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发动机药柱和推进剂方坯老化性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期贮存的CTPB推进剂方坯性能变化和发动机中推进剂药柱性能变化比较,研究了发动机药柱和推进剂方坯老化性能的相关性,发现发动机中不同位置的推进剂性能的变化有明显差异,内层推进剂“变软”的速率比外层慢得多。当外层推进剂强度降低较大时,内层推进剂仍有较高的保持率,几乎和推进剂初始性能相同,并且强度由内向外逐渐变化。因此。单用推进剂方坯的老化性能难于推断发动机药柱的寿命,并对这一现象对发动机寿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运用RFD-200型射频单电极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机处理橡胶包覆层和推进剂药片(药柱),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TG)和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分别对橡胶包覆层和推进剂药片(药柱)的表面、组成和热分解性能进行表征;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对橡胶包覆层和推进剂药片(药柱)之间的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实验表明,用设备处理后不会影响推进剂和橡胶包覆层本来的性质,但其表面形貌变得较粗糙,使处理后片状样品之间的剥离拉伸强度和最大力分别提高了40%和37.6%,柱状样品的剥离最大力提高了74.4%,残留有效长度大幅增加。因此,处理后样品的粘结强度能够达到传统手工打磨工艺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存放多年的双基推进剂药柱,经实验发现,在肉厚方向有一种称为“燃速弧线”的特征,也称为“虹效应”,爆热也有此特征,它会引起固体火箭发动机压强曲线和推力曲线的变异,从而对导弹的战术性能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西欧各国研制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情况及其进展.对双基推进剂,包括浇注双基推进剂、压伸双基推进剂、复合改性浇注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推进剂,以及一些粘合剂的特性和发展分别作了叙述.探讨在固体推进剂中加入硼粉后性能的改进以及所带来的问题.今后固体推进剂发展的重点将是:提高总固体含量,进一步提高燃速,改进药柱的力学性能,降低温度敏感系数,以及降低推进剂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高温加速老化的方法,通过测定 AP/HTPB 推进剂的单轴拉伸,交联密度、硬度、燃速等性能随时间的变化,比较了三乙醇胺、三氟化硼三乙醇胺、MAPO、MAPO·HAC 和 HX-752等五种常用键合剂对 AP/HTPB 推进剂贮存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重分析,对含键合剂的 AP/HTPB 推进剂的老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粗略估算了推进剂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6.
固体发动机低温点火条件下药柱结构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三维弹性和三维线粘弹性模型,对固体发动机药柱在低温和点火升压2种载荷下的结构完整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推进剂弹性模量E、泊松比μ、药柱m数等参数对结构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低温点火条件下,药柱内孔表面是最危险部位;固化降温和点火升压2种载荷引起的最大等效应变在此是相互叠加的;药柱m数对固化降温和点火升压载荷下的应变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弹径的无缝单孔棒状推进剂的侵蚀燃烧效应,对其内弹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为研究其侵蚀燃烧现象,提出了一种着重强调湍流与燃烧相互作用的易行模型。实验台上用的是一种设计成大肉厚的(约1.0cm)、中孔圆筒形药柱。药柱燃面的瞬时位置,用实时X射线照相术来测定。X射线照片表明,在强横向流作用下,实测的NOSOL—363棒状推进剂的瞬时燃速,明显地高于它的线燃速(4—32倍)。证明了这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丁羟推进剂在定载荷下断裂所需时间与推进剂本身抗拉强度的关系,并且给出了环境温度和湿度,试件大小,形状和制作方法对推进剂断裂所需时间的影响,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固体推进剂药柱强度可靠性蒙特卡罗法数字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了一种计算随机载荷下固体推进剂药柱强度可靠性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即通过建立固体推进剂药柱的累积损伤模型,采用直接模拟法模拟随机载荷和固体推进剂药柱初始强度来获取推进剂药柱的可靠度。该方法能有效地预测运输、飞行等环境下固体推进剂药柱的强度可靠性。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可靠性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0.
定速拉伸的固体推进剂双轴板条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体推进剂双轴板条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考虑了粘弹性对应力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双轴板条试件中心域为平面应变状态,与发动机药柱中部内孔表面相似,并给出了计算杨氏模量所需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压强指数n<0.05(4.9~14MPa下)的硝胺低燃速丁羟平台推进剂,以及该推进剂的力学、工艺、安全性能,并简单地分析了产生平台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硝胺推进剂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外现阶段硝胺推进剂点火模型研究的现状.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把点火模型分为两类:从理论角度出发着重于点火机理的研究及从工程角度出发着重于实际工程的应用,并分别对其代表性的模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含硝胺(RDX)丁羟推进剂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含硝胺(RDX)丁羟推进剂的能量水平。在压强6.8MPa下实验配方的理论比冲达2597.71N.S/kg。研究了配方固体含量,铝粉含量,铝粉含量,AP/RDX配比与燃速,压强指数的回归关系,研究出既降低燃速又降低压强指数的附加物“TPC-M”和TCA,可使n值降到0.2以下,附加物TBP在提高燃速的同时又能降低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e3.e5、e5多功能助剂对NEPE推进剂主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功能助剂能明显提高NEPE推进剂的综合性能,20、70、-40℃下εm提高10%~20%以上,动态压强指数降低0.101,自燃温度提高3.9~9.8℃,分解时间延长数倍。e3.e5、e5助剂具有提高推进剂力学性能、降低压强指数、改善化学安定性和安全性能等多种功能,同时具有用量少、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改性双基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海燕 《固体火箭技术》2000,23(2):36-38,43
综述了国外改性双基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改性双基推进剂实现低特征信号并提高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和性能指标,重点介绍了几种含有新型含能材料、新型燃速改良剂和新型键合剂的改性双基低特征信号推进利配方。  相似文献   

16.
在丁羟/铝粉/高氯酸铵组成的三组元推进剂体系中,通过药浆流变性测试、动态力学分析(DMA)、单向拉伸性能、凝胶分数和相对交联密度的测定,研究了一些功能组分如氮丙啶类化合物MAPO、醇胺络合物TEA·BF3、胺类化合物H对推进剂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PO可以降低药浆屈服值和表观粘度,改善工艺性能,显著增加最大抗拉强度,但对最大伸长率无影响;TEA·BF3大幅度增加药浆屈服值,使工艺性能变差,一定程度上提高最大抗拉强度和发挥熵弹性而增加最大伸长率,H可以显著改善推进剂工艺性能和增加最大伸长率.文中还对功能组分在推进剂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PEPA/AP膏体推进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开展了PEPA/AP型膏体推进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PEPA/AP膏体推进剂的流变行为遵循Ostwalld幂定律,通过增稠剂种类和含量的改变可有效调节膏体推进剂的流变参数,增调剂NJ-4可使膏体推进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保持稳定的流动性。燃烧调节剂FC-1能有效改善配方的点火和燃烧性能,拓宽了燃速范围(6.86MPa下,燃速15mm/s指高到15mm/s以上),显著降低了燃速压强指数(2.94-8.83MPa下,压强指数由0.71降至0.4)。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个新的化学火箭推进领域--低温固体推进技术,叙述了这种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形式、特点和有关技术问题,近年来国外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及应用于航天运载火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推进剂功能组分作用机理研究——(Ⅱ)丁羟/铝粉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丁羟 /铝粉组成的实验体系中 ,通过测定药浆流变性的变化 ,研究了一些功能组分在推进剂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醇胺络合物TEA·BF3 是推进剂中铝粉的偶联剂 ,在其它功能组分存在的条件下 ,仍能竞争吸附于铝粉颗粒表面。实验发现 ,在Al/HTPB/IPDI体系药浆中 ,TEA·BF3 与MAPO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使药浆流变性能显著恶化。文中对其它一些功能组分在药浆中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端面燃烧发动机研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就贴壁浇注的端面燃烧发动机容易产生的起动加速慢、工作拖尾时间长及尾端部人工脱粘层(盖层)粘接脱粘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的解决办法,这些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对提高发动机性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