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高擎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成功发射(连续61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2.
空间扫描     
小光 《国际太空》2007,(11):10-10
中国第1个月球探测器嫦娥-1成功发射 2007年10月24日18:05,嫦娥-1由长征-3A火箭从西昌成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2月1日19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场。群山环抱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地伫立在二号发射塔架旁。它托举着的就是万众瞩目的主角——嫦娥三号。6个小时后,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就将怀抱"玉兔"从这里启程,奔向38万千米之外的"月宫"。低温燃料加注:火箭发射倒计时发射场区,几名身穿蓝色静电服、手戴棉质手套的工作人员在二号塔架开始为第三级火箭添加"动力"——液氢和液氧。这标志着火箭发射已进入倒计时。一旦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发射就进入不可逆状态。火箭上端,雾气缭绕。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严格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几秒。发射塔架500米外燃烧池内,大火熊熊燃烧——液氢液氧是易燃、易爆的气体。  相似文献   

4.
在"百度"上输入"李本琪"三个字,会出现9650个页面,这位下达"点火,起飞"命令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01指挥员,在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名闻天下.10至11月间,李本琪的曝光率不亚于任何一位明星大腕.  相似文献   

5.
正5月21日凌晨,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鹊桥"。随后,中继星"鹊桥"飞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并在那里稳定运行,为下半年发射并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月中继通信支持。那么,为什么发射嫦娥四号之前要先架设"鹊桥"?对于月球背面探测这一世界难题,中国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长征五号"(CZ-5)运载火箭是中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先后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探月三期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任务.运载火箭历经30余年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在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攻克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大型低温运载火箭研制经验,构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体系,运载火箭的研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嫦娥五号"(Chang'E-5,CE-5)任务飞行过程复杂、约束条件多,采样区域的选择与轨道设计密不可分.首次提出了基于轨道任务几何的采样区选择方法,以确保探测器任务时序安排紧凑、推进剂消耗少、发射窗口适应范围广、发射机会最多、并满足各个分系统要求.首先给出了工程实施代价最小的可行采样区范围,再综合考虑采样区的地形安...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2月8日凌晨,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在素有"月亮城"美誉的四川西昌开启征程。2时23分,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太空。火箭升空19分钟后,器箭成功分离,"嫦娥四号"成功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地月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四号"的发射,是近年来我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的一件大事,本文将和大家聊一聊与"嫦娥四号"任务相关的一些情况,就大家都关心的几个核心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嫦娥四号"中继星于2018年6月14日成功进入地月L2点Halo轨道,承担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数据传输功能.目前"嫦娥四号"中继星处于稀疏观测模式,平均4~5天进行一次观测.分析了2021年1月"嫦娥四号"中继星绕地月L2点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中继星绕L2点轨道精度优于2 km,包含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众人的等待和期盼中,嫦娥五号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终于带着弥足珍贵的月球样品回来了. "弹伞舱盖!"回家之路启动了最后的回收程序,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的夜空中完美展开,嫦娥五号返回器如仙女般翩跹而至.这一刻,怀抱着"嫦娥"的冰雪世界宁静而美好.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km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要求,基于我国运载火箭研制进展、探月工程一期、二期技术基础,对探测器的总体方案、功能模块组成、发射方式、飞行过程等方面进行多方案多轮迭代权衡分析,并逐步优化,最终确定了"嫦娥五号"(Chang'E-5,CE-5)探测器模块组成、主要飞行过程.工程在轨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案符合我国探月工程发展规划和航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10):4-5
"嫦娥二号"飞抵150万千米外深空8月25日23时24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了拉格朗日L2点绕飞捕获控制,并成功进入了运行周期为180天的环绕拉格朗日L2点轨道。此举实现了世界上首次由月球轨道飞往拉格朗日L2点的航天活动,也是中国航天深空探测的触角第一次延伸到如此遥远的宇宙深空。有关专家表示,"嫦娥二号"在发射和在轨运行过程中,由于火箭技术、基地发射  相似文献   

15.
<正>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型号。从1994年首飞成功至本次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型号共完成了95次发射,成功率近98%。从2007年10月24日至今,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先后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  相似文献   

16.
目前,嫦娥二号任务正在按计划进行,将于金秋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已完成方案阶段研制工作,正式转入初样阶段研制。嫦娥三号计划将于2013年前后发射。探月三期工程将于2017年实现。  相似文献   

17.
天鲁 《国际太空》2007,(12):13-21
中国已经发射过各种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但是还没有发射过人造月球卫星.从地球到月球不但距离遥远,将近4×105km,而且月球自身还在围绕地球进行公转,平均运动速度为1.023km/s.因此,如何让嫦娥-1月球探测卫星与运动着的月球精确交会,并按绕月的工作轨道运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世界探月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探测器距离月球很远飞过,与月球"失之交臂",也曾发生过探测器未能进入环月轨道而撞到月球表面上"粉身碎骨".由此可见,嫦娥-1飞行轨道的设计是整个工程中一项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赵聪 《太空探索》2021,(1):14-16
落区平坦,起飞第一步,稳了! 2020年12月3日20时07分,嫦娥五号上升器进入起飞准备模式.这是我国首次在地外天体实施航天器起飞. 火箭在地球表面起飞有完备的发射塔架支持系统.相比之下,月面起飞条件则简陋得多.两天前,嫦娥五号着陆器驮着上升器降落月球.现在,它摇身一变,充当起上升器的发射塔架.  相似文献   

19.
"嫦娥四号"中继星目前正稳定运行在地月L2点使命轨道,期间进行了再生伪码测距试验,试验期间交叉进行了再生伪码测距和侧音测距.利用"嫦娥四号"中继星在地月L2点使命轨道的再生伪码测距数据和侧音测距数据,进行了定轨精度评估.结果显示再生伪码测距数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优于侧音...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8,(3):53-53
2007年10月23日,20名在2006年“神箭神舟”杯中国航天50周年知识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选手齐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去实现他们共同的心愿——观看“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让我们通过图片来一起感受他们这次的“月城”之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