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全球航空运输业正在迎来强劲复苏。随着世界大多数地区客运量的不断攀升,商用飞机售后服务市场稳步增长。受新飞机供应链问题持续得不到缓解的影响,售后服务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都还算有利可图,但与此同时参与其中的每一员都会感受到市场有些混乱。  相似文献   

2.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航空运输业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目前,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持续提升,世界各国防疫措施效果的不断显现,逐步恢复的航空客运量和航空货运网络正在帮助航空售后服务提供商不断摆脱低迷状态.但是,若要达到疫情前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宽体机运营的企稳反弹,以及业界对强劲复苏可能带来...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公务及通用航空商务总监瑞希杰先生完善售后服务为中国通航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是霍尼韦尔全球战略中十分重要的战略市场。目前,中国的通用航空增长势头强劲,霍尼韦尔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与服务,并携手多家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拓通用航空市场。作为全球领先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前全球航空维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独立第三方维修企业正在通过不断夯实专业技术能力、寻求合作伙伴等手段,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当前,随着OEM和航空公司下属MRO企业参与售后服务市场的力度的加大,售后服务市场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独立第三方MRO企业正在被迫以更大的决心探索着扩大市场份额的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据《航空周刊》预测,未来十年全球民用航空售后服务市场将以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值将创下8623亿美元的新纪录,而其中预计将有近3000亿美元花费在发动机MRO服务上,主要贡献者将是成熟的窄体飞机发动机。根据《航空周刊》2019机队与维修市场预测,未来十年全球民用飞机机队数量将以2.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在此推动  相似文献   

6.
2010年,尽管航空航天及防务业正在从大萧条中慢慢恢复,但维护、维修和大修(MRO)行业的市场收益并不会很景气。然而,值得庆幸的是MRO动态供应链的生产率的改进将有望重塑航空售后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发布了《2018年航空维修业调查报告》,分析了未来影响全球MRO市场的一些重要因素,其中OEM对售后服务市场的渗透和控制(Growth in OEM aftermarket presence)与售后服务市场的行业重组整合(Aftermarket industry consolidation)成为了影响未来5年MRO市场发展格局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同时认为供应链管理、劳动力短缺等也是业内所有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值得重点关注并及早做出部署。  相似文献   

8.
据空客预测,未来20年全球将需要32600架新飞机,价值5万亿美元,新兴经济体发展和进一步城市化将驱动航空运输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市场对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航空市场。因此,空客非常重视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包括制造设施的建设、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售后服务支持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技术》2002,(3):15-15
为扩大飞机零件市场,目前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准备购买Derco公司(私有),其中包括航空和修理服务分公司。这意味着Derco将加入西科斯基公司全球范围内的顾客服务体系,该体系包括直升机售后服务公司和西科期基售后服务公司。 Derco公司位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全公司大约有400名员工,主要从事军用飞机后方勤务、飞机零件分销、修理以及零件市场规划管理等工作。2001年,该公司的总收入超过20亿美元。西科斯  相似文献   

10.
任治潞 《大飞机》2021,(2):18-23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航空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航空发动机产业作为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如今航空业已经逐步从疫情发生之初的手足无措中走了出来,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也在逐步恢复,但没有人会否认,这场疫情将对未来全球航空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航空发动机产业来说,在经历了2020年的冲击之后,如何规划好企业未来的技术发展之路、市场开拓之路,才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机体制造商对于新一代飞机供应链所做的策略调整已经影响到售后服务市场的格局。在此调整的过程中航空产业链中的各方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制造商通过业务集成加大对售后服务市场的掌控,但管理其庞大的内部业务远比想象中更困难,维修企业则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新一代波音787和空客A350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开始将更多地设计和制造工作转移给系统或部件供应商,这一转变同样也映射到了售后服务市场,影响到售后服务市场的格局,其中独立维修企业的感触最深。在售后服务市场中,负责集成和总  相似文献   

12.
<正>受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新一代飞机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特点所影响,未来售后服务市场数字化服务的规模将持续扩大,而且售后市场对于更广泛的产品服务目录的需求将激增。因此这就成为了许多非航空领域企业进入售后服务市场的绝佳时机。当前,许多这类企业已经或者正在通过融资并购等手段实现这一目标,而未来一段时间企业间并购将持续存在,而且将成为售后服务市场发展的动力,留给小企业创新服务的空间将持续缩小。  相似文献   

13.
曲小  苗芃 《大飞机》2024,(1):31-35
<正>2023年对于全球航空制造业来说,是快速恢复的一年。这一年,伴随着全球航空运输业的恢复,飞机制造商们终于在时隔几年后又迎来了大笔新订单,一级供应商的业绩报告数据亮眼,各大国际航展重新恢复人气。展望已经到来的2024年,全球航空制造业又会有哪些新的趋势和热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自去年以来新冠疫情对航空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尽管今年航空市场有所复苏,但对于航空发动机市场来说,其恢复速度要比运输市场更为缓慢。对此,作为全球知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普惠公司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部署,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AME: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全球航空业都放慢了发展的脚步,请问普惠在近一年多来受到了哪些影响?有哪些项目进展或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5.
<正>自1929年由普惠黄蜂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洛宁号"飞机开始在上海与汉口两地间提供邮政服务起,普惠已经深耕中国市场90年,其中普惠加拿大公司也十分重视中国市场,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非常注重客户使用体验,不断优化其售后服务,为客户资产保值和升值。中国是普惠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普惠已经在中国市场投入使用了超过3600台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涵盖干线航空、支线航空、公务航空、通用航空和直升机等各个市场领域。其中在直升机市场,如空客直升机H135和贝尔429直升机等轻型双发直升机,  相似文献   

16.
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趋势 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正面临着富有挑战性的发展趋势。燃油价格上涨、美国经济开始低迷是两个宏观经济导向的趋势。此外,世界范围内的航空货运承运人都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综合运营商的市场拓展;更为快速、廉价的地面运输方式;客机容量;局部市场能力过剩。  相似文献   

17.
李璇 《大飞机》2021,(6):22-2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全球航空货运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在短期内一度造成航空货运量的极度萎缩.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航空货运量呈现明显的V形反转态势.截至目前,全球货运量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在此期间,全货机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球经济整体已趋于稳定,各国间的商务活动愈加频繁,对于公务机航空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飞机制造商、运营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纷纷表示看好公务航空市场,并争相进入这一市场。为了更好地为公务航空的产品决策提供指导,引领商家把握投资重点,本刊邀请了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公务与通用航空高级商务总监Andy Gill,详细介绍了全球公务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务机维修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程江涛 《大飞机》2024,(2):12-16
<正>2023年是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受益于全球多数国家陆续放开入境限制,全球航空运输业全力迈向复苏,整体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商用飞机市场订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波音和空客飞机交付总量和订单总量均双双上涨,全年新增净订单创近十年新高。商用飞机重点产品研制取得新进展,C919商业运营正式“起步”,全面转向产业化发展;A321neo完成100%可持续航空燃料试飞,航空业脱碳又进一步;ARJ21衍生机型相继取证与交付,系列化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全球航空业处于恢复中,航空业整体利润小幅增长。但是占有中国市场75%以上份额的中国三大航年报却出现大幅利润下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三大航利润下降的原因,针对性提出业绩改善建议。一、全球航空业全面恢复中,航空企业盈利小幅增长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13年统计和2014年预测,全球航空业处于复苏当中。据表1所示,2013年全球商业航空盈利能力较大幅度提升,其中息税前利润率达到3%,比2012年增长1.2个百分点,净利润总额达到129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一倍以上。预计2014年盈利能力和盈利规模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