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2,4-二羟基苯甲酸铋催化剂的双基推进剂燃烧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铅化合物是双基系推进剂中重要的燃烧催化剂,但其毒性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外在研究对环境友善的绿色固体推进剂时,发现毒性极低的铋化合物对推进剂燃烧与常用的铅化合物具有相近催化效果,美国将2,4-二羟基苯甲酸铋用作双基推进剂燃烧催化剂来取代毒性较大的铅盐,以降低推进  相似文献   

2.
宋洪昌  王祎 《推进技术》2004,25(3):278-281
通过对燃烧表面附近气相产物的分析,建立了固体推进剂化学结构与燃烧表面温度(Ts)的对应关系。在一定假设和实验的基础上,使对应关系定量化,由此提出了预估推进剂燃烧表面温度的方法。由该预估方法计算的燃烧表面温度、及其随压强变化的规律都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并进一步提出了燃烧表面温度与催化剂分解峰温(Tm)相匹配原则,作为推进剂燃烧催化剂选择的新原则。  相似文献   

3.
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实时监测与燃速测定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固体推进剂线扫描摄像实时燃速测定系统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新一代的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和燃速的实时监测系统。介绍了这一新系统的组成、硬件工作原理和软件的主要功能。利用该系统,可以得到更多有关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超高燃速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三种含铜或/和铅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燃速催化剂PAC、PAPC和PAP,它们对AP微孔固体推进剂燃烧有显著催化作用,其中PAC和PAPC能使该推进剂在5MPa~25MPa压力范围内达到1m/s以上的超高燃速,燃烧较为平稳。通过热分析和实测燃速等探讨了催化剂对推进剂催化燃烧的主要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5.
杜磊  姜志荣 《推进技术》1994,15(3):66-73
介绍当前国外固体推进剂性能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粘合剂;催化剂对燃速影响的研究正在深入。安全、高效和连续化的混合工艺及其设备的研究方兴未艾。热塑性弹性体用作推进剂粘合剂的研究已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扩展耦全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半无限板边裂纹的零维对流燃烧和变形扩展的模拟分析,揭示了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扩展耦合的基本模式,燃烧流场和裂纹变形扩展相互作用,推进剂塑性变形对燃烧性能的影响,为燃烧断裂的深入研究提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固体推进剂燃烧转爆轰模拟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维分离两相流反应模型以及变步长跳步差分计算格式,模拟了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转爆轰过程。计算结果详细、合理地描述了推进剂在燃烧转爆轰过程中的流场分布情况。文中建立了确定诱导爆轰距离(L_(DDT)的方法,由该法所得L_(DDT)的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其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8.
周中灵 《推进技术》1985,6(2):69-78
本文系作者参加一九八三年六月廿七日至廿九日于美国西雅图召开的AIAA/SAE/ASME第十九届联合推进会议期间所了解到的有关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推进剂燃烧研究方面的情况。文章重点介绍了:一、不稳定燃烧研究;二、硝胺推进剂的燃烧;三、含铝推进剂的燃烧;四、固体推进剂燃速特性的研究。 近年来,美国为了适应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需要,通过它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研究实验室,继续不断地开展了不少燃烧和点火方面的研究。在这次联合推进会议上,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推进剂方面的文章有四十多篇,涉及到固体动力装置的各个方面。其中燃烧方面已经发表的文章有十多篇,反映了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动向。通过这次会议和会后参观乔冶亚理工学院空间工程系的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张以棣教授的实验研究工作,以及与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Kuo K、K、教授座谈等活动,对美国在这方面的一部分情况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现简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各国学者在研究硝胺固体推进剂燃烧方面所做的工作,介绍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TMO复合催化剂对AP推进剂燃速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炜  朱慧  张仁  张国东 《航空动力学报》1994,9(3):293-297,335
系统地考察了4种TMO催化剂(CuO、Fe2O3、Co2O3和Cr2O3)及其等质量比(1∶1)的6种TMO复合催化剂对AP/HTPB和AP/Al/HTPB两类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TMO复合催化剂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可分为正协同效应、无协同效应和负协同效应3类;具有正协同效应的TMO复合催化剂提高燃速效果最佳, TMO复合催化剂对AP复合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取决于推进剂的种类, 协同效应的类属和单一TMO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高能固体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竹林  冯增国 《推进技术》1991,12(5):40-44,70
本文根据双基系列推进剂的发展与演变,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CMDB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各种因素并推论了降低高能固体推进剂压力指数的具体措施,这些讨论对于新一代硝酸酯增塑的聚醚聚氨酯推进剂燃烧性能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超高燃速固体推进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荣杰 《推进技术》1992,13(4):57-61
文中对多孔超高燃速推进剂(μ≥1000mm/s)的研究进展、多孔固体推进剂的研究内容、燃烧特性及有关配方作了介绍。最后总结了多孔超高燃速推进剂在密闭爆发器中和作为火炮随行装药的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燃烧室升压梯度对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与扩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描述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与扩展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燃烧室升压梯度对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与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升压梯度对裂纹腔内对流燃烧流场、以及裂纹的开裂时间和开裂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一致及理论计算的双向耦合性质。   相似文献   

14.
星云 《推进技术》1986,7(3):61-62
最近固体推进剂燃烧区的结构研究表明,燃烧过程是由推进剂表面附近和在表面上两个相互依存的、放热的反应区所控制.第一个区是气相的,在离推进剂表面有限距离之内,其特性由气化的氧化剂、燃料和从表面喷射出的物质粒子相互扩散来表征.第二个区是在推进  相似文献   

15.
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燮铨  张蕊娥  李上文 《推进技术》1989,10(3):64-69,29,87
调节燃速和降低压力指数是RDX-CMDB推进剂性能改善的技术关键之一.用同一种有机铅、铜盐催化剂对实测比冲为2000~2200N·s/kg的四种双基及RDX-CMDB推进剂进行试验研究表明:铅-铜-炭黑三种燃烧催化剂组合使用也可在RDX-CMDB无烟推进剂中获得良好的平台或麦沙效应.这里炭黑的加入起了关键作用,可用燃烧催化的铅-碳理论作进一步的解释.所述的铅、铜催化剂与四种碳黑搭配,可使所研究的四种推进剂燃速在14~29mm/s范围内调节.  相似文献   

16.
王宁飞  汪亮 《推进技术》1999,20(6):87-91
采用П形微热偶、铜台熄火、扫描电镜、单幅火焰照相等技术, 研究了改性双基推进剂催化燃烧特征,用以催化剂为中心的气泡理论,解释了催化剂产生超速燃烧的机理。发现催化燃烧推进剂燃烧表面不均匀,高压下泡沫区比低压下细密而长,泡沫区的物质为未燃烧推进剂;更高压力下泡沫区的消失导致平台燃烧区的出现等现象。还提出了均质推进剂固相多反应机理, 并指出压力不同固相反应机理基本相同, 但固相放热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催化硝胺推进剂的高压热分解及燃烧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了一种典型硝胺推进剂,研究了加入不同的催化剂后燃烧性能的变化及样品高压DSC热分解行为。发现铅盐以及铜盐使硝胺推进剂在5MPa下的分解反应提前完成,热焓增加,碳黑的加入不产生该趋势,但三元复合催化剂加剧了此作用;三元复合催化剂使该硝胺推进剂在191.7℃到239.5℃的分解反应速度提高,这一区域放热的增加正是燃速提高的原因。参量ΔH与ΔT之比ΔH/ΔT与推进剂燃速之间有关联,ΔH/ΔT越大,燃  相似文献   

18.
PDADN-RDX-CMDB推进剂催化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分析、微热电偶技术、燃速测试、熄火表面的扫描电镜观测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复合催化剂对PDADN-RDX-CMDB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邻苯二甲酸铅/雷索辛酸铜/炭黑与雷索辛酸铅铜/炭黑两类复合催化剂可较好地改善PDADN-RDX-CMDB推进剂的燃烧特性,明显降低其压强指数且同时提高燃速,基于实现现象的观测结果分析,提出了“气泡-凝取相反应”理论,解释了该类推进剂在中枢 压区发生的“超速燃烧”现象。  相似文献   

19.
深入了解高能固体推进剂在低温条件下燃烧性能,获得燃烧波阵面变化规律,对评估推进剂在低温条件下的适应性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设计了燃烧波狭缝观测实验装置,采用高速摄影观测技术,对三组元HTPB固体推进剂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的燃烧过程进行了观测,获得了燃烧过程中波阵面的图像。结果表明,相比于在常温条件下,固体推进剂在低温条件下出现了燃烧波不稳定的情况。根据燃烧波图像计算出了推进剂的燃速,并与靶线法燃速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差异较小,推进剂在低温条件下的燃烧速度明显低于在常温条件下,常温条件的燃速在1.717~2.127mm/s,低温条件下的燃速在1.252~1.583mm/s。  相似文献   

20.
杨涛  金志明 《推进技术》1994,15(6):75-82
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描述多孔固体推进剂中燃烧转爆轰过程的一维反应两相流模型。用Mac Corcmak有限差分格式和自适应网格技术数值求解了控制方程。数值结果表明,在燃烧转爆轰的各个阶段,颗粒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态压缩,压缩波和燃烧波的相互作用是燃烧向爆轰转变的内在原因。数值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有相当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