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EMS陀螺仪体积小、功耗低的优点扩展了惯性器件的应用领域,对于制导武器的小型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国内MEMS陀螺仪精度相对偏低、噪声大,这限制了它在高精度军事领域的应用.陀螺阵列可以利用冗余信息有效提高MEMS陀螺的精度,实现低精度陀螺的高精度应用,而不需要技术和工艺的突破.介绍了MEMS陀螺阵列的基本原理,总结了陀螺阵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陀螺阵列的4大关键技术:陀螺冗余系统配置,误差分析、建模与标定,故障诊断以及信息融合.最后,分析了陀螺阵列的发展特点以及研究重点,给出了MEMS陀螺阵列技术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激光陀螺仪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激光陀螺仪自锁效应产生的机理。重点研究了激光陀螺仪锁区测试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本文所研究的激光陀螺锁区自动测试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测试设备,通过与被测产品激光陀螺在电气上直接连接,能够自动完成对激光陀螺锁区的测试工作,并记录测试结果。该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开发的适应性,使用安全、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3.
Killi.  K 《惯导与仪表》1996,(2):5-10
光纤陀螺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固态旋转传感器,而且在新的方案中,它还将成为环形激光陀螺的有力竞争对手,光纤陀螺将会大量生产,以代替有方案中的陀螺转子技术,光纤陀螺的高可靠性,输入轴高稳定性及加速度的低灵敏度,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它的先进性,AlledSingnal设计瞄准光纤陀螺(PGFOG)来代替它目前制造一种高性能机械陀螺仪,精细的隔热设计,陀螺组合技术,光源强度噪声抑制方法和光源波长控制已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维均 《航空学报》1993,14(7):424-427
推导出了适于计算机仿真的陀螺完整运动方程式并给出了仿真曲线,可看出在外力矩作用下陀螺仪从起动到稳定这一段时间内的转动角速度和转角的变化规律。通过降低陀螺转速并减小外力矩,使无锁紧机构的陀螺仪消除起动时的剧烈抖动而达到平稳起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半球谐振陀螺仪受到温度影响产生漂移。针对半球谐振陀螺组合设计了一套基于脉宽调制的温控系统。通过对陀螺组合温控方式的选取、均匀对称性结构设计、热模型建模,利用FPGA对陀螺仪进行温控系统设计。实验表明,温控系统精度为±0.1℃,满足陀螺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磁共振陀螺是基于量子操控技术的前沿研究新进展。具有高精度、微小型、对加速度不敏感、纯固态等特点,是未来发展高精度、微小型陀螺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围绕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核磁共振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硬件构成,分析了核磁共振陀螺在上个世纪的主要技术发展路线与面临的技术发展瓶颈,综述了核磁共振陀螺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实现的技术突破,最后对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半球谐振陀螺是惯导级的固体振动陀螺,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 特点非常适应空间应用。在国外空间应用中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内半球谐振陀螺仪 已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其性能可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目前正在开展半球谐振陀螺应 用技术与高精度、小型化惯性测量组合的技术研究,拓展应用领域。概述了半球谐振陀 螺的基本原理、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相关关键技术以及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现代陀螺是没有旋转部件。除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轻微振动部件之外。现代陀螺的工作原理在本质上不同于与其同属一个家族树的角动量陀螺。新陀螺概念:哥氏振动陀螺(GVG).激光陀螺(RLG),和干涉型光纤陀螺(IFDG)与它们的机械结构一起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实现它们所需的技术只是在20世纪的后半叶才成为可能。本文概述新陀螺概念,将通过有用的物理原理来将它们区别于机械陀螺。并阐述了每种陀螺技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激光陀螺仪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激光陀螺仪自锁效应产生的机理.重点研究了激光陀螺仪锁区测试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本文所研究的激光陀螺锁区自动测试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测试设备,通过与被测产品激光陀螺在电气上直接连接,能够自动完成对激光陀螺锁区的测试工作,并记录测试结果.该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开发的适应性,使用安全、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陀螺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陀螺基于原子操控技术的前沿研究进展,具有高精度、小体积、纯固态、加速度不敏感等综合优势,是未来高精度、微小型陀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介绍了核磁共振陀螺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研究进展,从工作原理出发指出了核磁共振陀螺实现涉及的核自旋极化、核自旋进动检测、核自旋磁共振、磁屏蔽等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核磁共振陀螺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及其可能的解决思路,最后对核磁共振陀螺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低精度光纤陀螺应用需求,利用廉价的单模光纤及退偏技术组成一开环光纤陀螺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案。本论文对开环退偏光纤陀螺中的退偏器特性及由此组成的开环光纤陀螺作了工程应用研究。研制的光纤陀螺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产品的一致性较高,精度达到2/h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光纤陀螺温度补偿精度,采用Mohr理论建立了光纤环圈的热传递模型,准确分析了光纤环圈内部的温度变化和分布情况,计算得到了光纤环圈的Shupe误差。根据Shupe理论误差和陀螺仪输出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最优的光纤环圈热传递参数。根据热传递参数建立了光纤陀螺温度补偿模型,完成了光纤陀螺的实时温度补偿,实际补偿后光纤陀螺仪变温精度提高了约3.4倍。  相似文献   

13.
半球谐振陀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半球谐振陀螺是基于哥氏效应测量角速度的新型固态陀螺,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功耗低、寿命长、可靠性好、抗空间辐射等优点,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理想陀螺仪,在宇航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半球谐振陀螺的理论精度不受量子尺寸效应限制,是高精度、微型化陀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首先介绍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半球谐振陀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半球谐振陀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一种磁悬浮陀螺飞轮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彬  房建成  刘刚 《航空学报》2011,32(8):1478-1487
提出一种磁悬浮陀螺飞轮的设计方案,采用洛伦兹力磁轴承对陀螺飞轮转子进行五自由度支承以提供转动自由度,并利用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力与电流的线性特性,间接测量陀螺仪的输入角速度.该装置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兼有敏感器功能,可同时进行三自由度姿态控制与两自由度姿态敏感.针对磁悬浮陀螺飞轮二自由度姿态敏感与三自由度姿态控制这两项关键...  相似文献   

15.
对各种集成光学陀螺结构方案进行了总结,并对干涉式、谐振干涉式、反射谐振式、透射谐振式等四种典型的陀螺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涉式和反射谐振式陀螺方案具有较小的极限灵敏度值,而且反射谐振式方案是四种陀螺方案中极限灵敏度值最小的,即反射谐振式陀螺方案是具有最大潜能的陀螺方案。方案分析完成后开展了集成光学陀螺的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集成光学芯片的优化设计和加工、信号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最终实现了零偏稳定性为0.2°/s的陀螺样机。  相似文献   

16.
光纤陀螺仪在随机误差方面表现出极佳的性能优势,但受限于其标度因数不理想的现实。针对航海用长航时、高精度光纤陀螺惯导系统的使用需求,设计了基于光纤陀螺数字信号实现载体三维角运动隔离的同时完成惯性测量装置的旋转调制功能,可有效减小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误差与载体运动角速度的耦合误差,同时充分发挥光纤陀螺随机游走小的精度优势。理论仿真验证了光纤惯导稳定平台加旋转调制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为光纤陀螺惯导系统在高精度导航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光纤陀螺正在向激光陀螺挑战的观点出发,概要叙述光纤陀螺与激光陀螺的比较,以及美国两家主要的军用和民用激光陀螺供应商Litton工业公司和Honeywell公司目前已成为研制与生产光纤陀螺的领先公司。  相似文献   

18.
固态光学陀螺的优势正受到一种新型的旋转质量装置的挑战,这种较低成本的器件具有良好的低噪声漂移及高可靠性的性能。微型战术陀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双轴陀螺,它采用先进的旋转质量装置的技术,以建立新的低成本标准。它具有不不带挠性支撑系统的调谐转子陀螺的低噪声性能。综合了球形动压气浮轴承及三轴永磁直流电机和力矩器的优点,设计成动态范围大于10^7的微型双轴陀螺。本文介绍了该设计及验证这种低成本下一代速率陀螺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框架陀螺仪对陀螺仪转子角速度在线测量的应用需求,进行了小型化框架陀螺转子角速度在线测量电路设计,电路采用霍尔元件作为检测传感器,检测结果通过WIFI模块传到上位机。同时在不同转速下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电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具有较强实用性,也可扩展应用于其他转动目标的角速度测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TMS320LF2407A的便携式陀螺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的高性能陀螺逆变电源系统,采用SPWM技术获得了恒压恒频的三相正弦交流电输出,具有集成度高、低功耗的特点,利用DSP对电源输出的各种信号进行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陷波滤波和低通滤波相结合的滤波电路,有效减少了电源输出的开关谐波分量。结果表明,电源各项指标均满足陀螺仪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