及断裂过程是由其内部的微孔洞和微裂纹的演化而造成的,这一过程分为形核,长大及微孔洞聚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水泥砂浆为模拟介质,借助XRD、SEM以及EDAX微区分析等手段研究分析了HG对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作用机制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HG对水泥砂浆性能的修复和改善微观机理是化学反应增强机制,即HG与水泥浆体中的重要组分Ca(OH)2发生水化反应,生成CA、MA以及SA等不溶性产物。砂浆中取向结构的Ca(OH)2晶体是造成其强度和耐磨性差的原因之一,生成的不溶性产物封闭了砂浆表面或表面附近的毛细管孔,使砂浆孔隙结构更密实,提高砂浆的耐磨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以及西南边疆高原地区为季节性冰冻地区。这些地区冬季道面混凝土中的水分经受冻融循环后,产生微细裂缝,导致表层混凝土剥落,从接近表层的部分发生破坏,而逐渐使混凝土损坏,这一现象俗称冻融脱皮。出现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机场道面的质量,缩短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新建或扩建的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刚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了冻融破坏。加入引气剂会克服这一现象的产生,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但同时又会使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本文结合在西北某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工程,通过引入引气剂提高道面混凝土的抗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借助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双酚F环氧树脂膜的性能,以此为依据先后制备了四个批次铺层方式为[(0,°90°)/(±45°)]s的层合板;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和金相显微检查等手段检测了层合板的内部质量;逐步调整、优化RFI工艺的参数,制出了质量较优的层合板;测试了各批次层合板的拉伸、弯曲和层间剪切性能,并对破坏形式和机理进行了探讨。随着RFI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得的层合板的孔隙率逐步降低、层间由疏松变为致密,其破坏形式为不分层的小区域破坏,宏观力学性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半刚性沥青路面水破坏机理与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化学、物理、力学几方面分析了半刚性沥青路面浸水破坏的机理,并且从设计、选材和施工三个方面提出了半刚性沥青路面水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将超高强改性聚酯合成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抗冻融、抗阻裂基本性能与基准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超高强改性聚酯纤维明显改善了混凝土的韧性,提高了混凝土变形、抗渗、抗冻融性能和抵抗早期收缩裂缝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AnAnalysisoftheHarmsoftheConcretePavementCracksandConcaveSlaban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水泥混凝土板的龟裂和窝心是水泥混凝土道面的两大疾害,它们是导致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发生破坏的诱因,龟裂(是指水泥混凝土板表面皇现龟背状裂纹)较常见,且易于发现,而水泥混凝土道面窝心板(是指混凝土板中心低,四周高的板型)轻者较难发现,只有通过公路工程检测尺检测或通过雨雪后积水情况方可发现,因为工程验收或平时的平坦度检查都是按一定的比例随机抽检,#非每块板均作平坦度检测,这样较容易造成一些窝心板成为“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14.
XD 法原位合成 NiAl 基复合材料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研究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IMCs)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XD反应是许多局部自蔓燃高温合成(SHS)过程产生的燃烧波的叠加,加热过程中高能态[Ni],[Al]间的固态反应所放出的热充当了各个(SHS)过程的点火源。粉坯密度是决定XD反应机制的重要因素,因为孔隙对SHS过程中燃烧波的点燃和自蔓延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层合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始因、扩展机理及破坏模式,对一组20层对称正交铺设s的航空用复合材料UIN125B石墨/环氧树脂圆柱壳段进行了低速落重实验。试件按层合壳的曲率半径R不同分为4组,每组尺寸相同的试件7件,共完成28件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观察并分析其破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热揭层对脱层损伤及其模式进行测试和测量,了解破坏的扩展机理及最后模式。讨论曲率半径不同对破坏区域的分布及破坏尺寸大小的影响。最后将实验测得的破坏域与计算模拟的结果作以比较,可以看到实测破坏模式与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实测破坏面积略小于计算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不同编织结构的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这些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弯曲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编织工艺参数对材料弯曲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观察,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三维编织T300/环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弯曲力学性能,弯曲载荷-挠度曲线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及编织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有较大影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破坏机理与编织工艺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用机场混凝土道面耐久性,一般来说使用寿命达到30~50年,堪称耐久性好的道面。但是我国解放以后,特别是60、70、80年代修建的水泥混凝土道面对耐久性指标没有完善的要求,对高性能(HPC)耐久性技术指标的作用认识不足,致使部分机场混凝土道面在渗透水的作用下,遭到冻害和各种化学腐蚀及碱集料反应等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系统和高速摄像技术对三维五向碳/环氧编织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编织角为22.3°的试样分别进行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的冲击压缩实验,得到材料在200~1200 s-1应变率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高速摄像记录的动态压缩过程,对不同应变率下材料在高速变形下的渐进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同时,综合试样的宏观破坏特征和微观断口形貌特征,进一步分析材料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材料在纵向和横向均具有一定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在横向方向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加载方向下材料的渐进破坏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以及破坏方式均具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复合材料开口缝合补强结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合材料开口缝合补强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不同缝合参数(针距、行距、边距、单重和双重缝合)补强的含孔复合材料层板的破坏强度,研究了孔边应力集中和缝合补强对强度、破坏应变等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讨论了孔边及邻近区域应变集中及应变分布的规律,结合破坏断面分析,探讨了不同缝合参数对应变集中及破坏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口缝合补强后,层板破坏强度和孔边局部刚度均有增大趋势,孔边产生了"缺口强化"现象;与未缝合情况相比,孔边应变衰减范围基本相同,而应变衰减程度不同;缝合设计参数(针距、行距、边距等)不同,孔边拉、压应变的转换点的位置也不同;不同的针距、行距以及边距对孔边应变集中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形式的机匣处理扩稳机理和损失产生区别,以某两级对转压气机(CRAC)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自循环机匣处理(SRCT)和轴向槽机匣处理(ASCT)扩稳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SRCT和ASCT在近失速点均显著提高失速裕度和总压比,在峰值效率点附近增加效率损失;机匣处理通过作用于叶顶泄漏流和抑制压力势流减弱转子间动-动干涉效应;机匣处理槽内流场与转子相对位置相关,转子周期性的扫掠机匣处理槽增加了轴向槽内流动的非定常性,机匣处理槽内流动掺混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