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推荐王传善教授的《历史的回顾:我和遥测遥控》,以期读者对我国遥测遥控专业的早期开拓和发展有所了解。王传善教授是我国遥测遥控专业早期工作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50 年代初期即从事工业遥测遥控的研究和研制工作,历任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室主任、中科院空间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并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远动技术专业委员会(即今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的前身)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以他为第一作者的《远动技术》是我国关于测控技术的第一部专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使用一串共同的射频(RF)脉冲同时完成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动目标检测(MTD)功能的技术。通过使用这种技术,动目标出现的信息可以直接显示在高分辨率静态雷达图象上,这种雷达图象对判读有很大的好处,而且从一个指定区域获得必要的信息所需要的时间可缩短至最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目标方向最小误差方差的估算,最近开发了一种自适应单脉冲技术。本文将这种最小方差自适应单脉冲技术(MVAM)扩展到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通过对慢动目标的模拟,验证了用MVAM估算目标方向和多普勒频率比用其它空时自适应单脉冲技术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实时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两种应用:首先是STAP可以用来抑制杂波和干扰;此外可以用由STAP获得的杂波滤波系数来确定SAR图像中动目标的正确位置。给出了这种实时STAP技术的结果和动目标重新定位技术的结果。用实际SAR数据和测量期间所记录的动目标验证了杂波抑制质量和动目标重新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下,经典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成像和地面动日标检测算法的性能将会变差甚至失效,因此研究存在干扰时的高效可行的SAR动目标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提出一种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和杂波抑制干涉(CSI)技术相结合的阵列天线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消除干扰,然后用CSI方法抑制地杂波并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同时,采用不等间距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PCA)技术,消除了盲速区.从SAR天线结构和空间几何模型人手,详细分析了干扰抑制原理、杂波抑制和动目标检测原理并给出了其实现框图.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工业技术是导弹工业生产的基础,贯串在整个导弹生产活动过程之中。近三十年来,导弹在种类、性能和数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这种发展是与工业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先进的制造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的,而新工艺、新技术本身又是在产品技术改造、生产技术改造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地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中期以来,航空运输工业一直在研究新的航空电子结构,目的在于研制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效益更高的航空电子设备。软件呈现的优势也是促使重新定义航空电子设备的另一原因。下一代航空电子将采用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而且技术的发展也使航空工业部门有能力研究新的设计概念,从而得到由软件控制的高集成度的数字化航空电子设备。将这种方式统称为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IMA),与早期的航空电子装置相比,该方式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将大大节约成本。本文论述IMA的概念以及采用这种新的航空电子结构后,航空公司所期待的收益。本文重点强调了航空电子工程协会(AEEC)作为工业论坛负责研究这些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 0 0 1年 7月 4日至 5日 ,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在北京召开了《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工作的若干意见》 (即“36条”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发布暨宣讲培训会议。部分省、市国防科工委 (办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各军工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专业在京研究机构 (含委属各中心 )以及委属高校的9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马恒儒副司长主持会议 ,高志强司长在会上作了题为《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做好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工作》的讲话。高司长在讲话中分析了技术基础工作面…  相似文献   

9.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1):42-42
美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开发的固体转向与高度控制系统(SDACS)技术将用于标准-3导弹(SM-3)Mk142动能战斗部的偏航、俯仰和滚转控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和微型阀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微型阀致动机理分析和性能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对微型阀结构的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论证了静电致动和压电致动两种微型阀方案,确定了微推进系统用微型阀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通过结构设计和MEMS工艺攻关,完成了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致动微型阀原理样件制造,并进行了初步的原理试验验证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基于MEMS技术的压电致动微型阀原理可行,方案合理;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解决多层键合和系统封装工艺,可以获得高性能的微型阀,为小型、轻质和集成化微推进系统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可变结构相互作用的多模型(V-IMM)评估器的设计,它采用从机载传感器中获得的地面动目标指示(GMTI)的报告来跟踪难以确定的地面目标。为了避开GMTI传感器的探测,目标采用“动-停-动”模式,即目标在加速之前的某个时候以非常低的速度运动或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当目标的径向速度(沿传感器的视线方向)降至低于某个最小的可探测速度时,传感器就无法探测到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使用的传感器不能识别“动-停-动”运动模式,将破坏目标的运动轨迹。本文所提出的VS-IMM评估器就是处理难以确定“动-停-动”目标的运动,在这里,当目标的速度降至某个门限以下,跟踪模型就包括了“停止-目标”模式。采用停止目标模型后,即使在目标检测不连续时仍能保持跟踪的稳定。文中采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设计参数的选择和跟踪器的具体设计。最后,对使用停止目标模式的VS-IMM评估器和传统的:IMM评估器进行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盲多用户检测算法广泛应用于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中,能够有效克服多址干扰(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MAI)与"远-近"效应(Near-Far effect)的影响,是CDMA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对基于卡尔曼(Kalman)滤波算法的盲多用户检测器进行了研究,在白高斯噪声信道与平坦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仿真分析了多址干扰与"远-近"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基于Kalman滤波的盲多用户检测器在两种信道中误码率性能均优于基于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s,LMS)算法和递推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算法的盲多用户检测器,可以有效抵抗多址干扰与"远-近"效应的影响,对提高CDMA系统容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串行通信口(RS-232C)是计算机上的标准配置,在系统控制的范畴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淘汰,反而在规格上越来越完善。本文介绍工业控制中利用微机串口RS-232C实现各种远近距离通信及控制。  相似文献   

14.
《质量与可靠性》2004,(2):58-58,F003
《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综合信息服务系统(1.0版)》是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开发的以信息查询浏览为主要功能的工具软件。本系统软件的开发作为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已通过专家的评审验收。本系统软件全面收录了大量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26-27日,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数字通信世界》杂志社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应急通信研讨会暨应急通信系统设备展在北京远望楼宾馆举行。来自国内应急通信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总参谋部网络技术管理中心主任张宁主持,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兼副社长李新社致欢迎词。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副司长曹志恒在开幕式上发言。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总参谋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6.
远置单元是星载数据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单元,是直接面对测控用户的设备。它以80C31CPU为核心,组成智能化的测控单元,使传统的、经典的采集体制起了根本的变革,从集中采集变为分散采控;从硬件采集结构变为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化采控设备。它与主机配合可以完成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压缩、自主闭环控制、可编程序遥测等任务。设计中采用功能模块和内总线母板的先进方法,为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要求,打下了技术基础。星栽设备中,由中央控制单元(CTU),串行数据总线(SDB)和远置单元(RTU)组成了分级分布式的计算机采控和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许东 《航天器工程》1995,4(3):36-39
超短波测控系统,主要用于对中低轨道卫星的跟踪、测量和控制。用该设备对实践四号这种高轨道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由于该卫星轨道高、寿命长,有许多不同于近地卫星的特点和任务要求,给地面测控的组织、管理和设备技术状态的设定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单圈跟踪时间长(大于2h)和要求地面设备作用距离远(最大距离大于40000km)。对于上述问题,由于受发射功率,天线增益等条件限制,设备作用距离有限,必须充分挖掘地面设备潜力、合理的组织管理才能完成对实践四号卫星的跟踪、测量和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新研制的SZY-3型远动装置阐述了信息接收中普遍关心的抗扰编码、同步、遥信输出和选测操作显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空军正在用以色列研制的电源装置替换 AIM-9L 响尾蛇发射架上用的电源装置。原来的模块式电源装置是一次性使用的,出故障后便不能再用,所以使用成本高。这种较新型的电源装置是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研制的,以色列空军已使用了几年。IMI 说,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已签署购买这种电源装置的协议。以色列研制的雷达系统也可能装备美国武装部队。这种战术防御警戒雷达(TDAR)系统几乎与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 Elta 子公司原来研制的 EL/M-2106点  相似文献   

20.
沈念 《中国航天》2004,(5):18-20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化、小型化和精密化)为动力,以工业制造技术、工业材料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的新突破为支撑,航天工业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航天产品向着“更高、更远、更大”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内部器件微型化、精细化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