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航空空间实验室(NAL)透露说,“它们计划发展自己的可复用型带翼空间飞行器”。这项计划是在向日本宇宙活动委员会(SAC)递交的一份“审查一九八六财年日本空间事业开发计划”的报告中提出的。宇宙活动委员会将同政府其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这项计划,并在今年八月做出是否把这项计划纳入一九八六财年预算申请的正式决定。  相似文献   

2.
日本空间开发活动的最高裁决机构——空间活动委员会8月8日宣布了初步制定的1988年1月日本一名有效载荷专家参加美国航天飞机飞行所要进行的空间实验项目。这些项目是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特设的预选实验项目委员会从1979年6月就开始研究后才提请空间活动委员会批准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空间开发委员会已完成了到本世纪末的空间规划提案。将研制成大型运载工具 H-2代替现在的 H-1;拟发射通信、广播、导航、海洋及陆地遥感、气象及环境观察卫星、天文卫星与行星际飞行器等78颗飞行器。其中有14颗重2200磅的卫星,2颗重2650磅的卫星,一个重3080磅的飞船.9个重4410磅的空间飞行器。  相似文献   

4.
王存恩 《国际太空》1990,(4):19-20,7
日本空间开发委员会于去年6月28日修改了1984年修订的空间开发大纲,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利用空间环境”和“开展载人活动”两项重要内容,确定了90年代日本空间开发项目,并提出了开发适应用户需求的高技术;开展与日本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空间活动;促进民间企业参加空间开发,加快空间开发步伐等新任务,为21世纪的空间开发、利用空间和载人飞行奠定坚实基础,形成了日本空间开发的三步曲。一、第一步完成已批准的计划积极完成业经宇宙开发委员会批准的研制计划,除完成广播卫星BS-3a和3b、气  相似文献   

5.
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团长裕之大泽为首的代表团七月初赴美,与美航宇局局长弗莱彻在华盛顿举行会谈。两国同意在空间技术领域扩大合作,其中包括利用卫星观测热带森林作为双方联合研究的课题。在会谈后两国签署的协定中还包括另一新的合作领域即空间生命科学。两国亦同意成立一个计划委员会和一个由五名人选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以开展空间合作项目。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将利用日本1987年发射的第一颗海洋观测卫星进行联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89年6月28日发表了空间开发政策大纲,这表明日本在90年代正式向载人空间活动的方向迈进。大纲绘制了种种空间开发活动的蓝图,着重介绍了新增设的空间开发活动系列: (一)载人空间活动使用美国航天飞机进行日本最初的空间材料实验(预定1991年7月进行),并参加自由号国际空间站计划,执行日本独自开发的“日本实验舱”(JEM)这一既定路线。  相似文献   

7.
飞扬 《国际太空》1996,(4):23-25
1.前言为了使国家制定的空间开发政策得到全面地、有计划地推行,并有助于民主管理,日本在总理府内设置了宇宙开发委员会。并规定每隔5~6年由空间开发委员会制定空间开发政策大纲(曾于1978年、1984年和1989年三次制定),以此作为日本空间开发的基本指针,并由该委员会与有关行政机构综合协调加以实施。1994年7月26日,宇宙开发委员会接受并同意了该委员会下设的长期设想恳谈会所做的,以“面向新世纪空间时代的创造”为题材的报告书。该报告书为制定新的空间开发政策大纲,展望今后30年,提出日本空间开发方针…  相似文献   

8.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85年8月30日,整理归纳了政府方面各省厅1986年度的空间开发经费,总额为1199.556亿日元;其中国库债务为991.61亿日元。1986年度的经费比1985年空间预算总额增加了6.6%。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根据1986年的空间开发基本方针所安排的各省厅的费用见表一。表二为科学技术厅等省厅所属部门的开发内容与金额。  相似文献   

9.
7月20日,日本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向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日本继续研制一种以有翼飞行器为基础的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预计会支持这一建议。报告中说,日本应当利用机器人领域的高级技术,集中力量研制一种无人运输系统。这种系统对日本的空间开发是合乎逻辑的,将使日本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能力。报告又说,但是,研制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和空间飞行器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因此,建议利用目前正在研制的H-2型一次性使用火箭作为主要的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85年11月27日决定设立审议有关日本宇宙开发基本事项的“长期政策恳谈会”。长期政策恳谈会的目的是以国内外空间实际应用的进展,和日本空间开发、应用向  相似文献   

11.
1984年8月31日,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公布1985年日本空间活动与经费。总额为1090亿日元,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1984年日本空间总经费为1074亿日元)。其中,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1985年经费为889亿日元,占总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二左右。日本1985年空间活动与各省厅经费分配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美日空间合作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美国航宇局与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联合成立了一个空间研究小组,旨在研讨美日今后空间活动新合作的可能性,开辟新的空间活动领域,寻找有效合作方法。经过双方讨论,有下列空间合作项目: 一、日本将参加美国航宇局的空间计划: 1.日本将发射一个行星际探测器同美国的探测器一起,研究坦  相似文献   

13.
日本打算用自己研制的航天飞机将本国的宇航员送上太空——这是在1987年5月26日结束的宇宙开发委员会长期政策恳谈会报告中提到的,并描述了21世纪的空间开发的前景。制定了增强自主开发空间的路线,今后,将不再受外国左右而能独立自主地开展空间活动。这样做,需确保资金,但是,若能实现,日本就能跻身于“空间大  相似文献   

14.
叶秋 《国际太空》1994,(10):1-2
根据即将公布的一份日本未来空间计划的国家报告,日本将发射行星和小行星探测器,建造无人航天飞机以及打算在2020年左右建设月球基地。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的这份报告表明,日本政府第一次在内部提出一项长期的航天计划,其对今后30年的发展作出了一个轮廓性的描绘。该报告认为,载人飞行不是重点,强调通过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来提高日本的航天技术水平。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以内阁的科学技术大臣MakikoTanaka为主任,TamiyaNomura为副主任,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和工业界巨子,负责为首相办公室起草…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日本将研制高分辨率观测卫星《日本经济新闻》1994年6月6日报道,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最近提出了1995年度两项新的开发课题,其主要内容是:将研制高分辨率的陆域观测技术卫星和数据中继卫星。日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1999.年前后将陆域观测卫星“AL...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宇宙活动委员会近日终于提出了1996财年空间活动经费预算申请,共为2320亿日元,合24亿美元,比1995财年增长2%,低于历年7%的平均增长率。日本科技厅空间政策部主任说,1996年空间预算与过去几年相比,增长幅度很小。但是,值得高兴的是,对几个新上的项目,宇宙活动委员会已决定拨给经费。科技厅直辖日本的两大空间技术研制机构: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空间与宇航科学研究所(ISAS)。宇宙活动委员会的职责是,讨论空间政策和空间规划,制订空间预算,然后向国会报告,批准后纳入国家预算。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等单位最近联合确定了一项新的微重力材料加工实验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的批准。它包括以下内容: 1.利用MASER进行材料加工实验在1989年瑞典发射的小型火箭MASER上搭载一部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加工实验。这一实验计划由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负责实施。 2.IML(第一次国际微重力实验计划) 这是由美国的NASA、欧洲的ESA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参加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具体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 3.FMPT(第一次空间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空间活动是以空间研究政策大纲(1978年3月制定的,1984年2月和1988年6月作过两次修改)为基础,每年按照大纲要求拟定出具体空间研究计划。在日本首相府内设有空间开发委员会,这是一个制定计划的决策机构。图1是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今后的研制的流程。邮政省作为使用者,以它牵头组成空间通信联络委员会(会长由邮政省通信政策局局长兼任),协调各部门的意见。委员会由邮政省、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国际电信电话公司(KDD)、日本广播公司、卫星广播公司、通信和广播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日本打算制订主要依靠本国技术的新的庞大的空间计划。在下一个世纪初,日本希望建起自己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将为载人空间平台服务,最终日本将研制一种起“空间工厂”作用的空间站。该项计划发表在最近的一篇报告中,报告由日本决定政策的最高机构——空间活动委员会撰写。在报告中,委员会要求日本政府在今后的15年中用240亿美元发展航天计划,这一数字相当于目前投资水平的5倍。委员会认为这种高标准的要求是合理的,它类似70年代初日本开始走向独立的发射卫星道路时采取的跃进行动。  相似文献   

20.
日本开发委员会的长期政策恳谈会发表了到21世纪初约投资6万亿日元和致力于研制载人航天飞机等开发工作的设想,将作为空间开发新时代的目标。恳谈会报告所提及的21世纪最大奋斗目标是实现载人空间活动。因为现进行中的H-Ⅱ火箭、技术试验卫星-6(ETS-V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