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信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发展是与卫星结构形状的演变密切相关的。要求星上电功率不断增大是卫星结构形状及其姿态控制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西方国家和苏联发展通信卫星所采用的两种不同技术途径,介绍了姿态控制系统从自旋稳定经由双自旋和动量偏置到零动量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着重说明了有关姿态控制的问题和迄今为止所采用的解决办法。最后简要说明未来飞行任务中将出现的姿态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的故障—功能分析法,是在故障树分析法和系统辨识法诊断故障的基础上,针对导弹姿态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所提出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故障分析法,它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能诊断多重故障和准确地估计出姿态控制系统故障后各环节的模型参数,是该方法的突破之处。故障—功能分析法是故障分析的一般性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在导弹姿态控制系统专业里,它不仅能用于姿态控制系统在飞行实验中的故障分析,也同样适用于姿态控制系统在设计、研制阶段中的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苏联“萤光屏”系列地球同步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在稳态运行时姿态控制系统俯仰通道的稳定性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太阳帆板的挠性。飞行实验表明,文中所介绍的方法在工程设计中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为对象,提出了在分系统测试和卫星总装测试中进行系统开路动态测试和实时闭路仿真测试的方法。介绍了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及其采用 CAMAC 标准接口的地面测试系统,讨论了动态测试中姿态模拟的手段和实时测控技术,并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关于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及建造“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长征四号A(CZ-4A)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内容包括: a 姿态控制系统方案和组成; b 数字控制系统设计采用的数学方法; c 数字自动驾驶仪的设计; d 箭上计算机调零; e 姿态控制伺服系统; f 首发CZ-4A运载火箭控制系统飞行结果。在CZ-4A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方案中,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双向摇摆发动机伺服系统和计算机调零方案均是国内首次使用,由于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使CZ-4A控制系统具有高的精度,大的适应能力,是大型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中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LM-4运载火箭末速修正段姿态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的目的、试验内容和实施过程,着重介绍姿态控制喷管发动机的仿真试验,给出半实物仿真的原理框图.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半实物仿真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潘兴Ⅱ导弹总体概况,重点介绍其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数字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6,(3):101-108
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由多个外形尺寸相同的模块组成,具有组织方式灵活、维修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可有效提高空间系统的可维修性,降低空间系统建设成本,满足空间应用的多任务需求。文章对国外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如日本"可重构空间系统"(RSS)、应用"超级机器人"(SuperBot)和应用卫星模块(Satlet)的美国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针对我国模块化可重构空间系统的发展,建议首先发展模块化异构系统,采用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指标要求、系统组成、工作模式、控制方案设计和主要故障诊断逻辑.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数据,给出了卫星在轨运行的部分曲线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的指标实现情况,对姿态控制分系统方案进行了在轨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扼要地介绍航天飞机轨道运行段的姿态确定和控制方案的概念设计,着重介绍轨道飞行段姿态控制系统的任务,系统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同时简要地介绍宇航员手操纵系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仿真计算南大西洋异常区(SAA)高能粒子的通量与能量,分析不同通量阈值与能量阈值对SAA空间分布的影响,并以科学实验卫星为研究对象,对其历经SAA的时间百分比进行连续24 h和6个月的统计,获得了SAA对卫星常规运行的工作时间影响。结果表明:在50 MeV能量阈值条件下,500 cm~(-2)?s~(-1)较100 cm~(-2)?s~(-1)通量阈值对SAA空间分布的影响范围在纬度上相差约23.35%,经度上相差约27.06%,历经SAA时间上缩短约48.0%;在100 cm~(-2)?s~(-1)通量阈值条件下,150 MeV较50 MeV能量阈值对SAA空间分布的影响范围在纬度上相差约13.86%,经度上相差约17.29%,历经SAA时间上缩短约31.7%。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Acta Astronautica》2007,60(8-9):728-736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the volume of four muscle groups and/or 17 individual muscles of the human lower limb during 20 days of 6 head-down tilt bed rest. Twelve healthy m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resistance training group: BR-Tr (n=6) and the control group: BR-Cont (n=6). The volumes of the knee extensor, knee flexor, adductor, plantar flexor, and dorsiflexor muscle groups and their individual muscles were calculated. After the bed rest, the BR-Tr subjec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volume in almost all tested muscles; in contrast, the volumes of the four muscle group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BR-Cont group (-12% to -8%).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sistance training during bed rest can prevent the deteriorating of thigh muscles and calf muscle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