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1年2月12日,俄罗斯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对外发布,载有3名"火星-500"项目志愿者的登陆舱当天成功模拟在"火星"表面着陆。据悉,登陆舱内载有来自中国的王跃以及2名分别来自俄罗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2.
《空间电子技术》2011,(3):61-61
"火星500"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其目的是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包括将来人类真正登陆火星所需要的必要生理保证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人类之所以如此关注火星,是因为它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相似之处最多的行星,它寄托了人类在地球以外建造第二家园的梦想,"火星500"计划的启动也自然受到人们的诸多关注,让我们听听专家们是怎样说的。  相似文献   

4.
天浪 《航天员》2010,(4):30-31
2010年6月3日,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计划正式启动,6名志愿者开始了长达520天与外界隔绝的另类工作和生活。截止到发稿日止,实验已接近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没事蓝天白云,没有鸟语花香。没有花前月下……  相似文献   

5.
张雪松 《航天》2014,(5):50-53
红色的火星是人类最早了解的大行星之一,它也是除了地球外,太阳系一直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内,还有稀薄的大气层,外加可能存在水,也是最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星球。因为这些特点,自阿波罗登月后,火星就是人类尤其是美国航宇局念念不忘的目标。虽然由于技术和预算等各种原因,人类登陆火星还遥遥无期,但以美国航宇局为首,世界各国已经把火星作为未来载人航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之间存在最多的相似之处,因此,火星是一颗承载人类最多梦想的星球。火星有水和生命存在的问题,激发了人类火星探索的好奇心,成为人类持续探测火星的推动力。火星的起源和演化与太阳系形成过程的关系,火星与类地行星的共性和特性,是当代行星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火星可否改造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这些是人类在火星探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科学问题。只有这些重大科学问题被一一解答,我们才能清晰地去思考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火星的极区有冰帽,这已经不是新闻。不过现在科学家相信,火星许多地方直到不久的过去都为冰所覆盖。从可能住有外星生物的星球,到一片死寂的干冷恶土,人类对这位老邻居的印象在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科幻小说和电影也许是消遣,但对火星有错误认识的并不只有小说创作者。在科学界,一个个火星被不断"杀死",一个个新的火星又"活"过来。寻觅,改变,让人类火星的寻水之旅变得蜿蜒,曲折。  相似文献   

8.
王小一 《航天员》2013,(6):35-36
2012年8月6日,NASA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盖尔陨坑,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好奇”号不断向地球传送着这颗红色星球的信息,从首张火星地表图片的传送到古河床的发现,“好奇”号不断勾画着人类登陆火星的美梦。最近,“好奇”号对火星表面土壤加热发现了丰富的水资源,这一惊喜发现是否也在预示着人类的火星旅行计划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9.
徐菁 《航天》2010,(8):50-52
“火星500”计划由-系列隔离实验组成,主要包括已于2007年11月完成的14天隔离、已于2009年7月结束的105天隔离、于2010年6月3日开始的520天隔离。此次的520天实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模拟火星往返飞行全过程,包括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及返回地球等各个环节,分为3个部分:前250天飞往火星、中间30天登陆火星、最后240天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10.
贺鹏梓 《航天》2011,(4):22-23
人类的血管中,总是流淌着冒险的岩浆。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总有人不惜抛却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离开家乡移民远方的故事比比皆是。这些有去无回的人们虽然永远不能回到他们的起航港口,却把人类文明带到了更远的地方。千百年来,这些冒险者的业绩成就了繁荣的地球文明。那么,有可能把这种精神扩展到宇宙中的其他天体吗?有人愿意飞向那些没有氧气、没有森林和湖泊,更没有丰美草原和处女地的荒芜星球,再也不回来吗?  相似文献   

11.
<正>"火星500"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程模拟载人火星飞行与登陆的计划,也是一项多国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009年11月底,我国启动该项目的志愿者招募工作。2010年5月18日,该项目最终入  相似文献   

12.
刘瑞江 《航天员》2010,(3):14-18
2010年6月3日,莫斯科星城庄重而热烈.“火星500”进舱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挑战人类生理和心理极限的520天模拟”火星之旅”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3.
飞向火星     
火星——距地球最近的红色行星,与地球最为相似,让人类产生过无限遐想。近半个世纪,人类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征途上前赴后继,前苏联、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共发起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其中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但研究一直没有排除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今年8月,美国新的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再次升空,它有望成为首个在火星极区着陆的探测器,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新的强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张雪松 《航天员》2013,(3):24-25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最适合人类移民的行星。历史上人类对火星曾满怀梦想,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或移居的热门星球。2010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放弃星座计划后,指示NASA将载人航天的重点转向小行星和火星,其他国家也把注意力慢慢转向了火星。新的航天形势下,各国民间也出现了一波载人火星任务的新高潮。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回顾人类探索火星的起源及其历程,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天浪 《航天员》2010,(5):36-37
回首去日,可怕的不再可怕2010年9月13日,"火星500"计划的6名志愿者在试验舱里度过了第105个"飞行日",这项计划也顺利走完了它的第一程。无疑,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志愿者们自然想到了和"火星500"计划第二阶段(105天实验)的志愿者们曾聊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东旭 《中国航天》1997,(10):23-27
探路者到达火星东旭7月4日,即美国独立日这一天,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在经过4.94亿公里、7个月的漫长旅行后,终于到达了火星这颗神奇的红色星球,并成功地在火星表面上的阿瑞斯谷登陆。这是21年来人类首次把探测器送到火星表面。着陆的成功以及探测器上携带的一辆...  相似文献   

17.
王跃 《航天员》2011,(3):40-52
一年前的今天,我和队友们开始了Mars500的征途,我到现在都记得进舱前的每一个细节:与队友们并肩站在舱门外,与乌沙克夫的握手和对话,四周闪烁的灯光和镜头,还有中心白副主任冲我摆出的加油手势……一切的一切好像都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相似文献   

18.
管春磊  强静 《航天员》2011,(1):22-25
火星探险是21世纪最重要的太空挑战任务,火星也是最具魅力的星球。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说过:"除非我们移民太空,否则,我不认为人类在1000年后还能幸存,因为会有太多意外事故降临到栖身于这颗行星的生命身上。不过我是个乐天派,我相信人类会走出去,找到适合居住的其他世界。"火星,这个红色星球,就  相似文献   

19.
天浪 《航天员》2010,(6):38-39
舱内的时光如水一般流过,外人可能多已忘记,6名志愿者已经在那密闭的试验舱内坚守了6个多月了。 志愿者们经过半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考验后,最初的新鲜好奇逐渐淡去,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心理支持团队都会加强志愿者的心理支持。中方心理支持团队除定期给王跃写信,  相似文献   

20.
令飞 《航天员》2011,(2):34-35
2月23日,"火星500"的志愿者们结束了为期3天的"火星之旅",着陆舱从"火星表面"起飞。2月24日,着陆舱与主舱段对接,并开始为期3天的检疫隔离。2月27日,隔离期结束,两舱对接舱门打开,6名志愿者会合。3月1日,志愿者们开始了247天的回家之旅。登陆火星的回味在轨道舱停留期间,志愿者们用一款叫"Virtu"的软件(迭戈·乌尔维纳在日记中亲切地称之为"升级版的电视游戏")模拟火星情境。其中一个模拟的情节为:在载人飞船降落火星之前,驾驶火星车从基地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