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探索》2010,(7):10-16
2010年5月31日-6月3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月球会议暨第11届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印度、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467名航天专家和月球科学家欢聚一堂,与东道主中国的同行们共同出席这一首次在华举办的世界性月球盛会,共商未来探月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03,(5):F001-F001
2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VV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构形图  相似文献   

3.
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继日本和中国近期分别发射了本国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月女神"和嫦娥-1之后,印度计划在2008年10-12月发射其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Chandrayaan-1,见图1).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取消"资源勘探者"(RP)月球巡视任务,原计划由该巡视器携带至月球的部分仪器,将改由商业月球着陆器运送。这是NASA在美国新航天政策指导下,广泛联合商业力量实施"重返月球"的重要举措,显示美国借助商业力量实施月球探测的步伐大幅加快,将对未来月球等深空探测活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菁 《国际太空》2005,(8):22-24
自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太空探索新构想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探测计划,其中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计划”(RLEP)。RLEP的第1个项目已经确定,就是研制“月球勘测轨道器”(LRO)。LRO计划于2008年10月15日发射,它将是NASA重返月球迈出的第一步.将为未来人类探索更远的宇宙空间铺平道路。图1为LR0设想图。  相似文献   

6.
“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将撞击月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LCROSS)将作为次要载荷与“月球勘测轨道器”(LRO)同时发射升空。1概述LRO与LCROSS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多项无人月球探测计划的第1项任务,主要目的是:研究、测绘和了解月球表面的情况,探测未来的潜在月球着陆点;勘察月球极地永久阴影区的水资源,验证“克莱门汀”(Clementine)和“月球勘探者”(LunarProspector)探测器对月球水冰的探测结果,为航天员重返月球作准备。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25日~27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中国航天咨询中心协办的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首次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等18个国家的240多名航天局和空间机构的官员、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受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委托与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Narendra Bhandari分别为大会致开幕辞,孙来燕局长还做了大会主旨发言,美国航宇局、日本航空宇宙开发机构、意大利航天局以及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等相关负责人也分别发表讲话.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也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8.
有效载荷是实现科学目标最直接的工具,其技术手段和水平影响科学目标的可实现程度。简要回顾了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介绍了"嫦娥1号"和"嫦娥2号"月球环绕探测器中采用的CCD立体相机、干涉式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探测仪、伽马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太阳风粒子探测仪、高能粒子探测仪等遥感探测类有效载荷的技术实现、探测结果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介绍了"嫦娥3号"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中采用的地形地貌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测月雷达等就位和巡视探测类有效载荷的技术实现、探测结果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我国未来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9月8日上午,第二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LDSE)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以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刘晓群主持了开幕式。该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承办的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论坛以"太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1日凌晨,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鹊桥"。随后,中继星"鹊桥"飞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并在那里稳定运行,为下半年发射并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月中继通信支持。那么,为什么发射嫦娥四号之前要先架设"鹊桥"?对于月球背面探测这一世界难题,中国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月球探测的深入发展,国内外众多月球探测方案和月球开发计划均将月球基地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月球基地建设将服务于后续无人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探测任务。通过月球基地的功能和意义分析,对月球基地的选址约束、建设步骤和实施过程提出了初步构想,并针对典型的探测站/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运载能力,提出了月球基地方案构想,并对月球基地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后续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空间科学学报》2019,(3):372-372
中国国家航天局拟于2019年7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珠海举办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旨在推进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广泛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开发科学研究新思路,并为全球行星科学界建立密切联系,会议主题包括:月球科学与行星科学的前沿,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及有效载荷新技术,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愿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月球探测器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而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月球探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月球探测器的工程研制和飞行任务实施情况,总结了中国月球探测器取得的技术成就和科学成果,展望了中国月球探测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美国将发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对月球进行为期1年的考察。1概述21世纪,月球探测的新一轮热潮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再次兴起,目标以探测月球资源,试验探测技术,为月球能源与资源的开发作准备为主。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太空探索新构想”。2005年9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公布了1040亿美元预算的重返月球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月球探测进展(2011-20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2011至2020年10年来中国月球探测的进展,重点介绍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工程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科学探测成果,展望中国月球和行星探测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984年,在美国航宇局(NASA)召开的第一届月球移民会议上,德裔美籍航天科学家克拉夫·伊利克博士曾经宣称:"如果上帝期望人类成为能进行航天旅行的生物种群,他早就该把月球赐予人类。"但时至今日,人类也没能够在月球上生活。距离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人类社会从经济到技术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全球又一次掀起了探月的高潮,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和欧空局等都制定了月球探测计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这些计划最终的目的是单独或联合在月球上建立载人基地,进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期近10个月的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9月20日在中国科技馆落下帷幕。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联合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举办"我心向月"——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颁奖典礼活动,对在本次创意  相似文献   

18.
夏丹 《太空探索》2010,(7):20-25
世界月球会议期间,本刊有幸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做了一次专访。谈到月球探测,欧阳院士就像一个母亲谈到了自己的孩子,有说不完的话题。从世界各国对月球探测的计划,到月球探测的深刻意义和未来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都做了详尽的解析。下面,让记者带您走进欧阳院士的月球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最近几年,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公布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而且多项计划已经付诸于实际行动。从这些探测计划和探测活动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探月高潮已经到来了。在这些计划中,美国和中国的规模最大,最全面;探测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月球南极;探测的方式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取样返回,显示出人类向月球南极进军的架势。  相似文献   

20.
月球原位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月球上含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太阳能和氦-3等都是地球能源之外的重要补充与额外储备,如能解决月球原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则月球对于人类而言,就是一个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同时也能够为人类后续建造载人月球基地奠定基础。1引言绕月探测、落月探测、采样返回是人类开展月球探测的初级阶段,自1969年阿波罗-11(Apollo-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