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曲 《国际太空》2014,(10):53-55
在过去10年中,中国经历了技术的稳定进步,这使其载人航天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让世界对其温和崛起打消疑虑,中国正寻求在外空的探索与利用上开展合作。中国正以空前规模将其未来的空间站宣传为一个国际协作项目。1中国谋求空间站的国际合作如果中国空间站(CSS)计划作为国际合作与全球领导力的一个平台得到中国领导层的有效管理,那么这对中国来说在内外政策上能够获得附加利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月球探测器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而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月球探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月球探测器的工程研制和飞行任务实施情况,总结了中国月球探测器取得的技术成就和科学成果,展望了中国月球探测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方星 《国际太空》2014,(10):75-75
2014年9月28日,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通过选举,产生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200多名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在会上记者获悉,我国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对地观测体系,遥感应用已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顾行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的工作报告。该报告总结了第四届理事会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4.
《国际太空》2013,(6):2
从远古的嫦娥奔月到后来的敦煌飞天壁画,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太空的向往和遐想。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成功发射,奏响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序曲;1984年4月,中国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2成功发射,推动了卫星通信走向新纪元;1997年5月,中国第一颗三轴稳定通信卫星—东方红-3成功入轨,拉开了卫星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4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了理事暨联络员工作研讨会,近80位理事和联络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向大会发来了贺信。他在贺信中表示:中国宇航学会作为中国航天界有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之一,积极推进学会改革,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各项工作,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岩 《飞碟探索》2010,(9):55-55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一生投身于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写出了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令李约瑟困惑不解的是,中国古代创造出了杰出的技术成就,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起源?这一问题被中国学术界称为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11,(10):9
为更好地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中国院士提供相关支持与服务、发挥IAA中国院士的作用,经与IAA秘书处协商,IAA研究中心(中国)于2011年9月3日在北京举办IAA院士日活动。37名IAA中国院士、7名IAA国际院士及相关单位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IAA研究中心(中国)具体承办,邀请了IAA秘书长米歇尔·康坦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5,(8):38
2005年6月16日,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代表暨联络员会议在风景如画的广西桂林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同志主持。会议讨论了中国宇航学会个人会员管理条例、中国宇航学会分支机构学术活动交流管理办法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宇航学会会费缴纳办法和使用管理规定。10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杨建 《太空探索》2012,(3):18-19
1月7日,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宇航学会2011年各项工作,部署了2012年重点工作,并审议了组建航天科技期刊联盟等有关事项。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理事长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副部长杨长风.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3日凌晨4时,天鹰4A气象火箭携带中国首枚GPS探空仪海燕A成功发射,试验获得了中国低纬度地区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完整探测参数。2011年5月7日上午7时,天鹰3C探空火箭携带鲲鹏一号探空仪再次成功发射,成为中国探空火箭飞行高度最高的一次,为中国火箭探空事业竖起了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太空》2010,(4):1-1
<正>4月24日,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4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乐音响彻寰宇,开创了中国空间事业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2.
《宇航计测技术》2012,(3):F0002-F0002
2012年4月24日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温州召开,专委会26名委员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中国宇航学会"关于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的批复"(宇字函[2012]5号文)。由冯克明研究员担任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一个在中国科技创新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半个世纪前。这个名字代表着挺直中国人国防脊梁的拳拳爱国情;近年来。这个名字又宣示了中国空间技术探索的新开始。  相似文献   

14.
统一S波段(UnifiedS-band,USB)系统是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任务的主要测控网。文章对中国USB系统的测距测速数据的误差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传播媒介、相位中心偏差、时标偏差、通道时延以及卫星星历误差的修正模型,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残差分析,对目前中国USB测量数据的精度进行了评估,给出了USB测距和测速数据的实际精度。最后,针对目前USB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情况,提出了数据处理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文章的结论对今后改善中国USB系统的测定轨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至于在美洲的古物中发现中国文字的现象则早已见惯不惊了。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书法,与中国的甲骨文及金文极为相近,有些字的写法简直与中国的甲骨文一模一样。而这种文字,迄今已经发现了300余个。从奥尔梅克遗址出土了六个刻有汉字的玉圭,上面的甲骨文已经被专家破译出来。其中的一块玉圭刻有"十二示土",而"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而商代正是中国最早出现甲骨文的朝代。  相似文献   

16.
一、情况说明全国圆光栅量值比对工作是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83)量长字第143号通知,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角度专业组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学仪器学会刻划技术专业组协助下进行的。负责制订圆光栅技术标准的新天光学仪器研究所参加了此项工作。1983年8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了筹备会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29日,我国发表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其非常公开透明地展示了中国未来5年的航天规划,使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航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11,(1):11
受中国科协委托,2010年12月11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途径研讨会"。来自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六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605所,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十几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中  相似文献   

19.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巴西为辅研制的中国第 1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它于 1999年 10月 14日顺利升空 ,第 2天 ,中国地面站就接收到该星传回的良好的地面图像。到 2 0 0 0年 12月底 ,卫星已在空间运行了 1年多 ,中国 3个地面站和应用中心获取了该资源卫星 9万多景遥感数据 ,经处理后得到了中国许多地区的各级遥感产品 ,供有关应用部门分析使用。它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使用中国研制的卫星获取实时遥感数据的开始 ,特别是首次直接获取了中国西部边陲地区的遥感图像资料 ,为开发西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 概况“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20.
频率标准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原子钟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着重叙述了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在中国计量院开发与保存的国家时间频率基准:铯原子束基准和冷原子喷泉基准,后者的频率准确度达到了3.10-15。叙述了氢原子钟,包括主动激射器频标和被动型氢钟两种类型的研究工作进展;说明了光抽运铷原子钟的研制与生产情况以及性能指标。强调了中国光抽运铯原子束频标经过长期连续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简述了中国在微波与光频离子储存原子钟以及在光频测量和光钟上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