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拼搏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腾飞,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培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0,(10):34-35
今年10月3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1周年纪念日,2011年12月11日是钱老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深入宣传钱老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取得的光辉业绩,深入宣传钱学森同志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与爱护,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航天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科学发展,勇于自主创新,为实现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本刊在“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课题组的帮助下,编撰“回忆与钱老在一起的日子”专辑,以飨读者。并欢迎各位航天前辈不吝赐教,贡献美文。  相似文献   

3.
从“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人万户飞天到早期的“曙光号”飞船,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梦想期”、“孕育期”和“催产期”。直到1992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决策,实施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由此铺开了中国载人进军太空的宏伟蓝图。经历了11年的刻苦攻关,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人终于圆梦九天。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与京九铁路、三峡工程并称为20世纪末中国的三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高度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航天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体现了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建成了独立自主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确立我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自力更生起步,在探索中创新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跨越,探索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系统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戴超 《航天器工程》1999,8(1):58-66
“三S”技术是伴随信息革命发展起来的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大技术,载人航天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航天任务,是综合国力的象征。“三S”技术已渗透到载人航天领域的方方面面,已成为航天领域中倍受关注的高科技手段,这三大技术的利用是载人航天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对“三S”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着重介绍了“三S”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二、航天精神体系的基本内涵 航天精神体系集中体现了我国航天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航天精神体系是以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航天事业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和发展道路.二是体现了航天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三是反映了航天工作者过硬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0,(5):54-57
为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航天员进校园"活动再次拉开帷幕。2010年9月20日至22日,《航天员》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孙锦云教授和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一行走进墨子故里——山东滕州与大、中、小学生亲密接触,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8.
《航天》2011,(6):60-61
为激发全国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本活动是“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此次知识竞赛采取书面答题和网络答题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吴国兴 《中国航天》2003,(11):30-3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是载人航天领域的一份重要文件。它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原因的分析很有特色:对事不对人,但又不是就事论事,除了对技术原因进行分析以外,重点对美国航宇局的载人航天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什么是载人航天文化?在《调查报告》中先后出现“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和“载人航天文化”三个相关联的概念,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载人航天文化”。“组织文化”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我国通常称为“企业文化”。因为美国航宇局并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政府组织,因此在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0.
张雪松 《航天员》2012,(2):66-67
1967年4月“联盟”1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苏联就开始筹备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这是苏联载人航天核心项目——N1-L3载人登月计划的需求。虽然N1-L3项目占用了大部分资源,但为了保障两艘“联盟”载人飞船对接成功,苏联还是进行了一系列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航天员》杂志于2005年10月创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飞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等出任特邀编委,以"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双月刊,大16开,全彩印刷。(定价12元)  相似文献   

12.
正《航天员》杂志于2005年10月创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飞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等出任特邀编委,以"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双月刊,大16开,全彩印刷。(定价12元)  相似文献   

13.
正《航天员》杂志于2005年10月创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飞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等出任特邀编委,以"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  相似文献   

14.
正《航天员》杂志于2005年10月创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飞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等出任特邀编委,以"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双月刊,大16开,全彩印刷。(定价12元)  相似文献   

15.
1前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的尖端产业、战略产业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航天科技工业强国兴邦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在提高航天研发能力的同时,迫切需要大力提升航天制造能力,发展航天核心工艺技术,引领国家相关制造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工业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规律的自力更生之路,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形成了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和飞船等较为完备的研制生产体系。作为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的基础技术,航天工艺也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结束, “十五”计划启动之年。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据了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九五”期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了12颗星船的研制任务,其中东方红三号、中星22号、中国资源二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神舟号飞船等型号完成了发射任务。载人航天取得巨大进展 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行和返回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加入世界载人航天领域的第一步。1999年 11月 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梦开始的地方《航天员》杂志于2005年10月创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飞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等出任特邀编委,以"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及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双月刊,大16开,全彩印刷。(定价12元)  相似文献   

18.
<正>《航天员》杂志于2005年10月创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飞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等出任特邀编委,以"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  相似文献   

19.
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将围绕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核心的深空探索活动。目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制定了深空探索计划。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将在空间往返运输器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预计美国凭着强大的技术力量、经济投入和决心将主导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9,(4):45-46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在第25届美国全国航天研讨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获得该基金会颁发的2009年度航天成就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航天员翟志刚等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航天基金会主席普尔哈姆说.“神七”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