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TC1钛合金端盖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零件的成形难点,对热拉深工艺的模具材料、温度、压边间隙、拉深速度等对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可实现薄壁、大拉深比的TC1钛合金零件的精确成形,采用空气脱模的方式可获得平面度满足设计要求的零件,为类似零件的取件提供了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温合金复杂薄壁零件多道次充液拉深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宇  万敏  周应科 《航空学报》2011,32(3):552-560
充液拉深(HDD)技术是薄壁零件成形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难成形,复杂薄壁结构的某型发动机高温合金板材零件,通过分析锥面自由悬空区的起皱失稳现象,设计了多道次充液拉深结合刚模成形的技术方案,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工艺验证试验,研究了预成形高度和终成形液室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对零件最终成形质量的影响,探讨了...  相似文献   

3.
对3.4377铝合金材料典型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拉深成形原理,介绍了零件的特点,对零件成形时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所选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该零件拉深成形的工艺参数计算和选择,确定了零件成形的模具结构以及拉深成形次数和每次拉深成形的深度,进行了工艺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成形过程参数,并对成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以后该类材料的拉深成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盒形件采用变薄拉深工艺代替普通拉深工艺,既满足了零件质量要求,又降低了模具成本。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温介质成形工艺对TA1钛合金板材进行了筒形零件拉深过程仿真计算及试验验证,模拟分析及高温条件下拉深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介质成形工艺适用于钛合金板材,并能显著提高钛合金薄壁零件的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充液形成工艺的航天火箭整流罩零件,通过数值模拟的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数值模拟可以给试验提供正确方向,也说明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根据现场的试验情况,基于实际制件过程出现的一些缺陷,调整液室压力与压边力加载曲线,根据零件的拉深高度进行合理匹配,最后达到控制整个冲液成形过程的起皱和破裂的问题。实现了充液拉深工艺在大尺寸薄壁整流罩构件上的工艺升级,大大提升了零件的表面质量,从而可以解决传统落压工艺的多道次拉深工序、多道次退火及多道次敲修导致的零件变形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在生产过程中表面质量和成形精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湘江-125摩托车是我公司今年试制成功的一种目前国内车型较理想的家用轻型两轮摩托车。而其上的油箱(如图1所示)是该车美观程度最关键的零件之一。油箱上半部又是最难加工的零件,它形状尺寸如图2所示。由于形状复杂,又是小开口,加工这样的零件过去一般都采用分块组合焊接的方法。为了保证零件质量,使表面光滑、平整、无焊缝,我们采用了整体拉深、冲压胀形成形的工艺,终于成功地加工出了该零件,并且投入了中批生产。整体拉深冲压胀形的成形工艺首先必须确定合适的拉深半成形毛坯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拉深毛料的形状和尺寸。同时还应决定合理的工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在某机试制中,我们对几种空心回转体TA2钛板零件(如图1)的热旋压工艺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中零件1和零件2是锥形空心回转体零件,这种零件若用一般拉深成形,容易失稳起皱,而且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另外,零件3的收边模具也较复杂,故采用热旋压成形工艺。采用加热旋压,可以提高钛板的塑性,减少变形抗力和回弹。旋压时,直接用火焰(我们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乙炔焰)喷烤加热毛  相似文献   

9.
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在拉深坯料上,预制毛孔毛槽的办法,仅用一套拉深模就完成了薄料宽凸缘筒形带孔槽零件的拉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在拉深坯料上,预制毛孔毛槽的办法,仅用一套拉深模就完成了薄料宽凸缘筒形带孔槽零件的拉深。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钛合金经冷拉后的变形组织和性能,金相、透镜观察表明,位错滑移是钛合金室温下塑性变形的主导机制.钛合金经过冷拉拔后的组织性能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硬化阶段,以大晶粒的变形为主,位错缠结形成;第二阶段其抗拉强度值增加趋于平缓,近乎于一个平台,部分小晶粒也开始参与变形,位错带形成;第三阶段为应变量大于0.6...  相似文献   

12.
王连庆  胡雅楠  车志刚  吴圣川 《航空学报》2021,42(5):524320-524320
激光冲击强化(LSP)技术具有残余压应力场深、冷作硬化程度低和强化区域可控等优点,在焊接结构表面改性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对2 mm厚度的7075-T6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实施了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对比分析了强化前后接头的硬度、残余应力、疲劳寿命以及疲劳裂纹形核机制。结果表明,焊缝中心的最高硬度由强化前的152 HV提高到强化后的175 HV,有效强化层深度约为100 μm;经激光冲击强化后,焊缝区呈现残余压缩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为-200 MPa;9组焊接接头试样的平均疲劳寿命为675 937周,约为强化前疲劳寿命(262 297周)的2.6倍;疲劳裂纹萌生位置从具有高度应力集中的表面缺陷转移至强化层以下的亚表面,进而有效地提高了疲劳裂纹的形核寿命。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在板料拉深成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向传播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圆筒件拉深成形的辅助工艺设计方案,对BP网络在拉深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计算工作量较少,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4.
AutoCAD是机械设计人员最常用的绘图工具,功能非常强大,但常因缺乏常用结构图形库而影响绘图效率,为此,论文提出在AutoCAD环境下采用AutoCAD VBA方式对机械图形中的常用结构进行参数化设计的解决方案.由于常用结构的开发方式类似,便以轴类零件中键槽结构的主视图和剖面图为例,讲述了Access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利用ADO方式来开发数据库的过程和编程实现最终图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零件结构的特征分析、草图绘制、生成工程图3个方面,结合SolidWorks2001软件阐述了机械设计中三维图形绘制的构思和技巧,并介绍了三维图形绘制中常用的3种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节约材料的拉深模设计方法,较传统工艺方案用料减少10%。这对大批量生产节约用料,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VB环境的铰刀CAD系统的构成与主要模块功能。本设计是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以Auto CAD2002为图形输出环境,来开发机用铰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该系统对输入的铰刀数据加以分析计算,然后调用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关参数,自动驱动CAD完成零件图绘制。  相似文献   

18.
崔文彬 《飞机设计》2003,(1):72-75,80
设计发图是飞机设计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是涉及飞机几乎所有专业和大批专业设计人员的复杂工程。必须精心计划和组织管理 ,并科学合理地解决与设计发图直接有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冷等离子体接枝法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研究了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