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试飞数据处理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试飞数据提取方法。该方法是将试飞科目的各需统计数据分解为提取参数和提取逻辑,使得各科目数据提取过程结构化,便于由计算机处理。通过该方法对常见的三类试飞科目数据进行了提取,得出详细数据提取思路和样例,本方法为在各试飞科目中的数据提取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天器下行遥测数据故障检测问题,建立了相应的非平稳+异常分量模型,并借鉴采样数据新息增量过程的回归系数有界影响辨识方法,提出了航天器下行数据异常突变在线检测算法,该算法具有简捷的递推关系和良好的容错能力。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航天器异常数据,并能克服异常数据的不利影响,提高在轨航天器测控过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QAR设备虽已在民航界广泛应用,但目前对QAR数据的应用有限,浪费了大量数据信息。对此,提出通过采用多种监控逻辑并存的方法,建立监控体系,解决QAR数据的监控问题、3种监控逻辑被用于该体系:双发差异监控,EHM方法数据监控,数据极限监控。这些逻辑各有利弊,互为补充。通过对实际发动机QAR数据的监控测试.证明运用该方法所建立QAR数据监控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QAR数据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态分布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限和容忍限公式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傅惠民 《航空学报》1994,15(1):94-101
建立了正态分布置信限曲线方程,给出了其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限公式和容忍限公式。该公式对完全数据、不完全数据和无失效数据均适用,并且可综合利用当前数据和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杨昌和  李彦达  张江  王昉  袁晓如 《航空学报》2021,42(9):625748-625748
随着当下计算能力和存储性能的提升,流场数据产出的规模越来越庞大,针对流场数据的可视化应用对于硬件及软件算法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基于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支持,主导设计并开发了高性能流场并行粒子追踪数据管理系统,帮助用户探索和分析大规模流场数据。该系统针对流场数据提供多种高效的数据管理方法,在超算集群上针对并行粒子追踪过程进行了数据预取优化与负载均衡优化。对于粒子追踪过程中产生的流线(或迹线)及进程工作记录数据,该系统支持用户在本地平台上进行性能诊断和分析。使用不同流场数据集开展的两个应用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飞机试验数据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设计一个飞机试验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分析飞机各类试验的业务流程,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实现了各模块的功能。利用该系统实现了某型号试验规划、试验项目、试验准备、试验执行、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数据管理、试验流程等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试验效率和试验数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测试性研制阶段数据评估验证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石君友  田仲 《航空学报》2009,30(5):901-905
分析了现有测试性验证方法应用情况,阐述了测试性研制阶段数据评估验证方法的必要性。通过与现有测试性验证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性验证方法,并说明了该验证方法的含义和特点。该验证方法可用于故障检测率、故障隔离率和虚警率的验证。建立了该验证方法的工作框架,包括验证要求、验证程序、验证技术和验证组织。重点阐述了该验证方法的两种工作方式实施流程、适用的最小样本量范围、测试性数据收集表格和测试性数据判据。其中,测试性数据收集表格可以记录故障检测、故障隔离和虚警信息。进行了案例应用,给出了数据分析结果和经验总结。案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测试性验证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数据透明可查等属性,解决了多方信任的问题。区块链完美地匹配了航空公司对飞机维修数据安全性,准确性的需求。同时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也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可编程、可自动执行的特点。这让飞机维修数据的平台化、智能化成为了可能。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飞机维修数据存储及共享系统,并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体系,数据结构,以及数据流程,讨论了智能合约在该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民用飞机风洞试验数据体量大、种类多、高时效、更新快等特点,引入了矩阵存储模式替代了原有的分层存储模式对现有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重新划分与归类,优化了数据文件存储结构。仔细分析该平台在存储规模、管理规范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求后,拟选择IBMx366型或同等级别的工作站及配套设备作为硬件基础,同时明确了该平台的面向对象、使用规范及管理办法。该平台所含写入/查询/更新等常规功能采用Labview8.6软件开发平台及SQL语句脚本实现。该数据管理平台已具备了一定实际功能,基本满足对风洞试验数据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对风洞实验数据精准度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述了风洞实验数据精确度对飞机性能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国内外风洞实验数据精确度标准,最后,给出了国内外风洞实验数据精确度与该标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1.
1 热塑性树脂数据的查找美国应用纤维系统公司已经出版了PPS、PEI和PEEK材料的性能数据 ,设计工程师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做精确的材料性能比较。在公开出版的数据中 ,包括了该公司Towflex产品在实验室测试的冲击和热试验的最新结果。该数据是专门为热塑料树脂设计工程师们提供的日常所需的信息 ,例如 ,热变形和热膨胀性能 ,以及缺口和非缺口冲击试验性能等。尽管人们已经了解连续纤维比短纤维或长纤维产生更高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但是该数据进一步提供了特定的比较值。Towflex材料是采用带有热塑性颗粒的辅放粉末包…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多站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贴近度的概念和矩阵特征向量理论,确定多站数据融合算法的各个测量设备的权重。能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提高目标跟踪精度。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简便,便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3.
大气数据的精确测量对飞行器的导航与控制至关重要。相较于传统的探针式大气数据测量系统,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更适用于隐身性能要求、大迎角飞行要求的飞行器或高超声速飞行器。回顾了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系统完整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并指出该系统在应用时的四项关键技术(测压孔布局、气动模型及求解算法、校正算法、故障检测及管理技术),结合国外多种飞行器上该系统不同的应用方案,分别对比分析四项关键技术不同应用方式的优缺点;指出了该系统的四项关键技术均会影响系统精度及可靠性,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选择其应用方式;最后展望了该系统在未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MISTRAM测距数据包含的常值系统误差,是影响数据质量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该误差既不便于按常规系统误差处理,更不能按随机误差处理。在设备精度鉴定中,使用更高精度的观测数据通过比对法估计的方法,以及EMBET方法,均受到诸多制约。本文基于MISTRAM系统高精度测速数据,建立了常值系统误差的估计方法。实际数据计算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T-S模糊模型的航空发动机模型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开龙  谢寿生  吴勇 《推进技术》2007,28(2):194-198
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的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模糊模型的后件参数,通过反向传播法辨识模糊模型的前件参数,并实现了模糊模型结构的自适应优化。以航空发动机机载记录数据为依据,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学习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的T-S模糊辨识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机载记录数据的辨识,结果表明该模糊辨识模型具有辨识精度高、鲁棒性强、容错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自动相关监视数据接收和处理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应的接收、处理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接收到了各国飞机的飞行数据,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导出了对应的处理结论,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航天伺服系统中数据传输具有高速实时等特性,针对采用双口RAM进行并行数据传输时易发生冲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机制。不同于现有握手等待和优先级抢占等方案,从最根本的分时访问总线和数据空间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同步分时访问机制,实现了无冲突访问数据的高速传输。基于该同步分时访问机制,设计了基于FPGA的双口RAM数据传输方案,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搭建了数据传输测试平台,设计了多种测试用例。经过测试表明,该双口RAM性能稳定,实现了零误码率数据的高速传输。  相似文献   

18.
航空领域产生的大量历史MBD模型数据,具有很高的重用价值。构建规范化的模型存储数据结构是模型重用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研究了MBD模型数据的组织形式,以本体技术作为模型类型划分和属性信息的知识表示方法,设计了一种集合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的本体数据结构。基于该数据形式将历史模型数据存储为结构化的本体知识库,通过模型关键信息检索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为海量模型数据重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航空部303所研制成功的一种 SLT-04型陀螺自动测试系统。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有关具体数据,说明了系统调试的具体方法,提供了用 SOLARTRON 1172频率特性分析仪对该系统进行实测的数据。计算机仿真和1172的测试都表明,该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某航空发动机慢车至最大以及最大至慢车加力瞬态过程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在该发动机实际飞行试验数据基础上,基于三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辨识得到了该型发动机加力瞬态过程模型,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讨论,利用额外的飞行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辨识模型能够指示加力燃烧室工作状态,模型计算模拟参数与实际飞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该辨识模型可应用至该型发动机飞行试验的实时监控中,也可为其他型号发动机模型辨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