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质量保证体系在民机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沈飞公司为适应转包国外民机生产的需要 ,逐步建立了健全、完善并得到权威适航机构认可的质量保证体系 ,被波音公司定为合格供应商。阐述了标准化在民机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控制要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沈飞民机公司正在加快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同时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与波音、空客、庞巴迪等世界著名航空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民机产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用航空》2009,(5):61-61
3月25日,中航工业沈飞民机公司在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举行Q400项目装配开工仪式。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是沈飞民机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合作生产的大型民机转包项目,由沈飞民机公司承担Q400飞机的前机身(包括3个舱门)、后机身(包括3个舱门)和尾段共3个工作包的制造、装配和售后服务等工作。沈飞民机公司分别于2007年5月和9月交付首架舱门和前机身,于2008年1月交付首架后机身,于2008年10月交付首架尾段。  相似文献   

4.
3月25日,中航工业沈飞民机公司在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举行Q400项目装配开工仪式。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是沈飞民机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合作生产的大型民机转包项目,由沈飞民机公司承担Q400飞机的前机身(包括3个舱门)、后机身(包括3个舱门)和尾段共3个工作包的制造、装配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2日,世界领先的安全认证机构U 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R)(UL)正式宣布,中航工业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沈飞民机公司")获得由UL颁发的AS9100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此举意味着沈飞民机公司从2008年7月独立运营后,在自身质量管理方面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拥有了更为先进的系统和流程,其质量管理体系能够达到航空界最严格的标准,拥有了加入国际航空供应链的资格,并将巩固和加快拓展在民用飞机零部件制造领域的业务,确立自身在中国乃至世界民用航空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简讯     
<正>沈飞民机项目通过AS9100质量体系认证监督审核2010年10月18~22日,美国产品安全测试和认证机构,UL美华认证公司审核专家对沈飞公司民机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AS9100标准的年度监督审核。沈飞以94分的优  相似文献   

7.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出口民机零部件转包生产中质量保证能力、工艺技术水平又有新的提高,10月7日波音公司代表向沈飞公司颁发了一级供应厂质量审计合格的批准证书。 波音公司认为,沈飞公司的生产工艺技术、质量保证系统经过不断改进是令人满意的。通过按D_1-8000A(波音公司对供应厂的质量控制要求)的条件对沈飞公司从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整个过程以及对技术图纸、质量控制文件等有关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审计,沈飞公司符合波音一级供应厂的要求,完全具备了为波音以及更多航空公司制造民机零部件产品的工艺技术、质量保证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结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于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的大集团战略实施,建立面向21世纪、面向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航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对提升航空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新一代民机和军机的敏捷、快速研制能力,提高航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中航工业沈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集团公司"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以"改革管理年"为契机,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一个主题,提升三种能力。即抓住航空主业这一主线,突出均衡生产的主题,实现深化改革、科技进步、生产能力的提升,创新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全面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沈飞公司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推动公司改革发展迈上新高度。航空主业实现新突破,研制生产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动态     
沈飞与波音签订737平尾中心段转包项目合同4月16日,美国波音公司将737平尾中心段转包给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合同签字仪式在沈飞举行。多年来,沈飞公司与波音公司在转包生产方面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2001年10月同波音公司签订737组合件合同以来,沈飞强化项目管理工作,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培养锻炼了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团队,而且生产过程中全面采用了精益生产的管理方式,形成了更为顺畅高效的制造系统,同时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产品高质量的交付。两年的时间,沈飞成功实现了737项目组件从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