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智慧  刘爽  宿东 《航天》2014,(10):34-35
太空探索者协会(ASE)第27届年会于9月10-1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共有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近百名航天员参加。  相似文献   

2.
红云  叶子 《航天员》2014,(5):18-20
2014年9月9日至15日,由太空探索者协会(ASE)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承办的第27届ASE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以“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为主题,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93名航天员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ASE年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11,(5):47-48
2011年9月5日,第24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在俄罗斯拉开帷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应邀参加会议,一同前往的还有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等人。  相似文献   

4.
张玉梅 《航天员》2014,(5):21-23
九月的北京,同样的秋天在演绎着一种特殊的美丽。我们共间期待的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ASE)年会在古典庄重的友谊宾馆隆重开幕。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包括中国航天员在内的近百名曾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太空探索者”出席了这次盛会并进行了深入交流。按照年会惯例。与会航天员均携带家属参加了这个全世界航天员的大聚会。身为一名航天员妻子的我得以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5.
吴文 《中国航天》2014,(9):14-15
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于2014年9月9-15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93名曾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共同参会。  相似文献   

6.
陈善广 《航天员》2011,(2):F0002-F0002,1
2011年4月11日至15日,第18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IAA Human in Space Symposium)在美国休斯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航天领域的科学家、航天员、青少年学生等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NASA与休斯顿大学共同举办,主题为"下一个黄金时代"。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在会上做了即席演讲,演讲原文如下(摘选):今天,我们在这里报告的人类太空探索的最新成就无疑是令人鼓舞和激动的。这也许是纪念加加林实现人类太空飞行50周年的一种最好方式。本次大会主题是"下一个黄金时代"。在这样一个我们的心灵同时被过去荣耀与未来憧憬冲击的特殊时刻,我却在反复思索一个问题:人类太空探索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今我们已有数百人进入了太空,我们还登上了月球,正计划下一步探索火星或者其他小行星。在下一个金色  相似文献   

7.
白瑞雪  任珂  田兆运 《航天》2014,(11):40-45
当一群曾经摆脱地球引力的人聚会,他们谈论些什么? 9月10-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91名航天员参会。他们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飞天之旅——太空飞行那些事,真的很奇妙。  相似文献   

8.
50年前,苏联首飞航天员加加林驾乘“东方”号飞船,勇敢地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荒芜寂静的太空,人类第一次离开了其繁衍生息的地球摇篮,世界自此开始进入了崭新的载人航天时代。这次飞行任务充满未知、风险和挑战,加加林出发前在想什么呢?2011年9月在俄罗斯举办的太空探索者协会的年会上,主办方首次披露了加加林飞天前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小月 《航天员》2010,(6):50-51
以"同一颗星球、同一个希望、同一个未来"为主题的第23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的58名航天员参加,《航天员》杂志在第5期报道了会议消息,但因时间关系,还有一些精彩内容没有来得及与大家分享,特整理相关资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动态     
《航天员》2014,(6):47-48
航天员刘旺作客中北大学 10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出席了中北大学第68期中北大讲堂,并作了题为《人在太空》的讲座。讲座中。航天员刘旺以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太空环境、中国载人航天系统构成、神舟九号太空飞行活动和人类航天的未来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黎峰 《航天员》2008,(5):14-19
时间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漫步太空,举国欢腾,世界为之震撼。航天员返回后,我们采访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领军人物——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博士,听他为我们讲述神七飞天背后,航天员系统攻坚克难的感受和故事。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4,(3):76-76
1963年6月16日,捷烈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首位女航天员,开启了女性飞天的光荣历史。2012年6月16日,刘洋同其他两名男航天员一起,搭乘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史的新华章,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12,(1):52-54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那么.当航天员站在地球之上的太空时,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有何思考,能看多远呢?2011年10月19日,第29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迈克·福萨姆(Michael Fossum)在距地球278千米的太空,接受了地面太空网记者维琪的视频采访。以下就是福萨姆关于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一些看法,以及对于我们应当如何激励人们去探索太空的思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远见!  相似文献   

14.
7月15日至8月15日,位于北京航天城内的中国航天员中心开展了女性头低位卧床实验。这是我国首次组织以女性在模拟失重环境下的生理变化特点为研究目标的卧床实验。研究者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获得女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生理活动的基本变化情况,并验证相应防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次实验为探索我国交会对接任务女性在轨失重生理效应的规律特点,研究女性在轨防护措施应用原则及评估防护效果提供了实验数据。参加本研究的所有志愿者均为北京市各高校的在校女大学生。在近百名的报名者中,经过初筛、复查等数轮包括各种生理和心理测试后,共有22名志愿者进入最后的卧床实验。实验中,所有志愿者均需在床上完成吃、喝、拉、撒等各种日常活动。本次实验的顺利完成将加强对女性在太空中生理变化特点的认识,为我国首次将女性航天员送入太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卫星应用》2013,(4):1
在骄阳似火的6月和7月,航天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贴近了人民生活。2013年6月11日至26日,神舟十号飞船实施了成功的太空飞行。在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之后,三位航天员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研究和试验。在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下,本次太空飞行的高潮在2013年6月20日上午来到——中国航天员首次面向中小学生的太空授课成功进行。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神舟十  相似文献   

16.
自从太空探索被纳入人类崇高而极具挑战性事业的那一刻起,培养并且维护太空探索的践行者——航天员的绝对安全,便成为了这一事业当中最受关注的工作之一,而航天员在飞天前后和飞天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是其中犹为重要的一环。五十多年来,俄美等国的心理学专家和航天界人士针对航天员而开展过的心理研究不计其数,研究方法之  相似文献   

17.
鲁波特 《航天》2014,(4):36-40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话对航天这一高危行业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去太空探索的航天员在执行真实的任务之前,都需要在地球上搭建的模拟太空环境中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8.
天宫的期待     
卞奇 《航天员》2011,(5):1-1
明月映戈壁,天宫驰霄汉。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时刻。当天宫一号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熊熊烈焰的推助下,冲破长空的封锁,开拓天庭时,中国航天开启了筑巢太空的新征程。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天宫一号展翅太空,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空间站,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代表中国航天人为祖国母亲62岁生日献上了厚礼。  相似文献   

19.
鞋底:从构想到定型 随着人类对太空的不断探索和我国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员被送往太空进行实验,于是,航天员在长期微重力环境下的机体健康和自由活动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自1962年前苏联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飞船飞行以来,女航天员就越来越多地活跃在航天舞台上。她们同男航天员一样,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本文对载人航天史上的女航天员情况进行了调研,概述了队伍诞生的历程、其人数、飞行时间、岗位分布、年龄等情况,以期为我国女航天员选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