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温度-加速度复合环境试验是考察武器、飞行器产品飞行过程中发射、再入等阶段环境适应性能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温度-加速度复合环境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对高加速度环境下温度采集系统可能出现的温度漂移现象,进行了故障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验证试验表明,设计方案可行,相关方法可为复合环境试验可靠性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种紧凑无人机进气道设计和流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朱宇 《飞机设计》2012,(6):1-5,14
在满足对发动机风扇全遮挡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双"S"弯紧凑进气道的设计方案,通过CFD计算和风洞试验验证,进气道出口流场基本满足发动机要求。另外,对采用涡流发生器方法控制流动分离的备选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证实该方法能够降低发动机进口流场的稳态周向畸变。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任务可靠度验证方案不考虑开、关机的影响或试验时间较长的问题,利用权重系数模型,综合了典型的利用二项分布和利用威布尔分布分别制定出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提出了制定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验证方案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既考虑了发动机的持续时间的验证又兼顾了开机和关机过程的前提下制定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验...  相似文献   

4.
由于机载液压系统产品在整个飞行包线内会经历低温环境的考验,为了充分验证飞机用液压系统产品在低温环境下性能的可靠性,本文针对液压系统开展低温试验的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三种低温试验方案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适应的试验类型,最后通过对比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可以满足长时间、低功耗、大流量的液压系统低温试验的全新方案。该方案通过实测满足了试验要求,并达到了预期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反潜导弹弹箭分离时,分离舱张开投放战斗载荷。采用重叠网格方法对分离舱动态张开过程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并通过火箭橇地面试验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基于典型工况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考虑分离侧滑角、分离舱张开角和张开角速度等因素,通过多维插值获取分离舱实时气动力求解不同分离条件下分离舱张开特性,插值求解结果与直接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这表明,基于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的插值求解方法可以对分离舱张开特性进行快速预报,适用于弹箭分离方案初步设计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充气式减速技术试验器的设计和飞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充气再入与式减速技术的原理和返回工作程序,研制了基于多充气环结构的飞行试验器,介绍了试验器的设计方案、技术指标、飞行试验方案,并对试验器的核心装置——充气锥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开展飞行试验对部分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并对地面试验和演示验证飞行试验情况进行了总结。飞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充气环结构的充气式减速系统方案合理,折叠包装效率较高,与运载平台分离后快速充气展开,返回过程满足气动减速要求,着陆速度达到预期要求;柔性气动减速技术、刚柔耦合结构设计技术、多充气环结构加工制造技术、高效折叠包装及有序展开技术、快速充气技术、地面试验技术等关键技术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成败型产品的Bayes可靠性验证试验设计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分析了成败型产品的可靠性统计验证试验设计的需求、约束条件.对成败型产品成功概率的假设检验,综合考虑弃真和采伪的风险损失以及可靠性试验的成本,建立了基于试验损失的可靠性试验设计模型(RTDMTL).由Bayes方法,对于给定的样本量,运用0-1损失函数,按照验后期望损失最小的原则,推导出了最大可接受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平均风险准则,给出了弃真和采伪两类风险的计算公式.对于RTDMTL的求解,给出了基于Matlab软件的最优试验方案数值算法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夜视镜的原理,对某型直升机现有机内外照明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照明系统与夜视镜兼容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设计方案中照明系统类型、光色等的确定及改装方案.经地面与空中试验验证,改装后的照明系统与夜视镜兼容.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测试性验证试验设计方案均存在确定的故障样本量较大以及验证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数据的测试性验证序贯设计方案。首先,基于二项分布模型确定序贯设计的判决阈值;然后,在序贯试验下基于给定的样本量分配和故障模式选取方法,采用仿真的方式生成相应的故障模式并进行验证试验。同时,以序贯方式计算相应的概率比,通过其取值动态判定接受/拒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与经典验证方法具备几乎相同的抽样特性,能达到有效减少测试性验证试验所需故障样本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短周期高压力试验状态下的气体流量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短周期高压力试验状态下的气体流量测量方法.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选取最优方案,并在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自行设计的火药模拟冷吹试验台上进行验证.冷吹和真实火药热吹试验表明,根据冷吹测得空气流量换算得到热吹试验需用火药量,可降低火药超量带来的超转等风险.同时也验证了短周期高压力试验下气体流量测量的可行性,为火药起动喷嘴设计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基于黏性伴随方法和Navier Stokes方程的跨声速机翼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分别推导了适用于三维跨声速机翼气动反设计和减阻设计的黏性伴随方程、边界条件和梯度求解表达式,并研究了伴随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通过将网格生成、流场计算、黏性伴随方程数值求解、梯度求解和拟牛顿优化算法等几方面的有效结合,发展了一种跨声速机翼气动优化设计方法。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将多重网格方法应用到方程的数值求解中来加速收敛。跨声速机翼反设计和减阻设计算例验证了本文所发展的方法的正确性。采用本文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一般通过20~30次迭代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多级环境下轴流压气机反方法改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三维黏性流场求解,对多级轴流压气机叶片反方法改型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所采用的数值求解方法,之后阐述了压气机叶片反方法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对某型高压压气机后四级初始设计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反方法改型设计,基于对数值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多级环境下叶片表面载荷分布调整的具体方法。反方法改型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多个叶片表面载荷分布,提升了四级压气机整体气动性能。设计点绝热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压比提高6.57%。   相似文献   

13.
风扇工作叶片振动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传统叶片振动可靠性模型基础上,运用基于强迫振动响应放大因子的振动可靠性模型,给出了求解振动可靠性设计变量的方法.并利用风扇叶片的试验数据对叶片的振动可靠性进行了实例评估,为叶片的修改设计和排除叶片的振动故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二项分布的优化截尾序贯检验法能降低平均试验数,可有效用于导弹试验检验方案中,但该方法存在实际风险计算不准确的特点。文章在深入分析该算法基础上,提出采用马尔科夫链的方法计算试验风险,给出了试验方案制定步骤,并用实例计算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abin noise of a structure in a wind tunnel. A method for scaling the cabin sound was derived to obtain the cabin noise of a structure, and the derivation of the scaling procedure was based on a theoretical hypothesis regarding the cabin noise prediction for a scaled model in a wind tunnel. A frequency offset was generated because of the error introduced by model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and a proposed modal test method was used to eliminate the frequency offset. Both a full-scale structure and scaled structure were measured in the wind tunnel tests. The cabin noise of the full-scale model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scaling procedure based on the scaled model. The comparisons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caling procedure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are effective for vibro-acoustic predictions in wind tunnels. Moreover, background noise tended to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e cabin sound for the wind tunnel test, and thus background noise should be prevented through specific design efforts.  相似文献   

16.
叶片全三维反问题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基于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叶轮机械叶片全三维反问题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反问题给定叶片表面的静压分布反求叶型,假设叶表网格点有虚拟移动速度,迭代过程中根据叶表的实际静压和目标静压之差来修改叶型.对单排叶栅进行了反问题设计,并给出了初步的优化算例,结果能很好地满足目标静压分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的时间和精度也适合进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Riccati方程的航空发动机鲁棒容错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状态反馈控制律,基于Riccati型方程,导出了对象模型存在参数摄动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对传感器失效具有完整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给出了使该充分条件得到满足的一种迭代计算方法。以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为例进行了仿真设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有效、实用。对于执行器发生故障的情形,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较完整的涡轮盘疲劳寿命评估流程,并以一个涡轮转子模型的分析实例给出了寿命评估流程的实施过程,同时探索了涡轮盘考核部位模拟试验件设计的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涡轮盘寿命评估流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所发展的寿命方程参数确定方法可有效利用现有材料手册中各种材料基础试验数据并能获得一组物理意义明确的参数,此寿命方程预测的寿命精度在2倍分散带之内;通过涡轮盘计算分析发现应力梯度是影响涡轮盘中心孔、螺栓孔边以及过渡圆角等部位寿命的关键因素,需在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通过带缺口的平板模型算例模拟了涡轮盘危险部位的应力梯度特征,实现试验件缺口部位的应力梯度与涡轮盘考核部位的相对梯度特征接近,并提供了缺口模拟试验件设计方法,为使用简单缺口试验件评估涡轮盘考核点的寿命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recent products being more reliable,engineers cannot obtain enough failure or degradation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period and even the product lifetime,therefore,accelerated life test(ALT)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quantify the lif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Test design is the most essential topic,such as testing duration,stress profile,data inference,etc.In this paper,a method and procedure based on theoretical life models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accelerated stress profile.Firstly,the method for theoretical life calculation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main failure mechanism analysis and the theoretical life models.Secondly,the method is provided to determine the accelerated stress profile,including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ccelerated stress types and the stress range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 failure mechanism analysis,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cceleration factor and the accelerated stress level based on lif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models,and the collabor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the accelerated test time while taking the multiple failure mechanisms into consideration.Lastly,the actuator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scribe the procedure of the method and the engineering applic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are ver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