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斌 《航天员》2008,(2):32-35
他们不畏艰难,挑战国内空白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领域;他们勇于开拓,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体系;他们培养出我国的第一批航天员,孕育了我国的飞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他们是塑造英雄的英雄们。  相似文献   

2.
钱航 《航天员》2013,(5):62-63
每当人们提起航天员,都会认为它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然而,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下面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近航天员,和他们一起进行航天员训练,切身体验这份艰辛,并锻造自我健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3.
黄伟芬  吴斌 《航天员》2012,(4):50-52
2011年10月,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从我国首批航天员队伍中选拔出了7名男航天员。他们和第二批航天员中的2名女航天员共同组成执行神九任务的初步人员名单。2012年3月,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确定了神九任务的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并确定了飞行乘组的岗位。  相似文献   

4.
吴国兴 《航天》2012,(6):20-22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11,(3):57-57
5月10日,美国航天员卡罗尔·鲍勃科和苏姗·赫尔姆斯正式进入美国航天员名人堂。5月7日,他们参加了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庆祝仪式。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航天员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他们可以漫游太空,欣赏不同于地球的神秘而美丽的风光。然而在我眼中,航天员除了神圣光荣之外,他们更是不懈探索,勇攀高峰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1999年12月进行了一项航天员试验项目,目的是在航天员进入特定飞行训练之前提高他们的舱外活动技能水平。概念很简单:基础技能如果得到改进,就可以分配给进行出舱活动(EVA)的航天员更加复杂的工作——这些航天员以前只有增加特定飞行训练要求才能进行EVA。在航天员试验项目一开始,EVA任务训练就包括航天员候选人(ASCAN)训练和特定飞行训练。EVAASCAN任务训练包括有限的课堂和工作手册指导,这是由4项中性浮力实验室(NBL)训练科目组成的,航天员候选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年需要接受这些训练科目。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0,(4):75-79
“我荣幸参加中国航天员体验营.一定珍惜荣誉.遵守纪律,崇尚科学.刻苦学习,团结互助.听从指挥.用心体验.勇敢成长。”庄严的宣誓过后.2010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民族营正式启动。神五航天员杨利伟.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航天员中心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开营仪式。  相似文献   

9.
人的一生离不开亲情的陪伴,是亲情让孩子幸福成长,是亲情让老人安享晚年,是亲情让游子魂牵梦萦。作为航天员的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飞天梦,同样离不开亲人的支持、陪伴和鼓励。神十任务前夕,我们专门采访了神十乘组航天员的家属,讲述他们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亲情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航天员们另一种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的文化 航天员是独立的,工作努力、并被成功的欲望驱动着,他们尽量不给人“毫不乐观”或“需要帮助”的印象。我们希望保护他们的隐私,也希望他们彼此保护隐私。他们可能是对出现的问题保守秘密的良好典范。  相似文献   

11.
小月 《航天员》2010,(6):52-52
2010年11月22日,欧洲6名预备航天员在德国科隆的欧洲航天员中心取得毕业证书,成为正式航天员。 身穿蓝色服装的6名航天员微笑着,今天他们是欧洲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主角。欧洲航天员中心给他们颁发的毕业证书上,有中心主任雅克·多尔丹(Jacques Dordain),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12日上午,《航天员》杂志第四次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航天员》杂志编委会主任陈善广、副主任孙锦云、荣誉主编杨利伟、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宏峰、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上级机关领导、各位编委、理事单位的代表等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航天员》杂志副主编白延强主持。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10,(5):40-41
9月16日晚,北京航天城中国航天员中心多功能厅人头攒动,谈笑声此起彼伏。到场的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他们围绕着大厅里的一百多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照,不时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此时,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由中国航天员中心主办、《航天员》杂志社承办、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鼎力支持的"中国航天员风采"肖像赠送仪式暨中秋联欢晚会。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0,(2):30-33
最清楚中国首批航天员们这段学习经历的当然要数航天员本人了,他们也乐意向大家分享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或总结出的学习经验,以期与朋友们共勉……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1,(7):F0002-F0002
5月24日凌晨6时27分,搭载着国际空间站第26-27长期考察组三名航天员的“联盟”TMA20载人飞船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这三名航天员分别为俄罗斯航天员、指令长康德拉吉耶夫、美国女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和意大利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他们已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159天。载人飞船飞越大气层轨道时,超负荷飞行耗费了航天员们很多体力和精力,  相似文献   

16.
孙铭华 《航天员》2008,(5):65-67
在整个神七任务中,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直播画面中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航天员们的影子一样贴身跟随:发射场,最后离开航天员的是他们;着陆场,打开舱门,三位航天员见到的第一张面孔还是他们;发射前后航天员们处于三级隔离状态期间,能通行无阻的悉心照料航天员的仍然是他们;甚至在神七成功发射进入地球轨道之后,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前与航天员们直播通话的,依旧是他们。这个享受"特殊待遇"的群体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医监医保医生们,被称为"航天员的健康守护神"。  相似文献   

17.
鹿鸣声 《航天员》2013,(3):I0008-I0011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在太空的时间逐渐增长,让航天员“吃好”是一个重要课题。两年前,中国航天员中心通过市场调研,最终选定了李锦记。  相似文献   

18.
翟志刚 《航天员》2009,(1):52-55
2009元旦,翟志刚应邀在中国航天员中心举办的“‘飞天梦圆神州华夏,再续航天新篇章’院士大会”上做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包括各位院士在内的与会代表的高度称赞,报告不仅用优美的文字回顾了神七任务的经过,更以职业航天员的视角总结了他们的心得体会,对相关技术的改进及后续任务的开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任务分析王德汉黄伟芬载人航天活动已有30余年的辉煌历史,参与航天飞行活动的航天员已达数百人,他们完成了一系列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航天员在飞行中要对航天器进行监视、操纵、控制和管理并在空间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和实验等活动,为使航天员顺利完成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应欧洲航天员中心(EAC)邀请.中国航天员中心(ACC)一行6人到德国科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的两名航天员。EAC为代表团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课程和训练体验项目,使我方对欧洲航天员的训练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对于中欧载人航天领域的未来合作,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特意采访了ACC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在采访中,他给我们讲述了欧洲航天员中心之行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