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正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收集国内维修系统资源信息数据,包括国内航空公司数量、机队概况、维修单位数量、批准维修能力、年度维修量、维修人员、维修培训机构数量和批准培训能力等,并通过对这些大量详实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发布《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力争科学、客观、准确分析和评价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提供数据参考。报告中数据截至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文中若无特别说明,2020年的数据均截至该日期。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发展状况,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委托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于2014年利用"民航维修资源信息系统"收集了国内维修系统资源信息数据,包括国内运输航空公司的机队、飞机使用信息、送修信息和维修单位的批准维修能力、年度维修量、维修设施设备和维修人员等,并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发布了《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科学、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提供数据参考。报告中数据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文中若无特别说明,2014年的数据均截止该日期。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利用"航空器使用困难报告(SDR)系统"和"维修单位审定监察系统(MCSS)"收集国内维修系统资源信息数据,包括国内运输航空公司的机队、飞机使用信息、维修单位的批准维修能力、年度维修量、维修培训机构数量及培训能力、维修人员等,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发布《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及行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力争科学、客观、准确分析和评价维修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4.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和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于2007年启动的国内维修资源评估项目,目的是建立发布维修行业资源信息的权威平台,定期调查、统计和发布国内机务维修系统资源情况,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本文深度分析了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状况,以及机务维修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09年10月31日,报告中若无特别说明,2009年的数据均截止到该日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的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工作是由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主持,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承办的一项年度专项项目.项目于2007年启动,目的是分析国内机务维修行业的发展状况,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开展规划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该数据...  相似文献   

6.
<正>在过去十年间,中国民航机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95%,截至到2010年底,中国民航共拥有各类运输飞机1 639架(各类运行及备份发动机3 600余台),通用航空器1 010架。民航维修行业规模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民航维修市场总量达到23.2亿美元,占世界MRO市场的5%,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民航维修市场;随着我国民航市场的迅速发展,各航空公司机队规模不断扩大,飞机维修  相似文献   

7.
正华普航空发动机培训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发动机型号维修培训机构2021年1月7日,飞标司组织地区管理局完成对于华普航空发动机培训中心的发动机型号维修培训能力联合评估,并批准其开展相关培训业务。这标志着中国民航维修培训体系全面覆盖了从维修人员执照、飞机机型培训到发动机型号培训的全部范围,解决了长期以来民航维修培训一直未将发动机型号培训单列而导致发动机型号培训无法和机身培训相结合申请机型签署的痼疾。新增发动机型号培训这一培训类别,旨在引导发动机制造厂家利用其技术优势为行业服务,同时拓展维修人员的培训渠道和种类,促进中国民航维修培训体系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8.
本期《中国民用航空》杂志首次特别关注了两个主题:航空维修的现状与思考、航空公司的生存危机。在"航空维修的现状与思考"这个主题,我们重点推荐《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分析报告》一文,该报告源于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和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原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于2007年启动的国内维修系统资源评估项目,目的是建立发布维修行业资源信息的权威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基于2013年航科院升级后的"民航维修资源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对国内民航维修资源和行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希望能够更好地服务行业,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规划自身建设提供数据参考。若无特别说明,文中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均为2013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胜任能力的培训和评估(CBTA)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对构建航空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评估体系提出的指导性做法,本文以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器维修人员基于胜任能力的培训和评估手册》(Doc10098)为主线,开展中国民航规章与Doc10098文件的对标研究,重点分析《维修系统培训大纲》(AC-121-56R1)中关于航空公司维修人员培训与培训评估的要求对于施行CBTA的分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ADDIE)的五个流程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1.
<正>海南海航汉莎技术培训有限公司(海航汉莎)是2007年由德国汉莎技术培训(LTT)公司和海航集团共同出资建立的,主要致力于为海航集团和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的飞机维修培训、其他相关培训及咨询服务,满足未来中国民航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飞机维修人才的巨大需求。  相似文献   

12.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现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07年启动的国内维修系统资源评估项目,目的是建立发布维修行业资源信息的权威平台,定期调查、统计和发布国内机务维修系统资源情况,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民航实验实训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快速发展的民航业对机务维修等民航特殊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迫切而广泛的需求。根据中国民航"十一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将是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期,到2010年末,民航全行业从业人员总量将达到44万人,需增加飞机维修人员25万人。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依据民航局印发《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试行)》建设理论,结合长龙航空维修体系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以及数字化趋势,浅谈长龙航维修系统高质量发展思路,为维修行业规划高质量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民航运输类飞机机队规模只有500架,到今年年底机队规模预计将超过2500架。波音公司预测在未来20年内,中国引进的新飞机数量超过6000架,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运输市场。在为中国民航取得巨大发展成果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速发展背后需要人、财、物(维修资源)的有力支持,目前的民航维修行业不乏资金的投入,维修资源也可充分利用OEM厂家和国外维修单位,但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客在中国的机队规模在不断壮大,从1997年的不到50架增加到现在的近1000架,预计到2020年空客向中国交付的飞机将达到2000架。因此航空公司对空客飞机的相关培训需求也在显著增长。空客和中航材合资建设的华欧航空培训中心自1997年10月正式启用以来已为中外客户提供了8300多人次维修培训,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维修人员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华欧航空培训中心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通过了EASA和CAAC147部  相似文献   

17.
陈新锋  杨海涛 《国际航空》2010,(10):16-16,18,20
在2009年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深度分析了国内航空公司的发展状况、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概况及中国民航维修系统的人力资源状况,并就机务维修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航空专业人员是肮空运输发展的最重要人力资源,决定着各个国家和地区航空运输的生存,机务维修专业人员是航空专业人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航行业中,机务维修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机务维修涉及专业面广、工种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机队规模的迅速壮大,机务人员短缺、维修水平滞后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中国民航的机务维修人员培训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正>《维修系统培训大纲》决定了维修系统培训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和精确性,对维修人员个体甚至维修系统整体的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民航咨询通告给出初始维修系统培训大纲编写指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根据CCAR-66部民航维修行业发展新形势,结合维修人员岗位技能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关键要素,提出了维修系统培训大纲"专业化"和"个性化"编写的新思路,借以指导维修培训管理人员树立"精准培训"理念,创新培训特色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民航业,飞行员短缺问题一直存在,飞行员的短缺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拉长了飞行员的工作时间,使飞行员面临疲劳驾驶的风险,飞行员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低空空域的开放短期内将加剧飞行员的短缺问题,长远看也会有利于降低飞行员的培养成本。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组织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空管局电信公司对中国民航驾驶员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统计,编制出《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涵盖了从2007年至2012年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各方面的数据,本文摘选部分数据,希望能更好地为民航业在政策制定、机组管理、招生培训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