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谢伟浩 《方舱技术》1995,4(1):25-28
本文对方舱板鼓包现象作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指出方舱大板发生鼓包是必然的现象,提高泡沫质量和保护好大板是推迟发生鼓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经常存在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壁面鼓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概念,并对相关流动机理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形鼓包通过其迎风侧的预增压作用,外凸段膨胀波束对反射激波的削弱作用,以及膨胀波束对边界层气流的加速作用来对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进行抑制;当激波入射点位于鼓包背风侧膨胀波区时,鼓包对边界层分离的抑制效果明显,并且适当增加鼓包高度可增加其抑制效果;对于鼓包迎风侧型线,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较小的内凹段曲率,同时在外凸段上其最大曲率点应尽量与激波入射点靠拢,而对于背风侧型线的设计则应选择相近的外凸段和内凹段曲率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翟胜民 《方舱技术》1996,5(2):32-34
本文从方舱大板鼓包的现象入手,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并且主要从设计,工艺,生产三个方面采取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分析论述了引起方舱受热鼓包(也叫热失稳)的几种可能的原因;并对每种可能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计算和评估;提出了防止方舱受热鼓包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谢伟浩 《方舱技术》1995,4(3):23-33
本文对方舱舱体的装配应力、温度应力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计算。对方舱面板局部失稳变形和鼓包原因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提高泡沫(又称PU,下同)质量,提供尽可能平整的铝板是克服面板局部鼓包的重要途径,在结构上和工艺上有效地装配应力,注意温度应力的影响,是预防舱体面板局部失稳变形和鼓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250钢大直径薄壁圆筒旋压工艺试验过程,讨论了试验过程中圆筒堆料、鼓包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确定了强力旋压四道次、不进行中间固溶处理的工艺路线及各道次旋压工艺参数,能够加工出质量基本满足技术条件的旋压圆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不合格品管理的角度指出方舱大板重复发生翘曲变形和鼓包的原因,建议在方舱生产过程中认真做好不合格品管理工作和落实验证纠正措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大板式方舱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栓式喷嘴在变推力液体火箭中有重要应用。使用连续相到离散相方法和基于树形数据结构的自适应算法研究了气液针栓式喷嘴的雾化破碎过程,重点关注了液体流量脉动的影响。通过施加周期性变化的质量流量入口边界来模拟上游流量脉动下的雾化过程,对比了有无流量脉动条件下的雾化特性,研究了脉动频率对针栓式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体流量不变时,在气体的撞击作用下,液膜上剥落出较长的液丝,长液丝二次破碎为小液丝和大量液滴,破碎距离较长,液膜破碎过程比较有序;当流量脉动幅值为0.15,脉动频率的范围为500~3 000 Hz时,液膜破碎距离会缩短,液膜会形成明显的环状表面波,破碎后在环形液丝周围出现液滴聚集现象,雾化锥角受脉动频率影响较小;脉动频率会显著降低液滴的粒径,当频率较高(3 000 Hz)时,可能会产生数目较少的极大液滴粒径;液体流量脉动会使得液滴分布出现局部聚集现象,喷雾形态出现明显的“鼓包”结构。  相似文献   

9.
大型翼伞的三维气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回收物质量的增加和回收物可控定点回收要求的提出,大型翼伞的设计研究迫在眉睫。文章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K-epsilon二方程湍流模型下的Navier-Stokes(N-S)方程,对某大型翼伞进行三维定常数值模拟,研究考虑伞衣鼓包下翼伞的气动性能,同时对翼伞单侧后缘下拉情况下(翼伞转弯过程)的气动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翼伞的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增加,达到失速迎角后缓慢降低。翼伞阻力系数在负迎角时随迎角增大而缓慢降低,而在正迎角时随迎角增大而增加。翼伞升阻比开始时随迎角增大而增加,在迎角等于8°时达到最大值后随迎角增大而逐渐降低。同时,单侧后缘下拉翼伞相比普通翼伞升力与阻力系数均有所增加,但其最大升阻比却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0.
大型降落伞开伞过程中的“抽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鞭"现象是在大型降落伞开伞过程中可能的顶部甩动现象,它可能造成伞衣破损、不对称充气、伞衣翻转、鞭打等后果,严重时可能造成回收任务完全失败。该文对美国回收系统降落伞开伞过程中出现的"抽鞭"现象及其后果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避免"抽鞭"现象的途径。目前对这一现象的机理还缺乏深入研究,有必要从理论和设计上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数字延迟锁定环路 (DDLL)中存在的包络现象是导致低动态环境下 GPS伪距测量精度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文中从实验中发现这种现象 ,通过大量仿真复现了这一现象并找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最后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词语空缺与跨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英汉语言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空缺现象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空缺会给交际带来障碍,造成语用失误,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论文就词语的空缺现象与跨文化差异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电子对抗概念的混乱现象,分析了由这一混乱现象造成的矛盾及对电子对抗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发动机热试车出现的低频不稳定燃烧现象,分析了产品的故障模式,建立了相关零组件模型。对相关零件进行了改进设计,消除了发动机低频不稳定燃烧现象。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了母语迁移现象对第二外语习得的影响,并以教学中所常见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汉互译方面容易出现的错误为例,从语间干扰、语内干扰及文化交际干扰等方面分析了母语迁移现象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母语迁移现象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空间辐射环境中,由高能电子所引起的深层充放电现象是威胁航天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90Sr放射源模拟GEO电子环境,试验观测了电子辐照下几种含有悬浮导体的典型卫星模拟部件结构的深层充放电现象,比较了真空度、束流密度与温度对放电现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深层放电现象的产生与部件结构密切相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含有悬浮导体的结构即可产生放电现象。因此,航天器深层放电防护除了选择合适的介质材料外,要尽可能地避免悬浮导体的存在,同时还必须考虑真空度和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单组元肼催化分解推力室催化剂床冲蚀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林生 《上海航天》1997,14(3):28-30
分析了单组元肼催化分解推力室工作过程中产生催化剂床冲刨的现象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消除该现象的措施。试验结果证实了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并使推力室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冗余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交际过程中。论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冗余现象及其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冗余原理,更好地服务于日常交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嫦娥三号着陆器推进系统正样产品在测试过程中,轨控推进剂管路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负压现象,为查找负压出现的原因,推进系统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推进剂管路内负压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故障树分析结论,进行了单机级、系统级的多项专项验证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最终确认了推进剂管路内负压形成机理,该现象是由于嫦娥三号着陆器推进系统检漏时采用纯氦气工质,检漏结束后常压氦气长期存储在推进剂管路内,由于管路内纯氦气浓度远高于外界空气,存在氦气分子通过断流阀微通道缓慢扩散出去现象,随着扩散量的不断下降积累,导致推进剂管路内压力逐步减小,产生了负压。该现象与分子扩散理论的机理和规律相符,为系统正常固有现象,对飞行试验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环境下煤油和UDMH单滴燃烧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活塞实验系统,对煤油和UDMH在超临界环境下的蒸发和燃烧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液态或者凝胶燃料,在超临界环境下均存在蒸发现象。在空气超临界环境下,煤油和UDMH均产生自燃现象。自燃呈现多点着火现象,类似于"森林火灾"模式,且持续时间较长。燃烧大致可分为蒸发、点火、燃烧前期和燃烧后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