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不同锻造工艺和热处理设备对LD2锻铝镦粗件的晶粒度的影响以及控制晶粒度的有效方法,并展望了细晶粒锻造工艺对锻件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Cr11Ni2W2MoV钢的三大生产厂的电渣重熔料及真空自耗重熔料的试验研究,发现该钢经电渣重熔后,合理的回火温度为560~580℃和640~660℃,以避免第一回火脆性和第二回火脆性、而该钢真空自耗重熔后不存在第二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15-5PH钢材料进行了变形工艺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变形量大于30%时,锻件得到了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组织;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硬度值先升后降,但变化幅度不大,锻件硬度变化范围为HB=314~322;锻件的纵向、横向力学拉伸性能差别较小;纵向室温拉伸性能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横向室温抗拉...  相似文献   

4.
通过300M钢楔形试样镦粗试验,研究了不同锻造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和不同变形量对该材料低倍组织的影响,分析得出了300M钢锻造粗晶临界温度和临界变形量;并试验研究了300M钢低倍粗晶细化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1)300M钢锻造时奥氏体晶粒粗化临界温度TGC为1050℃;(2)因锻造温度过高所形成的低倍粗晶,通过合适的变形量或热处理能够予于有效消除;(3)保温时间长短对低倍粗晶没有明显的影响;(4)在0%~5%之间存在晶粒粗化的临界变形量,这一临界变形程度是锻造时必须控制的最小变形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成果开发成功的增压器用铝合金叶轮、导风轮锻件等温模锻技术,也可用于铝合金、镁合金材料的其他复杂锻件。经数年生产实践考核,全套生产技术稳定可靠,锻件表面质量、形状尺寸精度、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瑞士BBC公司验收标准要求。超声探伤达美国军标A级。锻件流线符合BBC公司标准要求,晶粒细小,显微结构稳定。成形力只有普通模锻的1/6左右,可用较小设备生产较大的锻件,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过程中,金相检验用40CrNiMoA和18Cr2Ni4MA钢锻制的飞机零件的本质晶粒度时,常常发现7级细晶粒和3级粗粒共存的现象,按面积计算其比例为2:1或1:1。这不符合技术要求,本文深刻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找到了合适的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从而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了IN718合金,对其凝固组织形成机制和热处理固态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IN718合金经热处理后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选区激光熔化IN718合金沉积态显微组织为沿沉积增高方向定向生长的树枝晶,枝晶间分布着纳米级Laves相。经标准热处理后晶粒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大量γ′和γ′′相以及针状δ相弥散析出,Laves相含量减少,合金硬度较沉积态高约40%。经热处理后,合金垂直于沉积增高方向试样抗拉强度高于锻件,平行于沉积增高方向的试样塑性优于锻件,高温拉伸强度与锻件相当,室温及高温拉伸断裂机制均为微孔聚集型的穿晶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GX-8(1Crl2Ni2WMoVNb)钢属于马氏体型稳定不锈钢,在航空发动机上已采用多年,根据产品要求,需检查材料和产品的晶粒度。但多年来部内外有关单位在生产检验中对其晶粒腐蚀效果不理想。使用通常的腐蚀剂腐蚀,钢的组织腐蚀较重,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晶界显示,使之在明场和暗场下,晶粒度判定都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高能机械加工表面纳米化40Cr钢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超声高能机械加工处理工艺在40Cr钢表面制备了纳米晶表面层。采用SEM,TEM和纳米压痕技术等分析了表面纳米晶层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是由分布均匀的纳米级铁素体和纳米级渗碳体晶粒构成的复合纳米结构,过渡区由纳米级的渗碳体晶粒和粗晶铁素体晶粒构成。表面平均晶粒尺寸为3nm。随着深度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表面硬度高达8GPa,为基体硬度的3倍,随着深度的增加,硬度迅速降低。表面层弹性模量为252GPa,与基体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0.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PH13-8Mo钢进行热变形模拟实验,研究了应变对PH13-8Mo钢在应变速率为10/s,变形温度为1050 ~1150℃时变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PH13-8Mo钢在1 050℃、应变达到0.69时仍未发生完全再结晶,但在1100和1150℃、应变分别达到0.29和0.24后,发生了明显的完全再结晶.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应变增加和变形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直至发生完全再结晶.当应变<0.29时,再结晶晶粒尺寸和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随应变增加较快地减小;当应变>0.29后,再结晶晶粒尺寸和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随应变增加缓慢地减小.再结晶晶粒尺寸和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对α相平均尺寸分别为6μm,12μm,20μm的等轴TC4合金在890~950℃,应变速率0.1~10s-1范围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并研究了初始α相尺寸对合金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微观组织和动力学分析表明,等轴TC4合金变形的热激活过程受相变和晶粒长大作用的综合影响,计算获得的激活能偏大.在初始α相尺寸较小(6μm)的情况下变形,晶粒易于吞并长大,使变形后的组织粗化;在初始α相尺寸增大(12μm)的情况下会促进相变过程的进行,获得的变形组织中α相尺寸较细小;初始α相尺寸进一步增大(20μm),则变形组织的晶粒尺寸基本不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分析及拉伸性能和断裂韧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7A99铝合金锻件双级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7A99铝合金锻件经过120℃/4h+165℃/8 h双级时效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电导率分别为548 MPa,513 MPa,12.0%和38.2%IACS;锻件的L-T向断裂韧度为30.5 MPa·m1/2,锻件显示了较好的强韧匹配和耐蚀性;合金的断裂方式为穿晶韧窝断裂方式;主要沉淀相为η'相和η相。  相似文献   

13.
K4169高温合金组织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 K4 1 6 9高温合金在不同浇注温度及向熔体中加入细化剂时的晶粒组织。结果表明 ,降低浇注温度可以明显细化凝固后基体的晶粒和提高铸件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在通常的浇注温度 1 4 0 0℃和 1 4 2 0℃下 ,并对合金熔体进行均匀化处理时 ,加入所研制的复合细化剂可使圆柱锭的晶粒分别细化至 ASTM1 .7级和 ASTMM1 0 .5级 ;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分别达 96 %和 90 %以上。本文提出了晶粒细化的机理并分析了晶粒细化后断面等轴晶比例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GH4169合金通常于高温环境下服役,增材制造的GH4169合金高温性能往往低于锻件标准,影响其服役安全性,有必要通过热处理手段提高其安全性。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制备GH4169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表征手段,探究热等静压热处理工艺对SLM成形GH4169合金微观组织、高温拉伸性能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热处理工艺相比,经过热等静压处理后的GH4169合金晶粒为等轴晶,气孔基本消失,Laves相基本消失,短棒状δ相在晶界处更加连续,颗粒状γ’’相在晶粒内部大量析出,晶粒得到明显细化。热等静压处理后GH4169合金在扫描方向与沉积方向上的650℃抗拉强度分别为1053 MPa和1051 MPa,断后伸长率分别为8.6%和8.5%;高温持久时间分别为1620 min和2065 min,高温持久时间分别提升了90倍和30倍。高温抗拉强度和高温持久时间均高于锻件的性能指标,断后伸长率尚未超过锻件标准。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应用最普遍的热作模具钢5CrNiMo钢由于它热强性差,不能适应锻造高温合金、不锈耐热钢锻件的需要。为了解决精密锻件的模具材料,部于一九七六年组织了攻关组,由三○○七厂、三○一所、  相似文献   

16.
从23Co14Ni12Cr3Mo E(简称A-100)钢开坯锻造与基本力学性能的关系、材料热工艺引起的晶粒度变化与基本力学性能的关系、二次硬化析出规律、疲劳性能等几个方面阐述A-100钢的基本特点。在300M钢确立的多次镦拔大锻比开坯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高温均质化处理和第一火次大变形的开坯技术,由此奠定了A-100钢开坯锻造的技术基础。A-100钢断裂韧度更易受到热变形工艺参数的影响,1140℃及以上温度加热后20%以内的小变形导致晶粒粗大甚至出现混晶,降低断裂韧度。低温锻造变形后,A-100钢的二次硬化规律明显变化,抗拉强度峰值温度后移至468℃,过时效随温度的升高,强度降低缓慢。A-100钢具有循环硬化特征,疲劳裂纹扩展性能优于300M钢;3.5%NaCl盐水的腐蚀环境对A-100钢的高周疲劳性能有显著的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前言 D6AC与406钢都是低合金超高强度钢。D6AC钢是美国的一个应用历史较长的成熟的钢种,采用真空熔炼、淬火后高温回火的D6AC钢,已成功地用于制造“北极星”、“民兵Ⅱ”、“大力神Ⅲ”以及航天飞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我国仿制的D6AC钢系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加电渣重熔,淬火  相似文献   

18.
选用K4169铁-镍基高温合金研究了向熔体中加入NixAlyTiz金属间化合物对合金冷凝后的晶粒尺寸、枝晶组织等凝固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微量NixAlyTiz细化剂并控制合金液的均匀化处理过程可显著细化晶粒,将K4169铸件整体晶粒细化至0.1~0.2mm,达到ASTM1~3级,同时,枝晶组织和MC型碳化物也有明显变化。而且,本研究选用的NixAlyTiz细化剂由于其成分特点对合金的结晶特性及凝固组织无不良影响。因此可认为,加入微量的NixAlyTiz细化剂是获得K4169高温合金细晶铸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单向模锻工艺,只能在两个方向加压,分模面少,锻件形状受到限制,因而锻件毛坯肥头大耳,妨碍了锻件精化。从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研究了多向锻造技术,并相继用于了生产,证明可以锻造带凸缘凸耳之类的空心锻件,可以对活塞杆类锻件用细料中间局部镦粗成型,可以加工其他锻压设备上无法完成的复杂而精度很高的零件。一、多向锻造的工作原理它综合了模锻和挤压的特点,零件在多分模面的封闭式模型内成型,如图1所示。当阴  相似文献   

20.
航空锻造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航空装备极端轻质化与可靠化的追求越来越急迫,对材料和锻件的性能要求(如比强度、强韧性)也越来越高.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以航空工业为例,F-22和F-35飞机钛合金用量已分别高达39%和27%,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和钛合金锻件重量占发动机总结构重量的55%~65%[1].而高温合金、钛合金属于难变形材料,即加工参数范围狭窄、变形抗力大、组织性能对加工过程十分敏感.所以锻造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相比其他工业领域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