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立中  郭强 《航天员》2009,(1):56-57
焦立中先生是美国著名的华裔航天员,也是本刊的老朋友,他对中国的航天事业非常关注,对本刊也非常关心,2006年曾接受过本刊的专访;2007年参加过本刊举办的与读者互动活动,2008年,神七飞天前夕,他特地给神七乘组写信进行鼓励。此次,焦立中先生从一个航天员的角度,客观地论述了美国与中国航天合作的可能性——寻找互惠的合作领域,才是更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4-16
早期经历:1970年~1971年任新泽西州穆尔斯敦市无线电公司设计工程师:1971年后在弗吉尼亚州斯普林菲尔德无线电公司任职,从事相控阵雷达控制系统的集成电路研制工作;作为设计部门的代表参加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地球物理火箭和遥测系统项目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代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今年是航天质协成立20周年,在20周年之际,诞生了第五届航天质协理事会,我也对当选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同志们表示祝贺。我还要感谢各会员单位和各位理事对我的信任,推选我担任新一届质协理事会的会长。我会竭尽全力、尽我所能,履行好协会章程赋予我的职责,和理事们一道做好质协工作,不辱使命。下面主要讲三点: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天终于以《中国航天》这个新刊名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在准备更改刊名的一年多的日子里,广大读者及社会各方对改名工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谨表示衷心的谢意。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感谢他为本刊题写新刊名,使本刊增辉匪浅。 本刊编委会主任兼主编刘纪原同志在本刊前身——《世界导弹与航天》1991年第1期上已对更改刊名的初衷做了具体说明。本编辑部将竭尽全力为实现这个初衷而努力,使本刊以新的面貌与姿态面对广大读者。正如您所发现的那样,《中国航天》对《世界导弹与航天》来说,有着相当大的继承性,它  相似文献   

5.
夏丹 《航天》2010,(8):10-10
“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间隙,本刊记者对竞赛评委会主席、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行星科学和探索项目高级教授和协调人、印度“月球初航”项目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德瑞先生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他对月球探测和国际合作部有很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主席在第四十七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96年10月7日)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第47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国际宇航界和中国宇航界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大会致以衷心的祝贺!向出席此次盛会的各位...  相似文献   

7.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向中国陆地观测卫星第三届用户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受表彰的优秀应用推广单位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8.
徐兴举 《中国航天》1995,(10):35-38
美国的三种先进战术空地导弹徐兴举为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美国在引进国外先进型号的同时,大力研制新一代战术空地导弹系统。现将其中三种简介如下:一、瞌睡虫空地导弹系统瞌睡虫(HaveNap)战术空地导弹代号AGM-142,它就是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  相似文献   

9.
展望未来加强合作———’98国际空间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开幕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出席’98国际空间技术及应用研讨会的国际空间组织、各国和各地区的航天...  相似文献   

10.
11月30日,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率队到民航第二研究所宣布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任职。会上,苏兰根局长就民航二所的发展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民航二所上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所职工在科研、市场、管理、效益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指出新一届班子要抓住民航及空管大发展的机遇,按照总局科技兴业的总体部署,再接再厉,发挥科技优势,推动行业进步。黄荣顺所长代表班子表示今后的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学为先、用心谋事;坚持以干为要、奋力干事;坚持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23日,中欧合作项目——伽利略搜救系统前向链路服务端到端验证(EEV)和伽利略中轨卫星搜救接收站(ME—OLUT)合同签订仪式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波,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廖小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欧空局副局长维利格里奥先生以及欧洲伽利略联合执行体(GJU)的代表参加了此次签字仪式。这标志着中欧在伽利略计划开发阶段的合作又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2.
欧洲空间标准化组织(EuropeanCooperationforSpaceStandardization)成立于1993年,旨在建立一套规范整个欧洲空间活动的、统一的空间标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与ECSS一直保持学术往来。2000年5月8日,ECSS秘书处秘书KlausEhrlich先生应邀与我所标准化、质量、可靠性专业人员进行座谈并介绍了ECSS网页的总体设计与栏目内容。现归纳简介如下。ECSS的网址是:http://www.estec.esa.nl/ecss/。网页中共分Standards(标准)、O…  相似文献   

13.
徐琳 《卫星应用》2007,15(2):26-29
本期刊载的《中国测试“卫星杀手”震撼华盛顿》、《外层空间:回归的威慑》和《“相互确保脆弱性”与中关太空安全平衡》等3篇文章转载自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网站《中国安全》季刊和《华盛顿观察》周刊。3位资深学者分别从不同侧面分析并解释了中国此项反卫试验的背景、动机和影响,重点分析了美国新的航天政策对中国提出的新挑战及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本刊转载这些文章,意在供领导和专家参考,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民航空管系统面临民航运输继续高速增长的形势.在运行管理一体化后新老问题与矛盾交织情况下,狠抓安全管理。加快基础建设。强化运行保障服务,深化空管体制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日,《民航空管》和本刊编辑部联合推出了2009年民航空管十大新闻.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四月的北京,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为了了解国际质量管理的最新动态,了解我国质量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乘车来到中国硅谷——中关村,采访国际质量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教授。刘教授十分愉快地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并就记者提出的几个大家关心的质量管理问题谈了精辟的见解,现摘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国兴 《航天》2014,(9):34-39
本刊在今年第6期和第8期介绍了把小行星作为武器的威力,本文介绍了美国小行星任务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重点分析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美国航宇局(NASA)没有公开说明的部分,即第二阶段的月球远程逆行轨道和第三阶段中航天员的作用和任务。作者认为:月球远程逆行轨道与小行星重定向没有明显关系,该轨道主要是用来部署小行星太空武器,它是小行星武器的理想轨道;在第三阶段中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即可完成在小行星上采集样品,完全不需要航天员,航天员到上面的真正目的是完成小行星的武器化改装,即将自然小行星改装成真正的太空武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民航空管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民航空管系统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第一年里,全系统承受住了冰雪灾害、抗震救灾和奥运保障的考验,展示了空管一体化改革的成效,表明了空管系统是一支能打硬仗、靠得住的队伍。近日,《民航空管》和本刊联合推评出了2008年度民航空管十大新闻事件,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8.
“保持白建站始38年的安全记录:创造东芝雷达在国内安全运行长达24年的历史记录:一年内自食其力‘钻’出90余万元的效益记录……”成就这段数字的是一个现平均年龄仅28岁、“80后”占68.8%、共16人的年轻集体——担负着2套雷达、3套自动化及相关附属设备的保障任务的大连空管站技术保障部雷达导航站雷达导航室。  相似文献   

19.
千年之首的金秋,阳光明媚,天高气爽。中国航天界的同仁满怀欢庆建国51周年的喜悦,同宋健副主席、联合国官员、有关国家驻华使节、高校的师生代表聚集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共庆首届“世界空间周”。在此之际,我谨向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与祝福,并祝“世界空间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我发言的题目是:振兴航天,开拓天疆,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宇宙浩瀚无限,奥秘无穷,资源丰富;第二部分,征服宇宙,登踏天体,方兴未艾;第三部分,中国航天,持续发展,势头正劲;第四部分,世世代代,携手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一位老航天工作者多年从事连接器的验收、失效分析和可靠性筛选等工作的经验总结。作者杨奋为先生怀着对航天事业的特殊情感和责任心,本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和理念编写了本教材。其目的:一是总结经验教训,将这份从实践中学到的知识财富留给后人;二是尝试和探索,因为在国内连接器行业,特别是航天连接器行业,至今还没有一份能提供给检验人员作为培训资料的教材。 本刊将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连载,共七讲:第1讲《航天电连接器的选用》;第2讲《航天电连接器的验收》;第3讲《航天电连接器的外观质量检查》;第4讲《航天电连接器的电性能检验》;第5讲《航天电连接器的力学性能检验》;第6讲《航天电连接器的失效分析》;第7讲《航天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分析与试验》。其中第7讲的内容已在本刊2005年第5期和2006年第1期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