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华宝院士是我国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是返回式卫星技术带头人 ,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各种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开辟了道路。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0 0 1年起担任《航天返回与遥感》编辑委员会顾问。 2 0 0 3年 8月 16日林华宝院士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享年七十二岁林华宝院士简介  相似文献   

2.
童铠(1931-2005)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泰州市人。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多路通信专业,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导弹无线电测控、雷达和卫星测控系统的研制,从事卫星应用的研究,及主持双星快速定位系统的研究。林华宝(1931-2003)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院士福建省莆田县人。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毕业后分配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早期从事探空火箭结构研制,后从事我国返回式卫星回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  相似文献   

3.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 ,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 1999年 ,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 ,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工程院院士林华宝、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 ,2 0 0 0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  相似文献   

4.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 ,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 1 999年 ,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 ,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工程院院士林华宝、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 ,2 0 0 0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 ,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 1999年 ,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 ,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两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中科院院士林华宝、中科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 ,2 0 0 0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  相似文献   

6.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工程院院士林华宝、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200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4):328-328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本刊顾问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院士语录"版块特安排以下内容,以表达本刊编委会、编辑部对王老的崇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8.
胡海昌中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先后在科学院数学所、力学所工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在力学研究方面,首创弹性力学中的三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并推广应用。负责“东方红一号”和“东方红二号”卫星早期的总体和结构设计。屠善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23年生,浙江省嘉兴县人。1953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机专业,获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主要从事卫星控制系统和载人航天的理论研究与方案论证。主持实验通信卫星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一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 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两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中科院院士林华宝、中科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200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航天返回与遥感》全国统一发行刊号。 《航天返回与遥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所主办,季刊,大16开,68页。主要报道  相似文献   

10.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朱光亚同志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7岁。朱光亚院士1924年12月25日生于湖北武汉;1946年赴美留学,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50年4月回国参加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光亚院士不仅是  相似文献   

11.
8月10日,我国卫星测控技术和卫星应用技术专家、通信卫星微波测控系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童铠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8月17日上午,童铠院士的遗  相似文献   

12.
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生,江苏省泰兴县人。196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一方面从事控制系统、机器人视觉及计算机应用工作,另一方面从事飞行器总体、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卫星研制工作。担任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吴宏鑫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生,江苏省丹徒县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主要从事卫星检测工作,致力于自适应控制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以及航天器控制理论方法的研究。提出“系数之和等于1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工程设计方法及应用”获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1月生。江苏省泰兴县人。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归国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4.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7,(6):172-173
<正>杨孟飞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据新浪网2017年11月28日报道,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公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杨孟飞研究员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这次院士增选工作是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后进行的第二次增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界和全社会广泛关注。增选工作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及全体院士投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11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1955年回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1968~1969)。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组织和实施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著作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孙家栋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上,同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29年生,辽宁省复县人。1958年毕业于前苏…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北京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宇航学会联合召开,由航空航天部七○四所和南京航空学院无人机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遥测技术年会”,于1990年9月14日-20日在安徽休宁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72个单位的117位代表,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凌惟侯同志、学会办公室李爱国同志、休宁县委杨书记、吴县长和顾问胡枫同志等。  相似文献   

17.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2):F0002-F0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1月生。江苏省泰兴县人。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归国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1989年以来,  相似文献   

18.
第三届《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会议于1992年6月13~15日在北京市举行.《航天控制》顾问、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梁思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宣布了第三届《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组成名单后向各位编委颁发了聘书.《航天控制》顾问、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杨嘉墀同志到会指导并介绍了当前航天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宣平同志到会祝贺并对《航天控制》表示关心和支持.航天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会理事、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五届人大代表乔石琼同志,于一九九○年七月九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乔石琼同志一九四五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一九四七年去美国留学,一九四九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学位,后转入伯克莱加州大学为博士研究生。 乔石琼同志热爱祖国,早在一九四八年,她就积极参加中国留美科技工作者协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于1989年11月22日在北京市举行。《航天控制》名誉顾问、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杨嘉墀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专业组副组长徐延万同志对进一步办好《航天控制》提出了希望与要求。《航天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