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子力 《中国航天》2009,(9):12-20
当地时间8月25日下午5点(北京时间下午4点).首枚“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1运载火箭在韩南部全罗南道高兴郡外罗老岛的罗老宇宙中心发射升空。有关部门很快宣布.火箭发射取得初步成功.将“科技星”2卫星送入了地球轨道。韩国国务总理韩升洙随后也发表电视讲话,称火箭已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2.
刘瑞江 《航天员》2010,(4):36-39
当“罗老”号再次带着韩国人的航天梦想踏上飞天旅程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它面临的仍然是一场失败。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30日,韩国成功发射了韩国航天运载器-1(KSLV-1),又名罗老号运载火箭。继前两次发射失败后,此次发射对韩国尤为重要。发射成功,标志着韩国成为全球第11个具备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罗老号运载火箭因在罗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而得名。该型火箭为两级轻型运载火箭,于2002年开始研制,研发成本约4.71亿美元。火箭总重约140t,总长约33mm,箭体直径2.9m。火箭第一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单台RD151发动机,推力为1 670kN,比冲338s。第二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KSR-1发  相似文献   

4.
空天瞭望     
韩俄未能就火箭失败原因达成一致韩国教育科技部10月20日宣布,韩国和俄罗斯双方10月18日起在首尔召开了为期两天的第二次韩俄联合调查团会议,但未能就2010年6月罗老1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达成一致,只是提出了有助于防范双方所述的各种可能原因的建议。罗老1又称韩国航天运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0,(8):27-29
<正>韩国于当地时间6月10日17时01分(北京时间16时01分)在罗老宇宙中心进行了"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1的第二次发射,但火箭于起飞137秒后即与地面控制部门失去了联系。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随即表示,火箭失去联系前已在起飞55秒时突破了音障,故障原因正在调查。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世界航天不断前进,硕果累累,但也发生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灾难。全球共进行了63次航天发射,与2002年相当。载人航天喜忧参半,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给世界航天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多次安全发射与返回,尤其是中国“神舟”5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又带来了新的希望;国际空间站和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发展均受到一定影响。深空探测又掀热潮,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卫星应用也有所进展,研制和发射了一些新的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7.
左右 《航天员》2012,(2):56-59
2012年2月13日,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太阳才刚刚升起,“织女星”(Vega)轻型运载火箭在众人的期待中发射升空。大约两小时后,欧空局宣布,“织女星”首次验证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在欧空局的历史上,自1979年的“阿丽亚娜”1号火箭、1996年的“阿丽亚娜”5号火箭之后,欧洲又一种全新的轻型运载火箭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9,(2):46-46
新墨西哥航天管理局去年12月18日称,美国联邦航空局已向设在该州的世界上首座商业航天港——美洲航天港发放了许可证,允许其进行垂直和水平航天发射。该航天港将在2009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水平发射所需的航站楼和机库将在2010年底完工。新墨西哥航天管理局希望近期与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在该航天港经营维珍公司的“太空船二号”亚轨道太空旅游飞船。  相似文献   

9.
肖志军 《航天员》2011,(6):69-69
1957年10月4日。“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号成功发射。顺利进入地球轨道,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时代。这次发射震惊了世界,使苏联赢得了“第一个将人造物体送入太空”的荣誉。Sputnikl)9原义是“旅伴”,在现代俄语中,已经演变成“人造地球卫星”的同义词。下面这张历史照片就是“人造地球卫星”1号发射前科技人员进行最后准备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10,(4):73-73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中国航天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极大地激发了国人对航天的热情。今年年底之前.中国将要发射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更让国人的航天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的航天发射从次数上讲,虽不像2004年那样有八箭十星,但长征火箭的五次发射,特别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仍飘溢出强烈的、把“自主创新”的内涵揭示得更加充分和更加深刻的信息。承担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和飞船系统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不仅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担负国家重点装备研制生产任务中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装备体系建设的空白。事实证明,惟有自主创新,惟有“靠自己”,才能使航天发射和装备研制绽放出引人瞩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第四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也是用自己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第三个国家。宇宙与航天科学研究所(IS-AS)是日本的两个宇航机构中成立较早的一个。1970年2月,该研究所用一枚四级的固体火箭在鹿儿岛宇宙中心发射了日本的第一颗卫星“大隅号”。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则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日本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菊花-2号”的发射场)发射各型  相似文献   

13.
公元2007年6月1日凌晨,四川西昌。群山颤动,大地轰鸣,长征三号甲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时,“鑫诺三号”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已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飞行,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航天发射超过百次的国家。担负此次发射任务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组建37年来,历经47次发射,该中心先后将4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为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林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航天发射市场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 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 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发射了7艘飞船,包括4艘货运飞船和3艘载人飞船:7月26 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继2003 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实现成功复飞。2005年全球共有3次航天发射失败,即俄罗斯闪电M火箭发射军事通信卫星、波浪号火箭发射宇宙1太阳帆航天器和呼啸 KM火箭发射低温星。2005年5 月,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未来的航天发射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16.
安慧 《航天》2012,(7):26-29
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3时44分,搭载“龙”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发射的“龙”飞船,携带大约半吨补给物资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间站发射的商业飞船。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科学顾问霍德林在飞船发射后说:“每一次航天发射都令人兴奋,但这一次尤其激动人心,因为它可能代表美国航天进人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子力 《中国航天》2000,(9):12-13
质子号是世界上运载能力最为强大的运载火箭之一。去年7月和10月,该火简明因发动机制造质量不过关而两次发射失败,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也使有关方面更加担心已推迟很久的国际空间站恒星号服务舱能否尽早由这种火箭送入轨道。今年2月,经过3个多月的故障调查和技术改进,质子号火箭终于恢复了发射,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频频施射 到7月 12日恒星号舱升空,质子号火箭在恢复发射后的5个月内已连续发射8次,其中在从6月24日到7月 12日的短短18天内就发射了4次,证明了这种火箭及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强大的航天发射实…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及运载火箭的应用情况,根据美国的航天发射层次、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发射价格、国外对发射市场的需求,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长征”系列中型载火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美国第二颗新一代"国防气象卫星"上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元 《中国航天》2007,(3):24-26
2006年11月4日,美国在范登堡空军基地6号航天发射综合设施(SLC-6)用德尔它4M火箭发射了“国防气象卫星”(DMSP)F17军事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20.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23,(4):71-72
<正>“长征”四号“一箭双星”发射成功2023年3月10日06时41分,“长征”四号C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绘”六号A/B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C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5次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