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低燃速HTPB推进剂燃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瑞禧 《推进技术》1999,20(2):77-82
研究了低燃速HTPB推进剂药柱燃速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球形高氯酸铵的粒度是决定燃速的主要因素;在粒度相同的情况下,原材料换批等其它工艺因素的差异导致的燃速变化值小于设计公差;经粉碎处理的细粒使高氯酸铵在存放期结块导致燃速缓慢的下降;10L预示燃速略高于500L随机燃速。  相似文献   

2.
特低燃速固体推进剂代压下的燃速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再荣 《推进技术》1998,19(3):94-97
用“高低压声发射燃速测试系统”研究测定了特低燃速丁羟推进剂在2MPa你压下的燃速和2MPa-14MPa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结果表明,特低燃速的测试精度可达1%,某HTPB-AP-Al-T29-HMX推进剂的燃速测试临界压强为2MPa。  相似文献   

3.
新型含铜催化剂对RDX/HTPB推进剂燃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热分析方法筛选出两含铜催化剂对RDX/HTPB推进剂进行了配方试验研究,采用声发射法测定4-8MPa条件下药条燃速,由实验结果可看出:这两种新型含铜催化剂对提高燃速,降低燃速压强指数有明显效果;燃速提高42%,压强指数降低14%,经适当组合,可进一步提高燃速,降低燃速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4.
徐再荣 《推进技术》1998,19(3):94-97
用“高低压声发射燃速测试系统”研究测定了特低燃速丁羟推进剂(r=2mm/s~4mm/s)在2MPa低压下的燃速和2MPa~14MPa范围内的燃速压强指数。结果表明,特低燃速的测试精度可达1%,某HTPB-AP-Al-T29-HMX推进剂的燃速测试临界压强为2MPa。  相似文献   

5.
施灵 《推进技术》2001,22(4):329-331
结合某固体发动机的研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将两种药柱制造工艺(带芯浇注工艺与插芯工艺)对其燃速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在-40℃下,两种工艺状态下的平均燃速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6.
余贞勇 《推进技术》1994,15(2):48-52
根据试车数据,对全尺寸发机和标准发机瞬时燃速进行了计算,利用参数辨识技术,确定了维也里燃公式(r=ap^n)里的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对应用在不同发动机中的同一种推进剂来说,其燃速系数α和压强指数n是不同的。探讨了不同发动机燃速常数变化的原因以及规律性,提供了分析全尺寸发动机,标准发动机之间燃速相关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扼要介绍了激光燃速仪的特性计算及误差分析,它可在压力变化、压力振荡时,测得固体推进剂药条的瞬态燃速.  相似文献   

8.
宋洪昌 《推进技术》1987,8(4):55-62
本文在文献[6]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丁羟胶、过氯酸铵、铝粉体系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预估问题.在一定实验和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可适用于计算这类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和压力指数的半经验方法.当推进剂中的过氯酸铵、铝粉的含量及颗粒度在一定限度内任意变化时,预示的燃速及压力指数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有关计算过程已编有微机计算程序,可供推进剂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汪志清 《推进技术》1991,12(5):45-50
本文研究了推进剂的降速剂种类及其含量、氧化剂粒度和粒度分布,以及发动机的旋转对低燃速固体推进剂燃速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采用新型药条包覆剂提高推进剂燃速测试精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稳定的低燃速复合固体推进剂.它具有高的燃速精度,较低的压强指数.文章还指出了发动机的高速旋转(2400r/min)对推进剂的燃速性能和比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燃速预测的重要性,分析了发动机中实际燃速与预测燃速的差异,分别评述了SPP程序对燃速的处理方法、标准发动机预测燃速的要求、测试精度对燃速相关性的影响以及用燃烧理论模型进行燃速相关的问题.介绍了端面燃烧药的锥化现象和内孔燃烧药柱的驼峰效应.最后对开展燃速预测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宽使用温度范围的丁羟高燃速推进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国林  尹瑞康  刘爚 《推进技术》2001,22(2):162-164
研究了细AP含量、增塑剂癸二酸二异辛酯(DOS)含量和键合剂LW1等因素对HTPB/IPDI高燃烧推进剂-55℃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一个使用范围广(-55℃-+70℃)、综合性能优良的丁羟高燃速推进剂配方。该推进剂除具有能量高、燃速高等特点外,还有优良的力学性能。70℃最大抗拉强度(σm)蒺、MPa,25℃,70℃最大伸长率(εm)大于45%,-55℃时的伸长率大于30%。  相似文献   

12.
任明浩  李世鹏  王宁飞 《推进技术》2010,31(3):276-280,288
针对脉冲发动机工作时间短,压强高的特性,对建压阶段的瞬变燃烧过程进行了模型研究。该模型基于非稳态凝聚相能量方程,并耦合气相热反馈为求解该能量方程的边界条件,从而引入压强对燃烧过程的作用。模型中压强的变化规律由同样条件下的试验p-t曲线拟合得到。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对建压过程中推进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各压强下的瞬态燃速做出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好地吻合。用该瞬态燃速进行建压段内弹道仿真,与稳态数据相比,更接近实测曲线,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脉冲发动机建压段的瞬态燃速的预估。  相似文献   

13.
用ACP提高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添加快燃物ACP来提高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速,得到了ACP影响推进剂燃速的一般规律:推进剂的燃速随ACP的含量和粒度的增大而增大。运用热分析、扫描电镜、燃烧火焰单幅照相、燃烧波温度分布等分析和测试手段来研究含ACP的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烧过程,揭示了ACP提高推进剂燃速的机理:ACP的快速燃烧,使得推进剂燃面增大和传热量增加,导致推进剂燃速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复合推进剂中的降速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燃速测量、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草酸铵、碳酸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等添加剂对AP/HTPB系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几种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使推进剂燃速降低,其原因是添加剂促使AP的分解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以及使AP分解的活化能增加。不同添加剂的影响机理有所不同:草酸铵的分解产物阻碍AP低温、高温分解,从而使AP分解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碳酸锶和AP分解产物高氯酸反应产生不易分解的高氯酸锶使AP分解峰温升高;同时由燃速测试结果发现,在压强大于5MPa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产生协同作用,使推进剂降速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碳酸锶与草酰胺的组合,不但使推进剂燃速降低明显,而且压强指数的降低幅度也最大,是一种良好的复合型降速剂。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燃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佩进  吕翔  何国强 《推进技术》2004,25(2):156-158
采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通过一维模型的分析计算,表明了该方法应用于燃速相关性研究是可行的,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初步建立了的燃速相关性二维模型,考虑了发动机尺寸效应对燃速的影响,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维模型有较高的燃速预示精度。可以利用该方法开展燃速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燃速调节剂对RDX/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含不同燃速调节剂(亚铬酸铜、草酸铵、碳纤维)的RDX/AP/HTPB推进剂热分解性能,研究发现,调速剂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与其对推进剂主要组分(RDX、AP和HTPB)峰温、推进剂初始放热量的影响密切相关,燃烧催化剂亚铬酸铜和碳纤维使RDX,AP的分解峰温降低,使推进剂的初始分解阶段放热量增大,分解放热峰增多,故导致推进剂燃速增加,而草酸铵使RDX的分解峰温升高,使推进剂的初始分解阶段放热量降低,所以导致推进剂燃速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商用CFD计算软件的用户自定义方程对点火瞬态过程中的侵蚀燃速、燃面温度、质量源项、动量源项、能量源项及点火器入口等进行了二次开发,并进行了考虑侵蚀效应的点火瞬态过程流场仿真计算,与地面点火试验内弹道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点火初期发动机头部的气流流动十分复杂,且头部压强随时间变化十分剧烈;堵盖打开会造成头部升压梯度振荡,并产生负升压梯度;仿真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采用一维非定常固相传热方程计算三维燃面温度可以满足当前工程要求,计算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8.
降低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燃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调节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配方组分、添加燃速调节剂等手段开展了降低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硝化甘油/硝化二乙二醇/黑索金/高氯酸铵(P(E-CO-T)/NG/DEGDN/RDX/AP)类NEPE推进剂燃速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大AP粒径、降低NG/DEGDN的比例、适当降低AP含量、添加少量燃速调节剂,可达到降低燃速的目的。通过对NEPE推进剂配方组分的调节,在燃速调节剂三醋酸甘油酯/聚甲醛/蔗糖八醋酸酯以1∶1∶1配比添加时,其7.0 MPa下的燃速可降至6.87 mm/s。  相似文献   

19.
固体发动机燃速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中兵  汪亮  胡春波 《推进技术》2008,29(6):716-720
分别采用温度与压强相分离的一元回归分析方法和温度与压强相耦合的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同一工艺条件下大量的药条燃速、Φ=127 mm发动机燃速和全尺寸发动机燃速进行了统计和回归分析,得出了上述三种燃速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