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拥有65个成员国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于1992年11月中旬宣布,已选定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在1995年底发射一颗国际海事卫星-3(Inmarsat-3)。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由此将成为使用俄罗斯火箭发射卫星的第一个西方机构。在此之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还于11月9日宣称,将使用欧洲的阿里安火箭在1995年初发射一颗Inmarsat-3卫星,发射价格为6200万美元。该组织还在1992年3月宣布,将在1994年底使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阿特拉斯火箭发射2颗Inmarsat-3卫星,发射费用共计1.25亿美元。由莫斯科礼炮号设计局谈判的质子号运载火箭费用底价为3600万美元,比美国和欧洲的竞争者便宜约  相似文献   

2.
究竟是用美国的航天飞机还是用欧洲的阿里安火箭来发射国际海事卫星,在一次慕尼黑海事卫星组织召开的会上才做出最后决定:用阿里安-4发射第一批三颗国际海事卫星2(INMARSAT-2)的一颗;用航天飞机发射另外两颗 INMARSAT-2,并要将其送入静止轨道。海事卫星组织这次要付出的发射费为七千五百万美元,包括发射勤务和 PAM-D 助推级的费用。海事卫星组织有43个成员国,为海上和其它活动目标提供卫星通信,现又打算开展为飞机的通信服务,如旅客电话。三颗INMARSAT-2卫星的主承包商是以英国航空空间公司为首的,休斯公司、马特拉公司、福克和日本电气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第一颗卫星欲在1988年发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可在六颗卫星中选出三颗来发射。三颗卫星的成本约为一亿五千万美元。在第二代卫星的通用系统中,国际海事卫星至少能适应两种不同运载工具。以英航空空间公司为首的财团设计的卫星已经满足于这个要求。国际海事卫星的总裁奥路弗·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已和礼炮号设计局签定了一项合同,即在1995年用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一颗国际海事卫星-3。这将成为西方国家采用俄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先例。该项合同价值3600万美元,卫星定于1995年底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这颗将用质子号火箭发射的卫星是第4颗国际海事卫星-3。前几颗  相似文献   

4.
南非成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第73个成员国,由南非通信公司代表国家签字进入股东组织。南非是加入该国际卫星组织的第10个非洲国家。其余9国是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埃及、加篷、利比利亚、毛里求斯、莫三鼻给、尼日利亚以及突尼斯。目前,40多个非洲国家中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国家网络不足或没有建立通信网络的国家,正在加入过程中,以便利用“国际海事卫星”的移动终端机,保证都市中心与最遥远区域间的主要通信业务。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经营着一个海事卫星系统,提供陆地、海上和航空方面的全球移动通信。目前有34000多台海事卫…  相似文献   

5.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自1982年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业务以来,已发展成拥有67个成员国的合作机构。现在轨的4颗第二代海事卫星及通过国际通信卫星-V搭载的海事通信分系统(MCS)都正常运行。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空间容量,第三代海事卫星(Inmarsat-Ⅲ)的组网计划将于1994年7月开始实施,预计用3年时间完成,工作有效期为20年。Inmarsat-Ⅲ卫星网计划由9个轨道位置组成,其中大西洋区域5个2印度洋、太平洋区域各2个。卫星的总容量比第二代卫星大8倍,并采用了新的成形波…  相似文献   

6.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已决定,将1990年8月~1990年12月的第三代海事卫星3系统的研制合同推迟到1990年10月2日~1991年2月2日,延期4个月。这一推迟显然是为了使这一计划与下一代海事卫星2的研制时间表保持同步。第一颗海事卫星2的发射原计划在1989年底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现已推迟到1990年6月,据说是因为制造厂家(休斯飞机公司)在有效载荷的L频段上遇到了困难。国际海事卫星3将从1994年中期开始到位工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1983年6月24日《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苏联向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提议,将从1988年起向该组织提供其“质子”火箭,以参加发射国际海事卫星。此提议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切,欧空局一位官员认为“不应把造价五千万美元的卫星运到苏联;华盛顿一位美国官员说,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把一颗卫星运到苏联都是一个严重问题,这将会破坏关于限制空间技术转让的规定。据有关人士分析,苏联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39个成员国之一,它企图通过向西方开放运载火箭的途径,一则捞取西方通货,二则借机窃取一些高精通信技术。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相似文献   

8.
欧空局的第一颗海事通信卫星Marecs-1于1981年12月19日用阿里安火箭从库鲁射入预定轨道。定位在西经26度的大西洋上空,已于今年2月1日投入使用。 Marecs卫星是世界上第二个民用空间通信网的一部份。第一个民用空间通信网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Intelsat卫星网。新的空间通信网将由国际海事卫星组织部署和管理。主要任务是采取必要的空间手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期,为满足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技术要求,苏联曾研制了相当数量的海事卫星通信设备。目前,苏联有200多条船只安装了船用地球站(SES),并装备了2个海岸站(CES)。在苏联已建起的通信链路,可为国际海事卫星系统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海上船只服务。现只有苏联的国家级岸站具备这种能力。苏联还正在努力,进一步改进这些站的性能。为了在即将到来的第二代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  相似文献   

10.
沙特阿拉伯王国在1984年加入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它是该组织的第四十个成员国。这个组织的中东成员国还有: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埃及和阿曼。代表沙特阿拉伯王国签字的是邮政、电报与电话部部长。英国伦敦是总部所在地。该组织提供全球舰船和海上作业公司的电报、电传以及数据通信等项业务。1983年5月,国际海事卫  相似文献   

11.
张辰 《国际太空》1994,(3):8-8,4
拥有71个成员国的全球移动通信组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近年来为了迅速发展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占领移动通信市场,加紧研制国际海事卫星及其终端,使INMARSAT的业务不断由海上扩充到陆地和空中。移动式通信卫星系统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卫星本身,其地面系统亦至关重要。INMARSAT从1979年开始提供海事通信业务以来,研制出多种型号移动通信终端,即Inmarsat-A型、C型、B型和M型,目前正在研制Inmarsat-P型。到1993年8月,已有2.1万个Inmarsat-A型,8…  相似文献   

12.
一年半前,有5家火箭公司竞争发射国际海事卫星-3的头两颗卫星,它们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宇宙神火箭)、欧洲阿里安公司(阿里安火箭)、中国长城公司(长征火箭)、前苏联礼炮局(质子火箭)、日本火箭系统公司(H2火箭)。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未接收H2火箭和质子火箭的申请,因为前者的低温级LE-7发动机地面试车几次失败,怀疑它能否在1993年初试射;后者尚未发射过一颗西方制造的卫星,两者是否匹配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从1977年开始筹备以来,已有十八个国家(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西德、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希腊、印度、荷兰、西班牙、瑞典、挪威)参加了筹备工作。1979年3月26日在荷兰海牙召开了最后一次筹备会议,会上一致同意结束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筹备工作,并决定今年七月五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第一次国际海事卫星筹委会会  相似文献   

14.
国际海事通信卫星将为美国“静止星”公司免费提供卫星容量,以验证一项陆地移动位置报告和通信卫星服务。有30个车载终端,以随机接通方式分配第一频率进行试验。这些车辆通过一颗国际海事卫星向地面控制中心回报其位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最近披露,美国国防部曾多次利用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卫星完成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美国在1989年12月出兵巴拿马时,曾利用国际海事组织的卫星迅速地将有关电子图像送到有关用户手中。美国在1990年11月进行的美国和沙特的“迅雷”联合军事演习中,也利用该卫星传输有关演习图像。最近,美国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等行动中再次利用该卫星传输美国部队有关活动的静止图像。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有63个成员国,拥有在地球上空22000英里运行  相似文献   

16.
1971年由苏联发起的国际卫星组织开始工作时,拥有九个成员国: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古巴和蒙古,出租第三代大椭圆轨道的“闪电”卫星转发器。1979年开始利用“地平线”静止通信卫星上的四台转发器,为成员国提供网络服务。七十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将发射七颗卫星归国际卫星组织使用,迄今,只有两颗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13,(9):2
8月初,全球领先的移动卫星通信运营商海事卫星组织宣布,"阿尔法"1-XL大型通信卫星已成功进入工作轨道,该星将加强海事卫星组织现有的I-4系列卫星星群,提供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L波段覆盖。自2009年以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L波段卫星群已为政府和商业客户在陆地、海洋和空中提供宽带连接服务。  相似文献   

18.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最近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美汽车卫星协会(AMSC)、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3个机构共同商讨了建立绕极轨运行的小型卫星群——“铱”卫星通信网的问题,并已取得一致意见。预定将在1992年发射两颗试验卫星,1996年初开始进行系统应用。该网是把77颗小卫星按照每11颗为1组发射至7个不同的极轨道而组成的卫星系统。通过该系统,地面用户使用700克大小的便携式电话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均可通话。通话双方的传呼是一次接通的。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织组,向世界各国航宇公司发出拟造7—9颗(见附表)第二代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的招标。1983年8月1日由各国航宇公司投标,1984年4月2日开标;1985年第一季度签署生产卫星合同;1988年第一季度提交第一颗卫星,第三季度将投入实用。运载火箭将从阿里安、航天飞机和苏联质子火箭中选择。第二代海事通信卫星将取代欧洲海事通信卫星-2、美国海事卫星以及一颗国际通信卫星-V。这三颗卫星分别定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现有2000只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0月30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发射了第二代国际海事卫星中的第一颗,这是德尔它系列火箭的第200次发射。11月4日,卫星进入静止轨道,同时展开太阳翼;5日,星上天线对地定向;9日,卫星定点在东经30°赤道上空;12日,卫星在轨测试;12月中旬,卫星投入使用。国际海事卫星-2共制造4颗,由英国航宇公司主承包,合作伙伴有法国马特拉公司、荷兰霍克尔公司、加拿大斯派尔公司、美国休斯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