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3.
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新形势下飞行力学专业所面临的任务,强调了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了现阶段飞行力学,飞行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飞行力学专业近期急需研究的课题;最后,论述了《飞行力学》杂志在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和当前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地总结了7210办公室飞行力学专业组近五年(1987~1991年)来的工作情况和飞机飞行力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5.
6.
自有航空以来,飞行事故的损失非常重大。我国民航正在高速发展中,飞行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声誉造成严重损失,积极开展飞行安全的科研刻不容缓。构成飞行事故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人(包括社会关系)、机(包括设备)和环境(包括气象)。中国民航80年代事  相似文献   

7.
国际航空界最近对过去10年(1982~1991年)期间民用喷气飞机曾经发生的287起重大事故中有足够数据可供使用的232起事故,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提出37种事故防范策略。新的方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大都是由一系列相关事件的累计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事故是由诸多不同类型的事件所导致的。如能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9.
10.
基于国内无人机飞行验收试验的考核准则、验收指标、评估体系还缺少统一标准的现状,研究了无人机飞行验收试验规范体系和内容,可为广大无人机用户在对无人机产品进行飞行验收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和特征,对传统的现代控制设计方法提出了挑战。要推进现代控制理论在飞机飞行控制设计中的应用,一要采用输出反馈或降阶技术,二要使用非标准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推力矢量技术及其验证机试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推力矢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简要发展历程,重点叙述国外在发展推力矢量技术的过程中运用的推力矢量技术验证机及其飞行试验。最后,对我国开展推力矢量技术飞行试验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简述了目前某型飞机的迎角位置校准的试验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提出采用微波空间定位校准法进行迎角位置误差校准优于目前风洞试验校准法。  相似文献   

15.
《试飞研究》2000,(1):14-19,41
本文研究逼真度的要点以及它在选择用于驾驶舱人素研究的合适的模拟设备中所起的作用,目的是提供一些基本材料以指导联邦航空局规定在进行各种类型驾驶舱试验研究时要求的模拟器复杂程度(逼真度等级)。这项分析研究定义研究用模拟设备以及鉴别飞机模拟设备的三个一般分类:飞机模拟器、飞机飞行训练设备和计算机基模拟设备。模拟应用是多数航空人素研究和开发计划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段。模拟使得有经验的空勤人员有机会在早期参与航空人素设计过程,特别是对合适的人/机界面和工作负荷水平进行评价和保证。与模拟设备相结合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能力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起到额外的促进作用。这些强健的能力是以增加研制、使用和维护成本为代价获得的。这种增加的成本已使得飞行模拟器的使用者密切关注有效地执行他们的任务所必需的模拟器要求,然后投入足够的资源以获得满足他们  相似文献   

16.
应用推力矢量控制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从而改进其技术实用性是可能的,X-31正是由国际试验组织进行这种探索的一种研究机,本文介绍了大迎角包线的扩展以及对飞机所做的一些必要的改进,文章讨论了包括模拟和试飞在内的战术实用性阶段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民航科技》2005,(3):21-23
从近几年几起飞行事故中找出原因、研究对策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根据有关研究资料、事故分析,阐述了造成事故的几个原因:天气、机械故障、机组、空管等原因。然后,重点从管制工作出发,分析了管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在此基础上给管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意在能对减少空管事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梁东山 《飞行力学》1992,10(3):49-55
本文论述了BW-1变稳机空中飞行模拟H-7飞机发生两次纵向摆动时飞行状态特性,通过试飞研究其飞行品质,校核驾驶员诱发振荡(PIO)发生的可能性;并对解决PIO的方案进行了验证试飞研究,提出了排除PIO较适宜的参数值.试飞证明,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是研究PIO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1916年至今,俄罗斯在强度飞行研究这一航空科学领域所从事的大量工作,其中涉及到在众多型号的飞机上进行的运、静强度多种飞行研究,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张立功 《试飞研究》1998,(2):2-5,40
战斗机把大操纵面、放宽稳定性和电传飞控计算机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可在极大的迎角下进行机动。推力矢量技术使可用的迎角包线迅速增大。F-15、F/A-18、F-16、苏-29、米格-31这些战斗机的共同设计特征是前机身细长,尖头雷达天线罩远在飞机重心前部,在可达到的迎角范围内,随着迎角的迅速增大与细长的前机身相耦合,使这些战斗机对不对称表层涡流分离空气动力现象较为敏感,从而导致大迎角方向发散运动分离、非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